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47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40篇
地球物理   143篇
地质学   253篇
海洋学   9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9篇
自然地理   8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0 毫秒
61.
通过现场实测,根据实测结果分析了受动荷载作用的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厂房楼面产生较大竖向振幅的原因,对其进行了结构加固设计,包括对楼面结构主梁、次梁、楼板及下一层柱子的加固处理,根据施工完毕后的实测结果分析,楼面竖向振动幅度大大降低,达到了减振的目的。  相似文献   
62.
王东英  汤华  尹小涛  杨光华  姜燕 《岩土力学》2020,41(10):3405-3414
悬索桥隧道式锚碇的设计理念为锚碇夹持岩体协同承载,因而承载能力远超同体积的重力式锚碇。但因目前对围岩协同作用认识尚不充分,在当前隧道式锚碇设计中仍保守地忽略锚碇和岩体间的挤压效应。为弄清锚碇?岩体协同承载的机制,揭示隧道锚承载能力提高的本质,通过分析隧道式锚碇建设至成桥全过程受力,建立隧道锚的简化力学模型,并引用Mindlin应力解分析了荷载沿锚碇轴向的传递规律以及荷载产生的作用于锚碇?岩体间的挤压应力分布,最终给出了隧道式锚碇极限承载力的简化估算方法,并通过伍家岗大桥隧道锚工程实例分析了结果的合理性。所得结论主要有:锚碇?岩体界面力主要由锚碇自重和锚碇?岩体相互挤压产生;锚碇?岩体界面附加应力自后锚面向前锚面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在距后锚面约1/3L处达到应力峰值;以容许抗剪强度为破坏判据解得的伍家岗长江大桥隧道式锚碇的极限承载力为3 504 MN,约为16倍的设计荷载,与室内试验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63.
综述了水平循环荷载作用下海上风力发电桩基础累积变形的特征及现状,总结了国内外针对海上桩基累积变形的三种常用试验方法:基于p-y曲线的修正法、基于试验的经验拟合法与数值分析方法,并且分析了各类方法的优势与值得商榷的地方,探索实际环境的众多因素对理论的影响,指出该领域的发展趋势是模型统一化、不饱和状态、桩-土等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风电桩累积变形研究,进而利用风电桩的累积变形理论来完善海洋能源工程的设计施工。  相似文献   
64.
持续降雨是边坡发生失稳破坏的主要诱因之一,基于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对梅州市大埔县某边坡的渗流场进行模拟,研究在不同降雨工况下该边坡土体体积含水率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降雨强度越大(降雨历时越长),边坡表层土体体积含水率变化越大;降雨强度60 mm/d历时1 d的暴雨对边坡表层土体体积含水率的增幅作用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其余工况未表现出滞后现象;降雨强度为120mm/d和300 mm/d的两种工况各研究点任意时段体积含水率较为接近;当降雨强度达到60 mm/d以上时,边坡内部体积含水率空间变化主要受降雨历时影响,降雨历时越长,降雨入渗深度和体积含水率变化越大。  相似文献   
65.
C10TAB,C14TAB,C18TAB柱撑蒙脱石层间域有机柱排布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用十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10TAB)、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14TAB)和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18TAB)制备有机柱撑蒙脱石,并对产物进行X射线衍射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柱化剂的浓度和烷基季铵离子的性质能影响烷基季铵离子在蒙脱石层间的排布模式。在柱化剂浓度较低时易形成平卧排列,柱化剂达到一定浓度时石蜡型结构方能形成,且直链烷基越长,烷基季铵离子在蒙脱石层问越易形成石蜡型倾斜排列。在平卧结构向石蜡型结构转化过程中可出现多种排列共存。  相似文献   
66.
为探索低山丘陵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的适用性和评价结果的合理性,以广东省平远县作为研究对象,依托研究区内历史地质灾害资料,开展基于多种组合模型的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及精度分析研究。论文选取坡度、距断层距离、地层岩性、流域沟壑密度、植被归一化指数、年均降雨量等14项与地质灾害发生相关的孕灾环境因子和诱发因素因子,依据378处地质灾害点样本对各连续型评价因子开展快速聚类分析,进行状态分级,分别采用信息量—逻辑回归、证据权—逻辑回归、信息量—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证据权—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4种组合模型,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完成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最后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和讨论。综合所有灾点样本在危险区的分布情况,以及3类精度分析方法的评价结果得出:在低山丘陵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方面逻辑回归组合模型均表现较为理想,其中证据权—逻辑回归(WL)组合模型更为合理和适用,而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尽管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但是针对本文的研究区广东省平远县,并不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7.
软土是一种非线性流变物质,但现行流变模型却忽略了加载瞬时的非线性变形;软土流变试验参数是数学模型参数而非物理模型参数,一个土样一般只对应一种材料参数,但现行流变模型的模型参数常随着荷载变化,且变化无规律,离散性大。基于以有机质为流变相物质的人工土试样室内一维压缩蠕变试验,建立了各级荷载作用下具有相同模型参数的7组件流变模型,用非线性弹簧H描述软土加载瞬时弹塑性变形、并联的三元件组件模拟软土随时间变化的黏弹塑变形。结果表明:引入三次非线性瞬时弹性模量的7组件流变模型能够较准确地反映软土的流变特性。  相似文献   
68.
村镇区域进行遥感制图受到数据条件的明显制约,主要表现为不易获取适宜的高分辨率影像,而可获取性强的低分辨率影像由于混合像元现象严重难以直接应用于较精细的制图解析中。对此,本文尝试将一种改进的软信息规整方法结合基于像元交换的超分辨率制图方法用于低分辨率影像制图中,以弥补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不足。从研究区真实遥感影像开展方法的可行性验证,并分析该方法在村镇地表制图中的适宜性,探讨混合像元分解技术对村镇地表超分辨率制图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制图结果的优劣依赖于混合像元分解技术,混合像元分解结果的误差直接传递至制图结果中,但是村镇地表超分辨率制图结果明显优于传统的硬分类结果,说明本文方法能有效将低分辨率数据用于村镇制图中。  相似文献   
69.
冯德銮  房营光 《岩土力学》2015,36(Z2):81-88
土体是一种颗粒物质,其强度与变形特性具有显著的颗粒尺度效应。根据土体颗粒间的连结性状和微重比,将土颗粒划分为基体颗粒与加强颗粒。构建了反映土体内部材料信息和颗粒特征信息的土体胞元,基于应变梯度理论建立可以描述土体颗粒尺度效应的土体胞元模型。设计一系列饱和重塑土的直接快剪试验以研究土体直剪力学特性的颗粒尺度效应,并定量计算了土体胞元模型的应变梯度和內禀尺度等微细观计算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土体的剪切屈服应力随加强颗粒体积比和平均应变梯度的增加而增加,且与加强颗粒体积比呈近似线性关系,与平均应变梯度呈抛物线关系;加强颗粒粒径对土体的剪切屈服应力影响不明显。土体剪切屈服应力的试验结果与土体胞元模型的预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70.
杨万 《华南地震》2014,(Z1):12-17
Pushover方法作为一种建筑结构弹塑性地震响应的简化近似计算方法和抗震性能评价方法已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其理论基础不严密,其准确性需要给予必要确认,同时其适用性也受到一定的限值。就侧向荷载分布方式,对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结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用四种不同的侧向荷载分布方式,对一栋24层的高层结构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侧向荷载分布方式作用下,pushover分析结果相差很大。就分析结果而言,选择实时模态的荷载分布方式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