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64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23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3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基于遥感和GIS的黄土高原中阳县土壤侵蚀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定量评价土壤侵蚀量、土壤侵蚀强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可以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基于遥感和GIS,应用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对山西中阳县土壤侵蚀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中阳县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2 874.25t/(km2·a),属于中度侵蚀地区,年平均土壤侵蚀量408.78×104 t.发生中度以上土壤侵蚀面积占总面积的29.95%,土壤侵蚀量占总侵蚀量的85.61%,这部分土地是土壤侵蚀防治的主要区域.黄土区发生轻度以上土壤侵蚀面积大,所占比例多,侵蚀程度严重.微度土壤侵蚀面积以有林地为主,轻度和中度土壤侵蚀面积主要是未成林造林地和灌木林地,发生强烈以上土壤侵蚀面积主要是疏林地、未利用地、灌木林地和农田,土地类型、植被覆盖与土壤侵蚀有着密切关系,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对于中阳县控制水土流失和改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2.
从分析湿地保护现状及我国湿地保护立法规定,比较国外先进的湿地立法,根据我国湿地保护的实际情况,提出湿地保护法律完善的对策,促进专门的湿地立法建设。  相似文献   
63.
以青海湖流域为研究区域,以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以景观指数为空间分析方法,从流域和县域两级水平对青海湖流域1977-2000年湿地景观变化进行空间分析。结果表明:近30年青海湖流域湿地面积净减少101247hm2,斑块数目增加了1099个,破碎程度明显增加,分离度呈上升趋势,分维数逐渐变小趋近于1,人类活动的加剧导致青海湖流域湿地景观空间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64.
库姆塔格沙漠的“羽毛状沙丘”形态的观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参照卫星照片和地形图,实地观测了库姆塔格沙漠“羽毛状沙丘”分布区域的地貌。新月型“沙垄”是该区域的主导性地貌类型,垄间地形波状起伏。如果将“沙垄”喻为“羽轴”,垄间的波状起伏地形为“羽枝”,则可构成卫星照片所显示的“羽毛状沙丘”。新月型“沙垄”的走向为NE-SW,由新月形沙丘前一沙丘的迎风坡与后一沙丘的东翼相连而成,高3~19m,宽约50m,长15~22km。“垄”间起伏地形的波长为100~300m,振幅为40~100cm,与“沙垄”成60~105°夹角。在波状起伏地形的波峰与波谷过渡区堆积颜色较浅的细沙,厚2~7cm,构成了“大沙波”。实地观测的“羽毛状沙丘”的形态与卫星照片显示的形态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65.
中国荒漠化潜在发生范围的修订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吴波  苏志珠  陈仲新 《中国沙漠》2007,27(6):911-917
为了客观反映中国荒漠化发生区域,按照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定义,利用1950-1990年间全国671个气象站的长时间序列气象数据,分别采用Thornthwaite和Penman计算可能蒸散量的方法计算了湿润指数的分布,然后根据中国气候区划和中国植被区划以及中国荒漠化发生的特点等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调整,对中国荒漠化潜在发生范围进行了修订,明确了荒漠化各气候类型区的地理涵义。研究结果表明:①《公约》定义的荒漠化潜在发生范围及各气候类型区的划分标准不完全适用于中国。②中国的荒漠化发生在极干旱区、干旱区、半干旱区和亚湿润干旱区。极干旱区对应极旱荒漠,干旱区对应典型荒漠、草原化荒漠以及荒漠草原,半干旱区对应典型草原,亚湿润干旱区对应草甸草原中偏干旱的部分。③修订后中国荒漠化潜在发生范围总面积约4 524 089.1 km2,约占国土总面积的47.1%,其中亚湿润干旱区、半干旱区、干旱区和极干旱区分别占12.6%、28.8%、34.4%和24.2%。荒漠化潜在发生范围修订后比修订前增加1 207 056.9 km2,其中亚湿润干旱区面积减少,半干旱区、干旱区和极干旱区面积增加。  相似文献   
66.
<正>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制浆造纸工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制浆造纸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三资企业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技术装备、扩大了生产规模、调整了产品结构、提高了生产能力;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需要对印刷书写纸、包装用纸、生活用纸等大宗重点产品的不断增长的需求。 一、中国制浆造纸工业现状 1.多种经济成分共存互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企业所有制结构不断完善,现已初步形成各种经  相似文献   
67.
<正> 一、基本情况 中国林科院劳动服务公司(以下简称劳服公司)1991年7月经林业部批准成立,当时定性为院属中层管理机构,实行以院为依托的大集体所有制,由行政处代管;主要任务是开展与职工生活密切相关的三产服务,安排我院待业青年和家属。劳服公司下属两个经济实体:一是北京林科出租汽车公司,成立于1993年5月;二是北京林科贸易服务公司,成立于1992年2月。 1996年3月,经院批准,劳服公司划归院直接管理,总经理刘杰锋,正式职工8人。随着改革的深入,从1998年7月起,劳服公  相似文献   
68.
流域降雨径流路径的数字模拟技术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流域内降雨径流流动过程的水文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此文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栅格系统,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提供地形特征的能力,通过一系列相连的数据集,用计算机对流域降雨径流路径进行了数字模拟,其可以实现以正确的水文顺序跟踪地表径流在流域空间范围内的流动路径,并确定地表径流在流域空间内流动路径的水文计算等级,为基于流域降雨径流关系的建模研究提供了空间分析基础。最后把该项研究成果应用于黄家二岔小流域,证实该模拟技术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9.
基于遥感的民勤绿洲植被覆盖变化定量监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基于混合像元条件下的TM影像植被覆盖度遥感反演,定量研究了甘肃省民勤绿洲1987年至2001年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的规律与特点。结果表明,15年中,民勤绿洲的植被覆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田植被(耕地)面积增加了53.11%,而中、高盖度植被的面积却减少了25.21%,这对民勤绿洲的长久生态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民勤绿洲植被覆盖变化的空间转化过程复杂,但总体属于开垦—植被退化型。15年中因开垦和植被退化而损失的中、高盖度植被达42204.81hm2,占原面积的81.73%,而且损失的主要是绿洲边缘的防风固沙植被,其中因开垦损失的面积为18776.08hm2,占损失面积的44.5%。超采地下水引起的地下水位快速下降是导致绿洲边缘天然和人工灌丛植被退化的主要原因。控制开垦并培育相对稳定的灌丛型植被,应该是研究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70.
人类世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远程耦合框架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国家与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产生了一系列跨国家、跨地区、多尺度的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远程耦合(Telecoupling,社会、经济、环境的远距离相互作用)科学概念和综合框架的提出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方法和新途径。为更好促进远程耦合综合框架的正确使用和规范推广,本文系统解析了远程耦合综合框架,厘清各组成部分的定义和功能,梳理了框架的应用现状;通过对3个中国典型案例的阐释,展示了远程耦合综合框架的使用方法、结果分析及由此得出的科学意义和政策价值;最后描述了远程耦合综合框架使用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远程耦合综合框架的推广应用有助于以跨国家、跨地区、多尺度的视角,重新审视多个人类与自然耦合系统的相互作用,揭示隐藏的远距离地理空间作用的科学价值,服务于有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促进全球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