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0篇
  免费   521篇
  国内免费   721篇
测绘学   85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74篇
地质学   262篇
海洋学   2680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12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56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124篇
  1991年   98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83篇
  1987年   67篇
  1986年   87篇
  1985年   66篇
  1984年   48篇
  1983年   49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一、概述由于气象卫星在海洋调查与研究中具有独特的作用,而这些作用又是其他手段所不能代替的.所以,愈来愈多的海洋工作者更加关注气象卫星的图象与数据.已为所知,气象卫星历经廿年的更新换代,由低轨道发展到高轨道,由旋转稳定发展到三轴姿态控制,由定性的二维探测发展到定量的三维探测,由比较单纯的气象实验发展到多学科的综合应用.因此,其以第三代极轨业务气象卫星与第二代静止业务气象卫星进入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气象卫星的轨道,有低轨道(极地轨道)和高轨道(地球静止轨道)两种.极轨气象卫星南北向绕地球旋转,飞行高度达15,000公里,可以获得全球观测资料,但对某一点来  相似文献   
92.
前言十九世纪末,海洋科学工作者开始对浮游生物进行定量测定,以了解海洋中有机物质的生产状况以及海洋浮游生物在海洋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中所起的作用.众所周知,有机物质生产的基础是植物的光合作用活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太阳辐射能、二氧化碳(C0_2)和营养物质把无机碳固定、转化成有机碳.我们把在一定时间里所生成的有机物质总量称为"生产量",单位时间里的生产量定义为"生产力".在海洋中,能行  相似文献   
93.
一、前言滦河是北方大河之一,河水每年携带大量泥沙入海。不但在河口形成三角洲,而且也影响周围较大海域的含沙量和海底地貌。因此调查研究滦河的径流量、含沙量和输沙量;调查研究滦河口附近海域的输沙状况,对于了解滦河口地貌的形成、演变以及开发利用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4.
龙口港内港湾振动的概要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引言港湾振动一般是指港内非潮汐起因的振动,其周期可为几十分钟到几个小时。有时称这种振动为假潮。这种振动的幅度有大有小,周期或长或短,延续的时间也不相同。特别是那些振幅较大而周期较短的振动,可以在短时间里引起港内水位的骤然升降,其幅度最大可达二米以上。由于水位的急剧变化,可导致港内的船只搁浅,码头被淹,港内外船只的航行也要受到影响,以致于对生产和国家财产都可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港湾振动的研究是有实际意义的。  相似文献   
95.
本文介绍了南极中山锚地的选择条件,勘测实施过程及水文、气象特点,并对测量区域作了分析研究与评价,科学地确定了适合科考船抛锚的锚地,致使“雪龙”船首次在中山锚地抛锚试抛成功,结束了中山站附近海域无锚地的历史。  相似文献   
96.
冲绳海槽海底地形的补偿模式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区域补偿模式和实验均衡理论出发,利用重力和地形资料计算了冲绳海槽的均衡响应函数,结果表明:冲绳海槽南段弹性板有效厚度和补偿深度明显大于中段,结合其它地质地球物理资料解释认为,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南,中两段岩石圈温度和补偿机制的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97.
黄、渤海无机氮的收支模式初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根据黄、渤海无机氮的收支状况,首次提出了黄、渤海无机氮的稳态收支模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大气沉降、陆源输入和海底输入的无机氮通量分别占黄、渤海无机氮浮游植物总需求量的3%、4%和12%。无机氮的外部输入约占总需求量的1/5,其他部分则由水柱中的内部再循环(再生)供给。  相似文献   
98.
叙述了目前海水现场水色测量的弊端 ,指出数字化海洋水色的潜在应用价值 ;根据色度学及色度学的三原色基本理论 ,确定海洋现场水色的色度要素 ,使海洋现场水色标号统一为物理学中严格的颜色物理量。结合 1 996年渤海水域光谱反射测量 ,对渤海水域 4个典型站位的反射光谱做了水色色度分析 ,并进行了 2种测量方法的比较  相似文献   
99.
对渤、黄海14个主要海湾的原始验潮记录进行了分析,从中筛选出水位变化幅度大于或等于50cm的54个假潮个例,着重分析了伴随假潮过程的天气形势,把可能引发假潮的天气形势归纳为4种基本类型。分析结果显示:绝大多数(92%)引发假潮的天气个例都与锋面活动有关;所有个例中低层大气基本上都是弱静力稳定,且都具有较强的垂直风速切变。根据观测事实和稳定度理论分析认为,低层大气的弱静力稳定层结构以及由垂直风速切变引起的剪切不稳定性,是假潮气象学成因的一种必要条件和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0.
冬至初春黄海暖流的路径和起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主要根据近几年来中韩黄海水循环动力学合作调查结果,结合有关观测资料,进一步分析了冬至初春黄海暖流的路径和起源.与以往类似研究不同的主要有两点:(1)初步探讨了黄海暖流路径的季节和年际变异,并指出这种变异与北向风的强弱密切相关;(2)通过分析济州岛西侧海域混合水的去向,进一步确认了部分混合水绕济州岛运行,并进入济州海峡这一事实.同时,初步揭示进入黄海的混合水,即黄海暖流水,含有更多的东海陆架水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