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2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64篇
地质学   8篇
自然地理   7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81.
利用1991—2020年固原市各地逐日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和日照时数等资料,应用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作为舒适度评价指标,结合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等级和评价方法,分析固原市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结果表明:(1)固原市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以寒冷为主,占全年日数的71.4%;冷和舒适的日数分别占全年日数的15.8%和12.8%;热的日数极少,仅占全年日数的0.02%,无闷热日数。(2)1—4月、9—12月固原市各地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均为寒冷;6—8月,固原市各地气候以冷、舒适为主,7月固原市各地舒适日数为15.7~24.6 d,无闷热感觉,是固原市最舒适的月份。(3)固原市各地人居环境舒适日数在1997年发生突变,突变后年平均舒适日数达36.2~70.2 d,占夏季日数的38.3%~67.4%,其中原州和西吉夏季舒适日数均超过50%。  相似文献   
82.
50 a来宁夏可利用降水的时空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利用1955—2006年宁夏气温、降水资料, 计算了水分资源各分量,并结合1982—2003年植被指数(NDVI)值,分析宁夏水分资源各分量的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宁夏水分资源各分量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夏季最大,冬季最小,南部较北部水分资源相对丰富;50 a来降水和可利用降水呈下降趋势,蒸发呈上升趋势,各分量大体经历了4个变化阶段;四季中秋季可利用降水的突变特征最明显,突变年在1978年,突变后各地区可利用降水明显减少,中部干旱区最明显;水分资源各分量有明显的16 a、8 a和4 a左右的周期变化。近20 a宁夏植被覆盖率整体得到提高,进一步分析表明,宁夏大部NDVI值的变化与自然环境和水分资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3.
宁夏7—8月暴雨发生次数与北太平洋海温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1961—2004年宁夏7—8月暴雨发生次数和北太平洋范围的逐月海面温度资料,运用相关和合成分析方法,分析了近44 a宁夏7—8月暴雨发生次数与北太平洋海温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赤道区内的5°S—5° N,135°—95° W范围的海区被选定为影响的关键区域,当年4—5月被选定为关键时期;关键区关键时期的海温与宁夏7—8月暴雨发生次数有较好的年代际对应关系,冷(暖)水年与宁夏7—8月暴雨发生次数偏多(少)年有密切的相关关系;关键区关键时期的海温异常导致当年7—8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印缅槽的异常,从而影响宁夏7—8月暴雨发生次数。  相似文献   
84.
北极涛动异常对西北地区东部沙尘暴频次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利用西北地区东部沙尘暴日数资料、北极涛动指数资料、东亚高低空大气环流形势场资料,分析了沙尘暴日数与北极涛动的关系,进而研究了北极涛动异常年东亚大气环流分布特征,探讨了北极涛动影响西北地区东部沙尘暴的可能途径。结果表明:西北地区东部沙尘暴频次呈波动减少之势,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生气候突变;北极涛动指数与西北地区东部沙尘暴频次显著负相关,二者年际、年代际变化都有较好的应关系,北极涛动正位相年,西北地区东部沙尘暴偏少,反之亦然。究其原因:北极涛动异常对东亚冬季风强度、东亚高低空气压场、风场分布形势有重要影响:北极涛动正位相年,东亚冬季风、蒙古高压均偏弱;500 hPa高度场上,春季西风带纬向环流占优势,极涡面积偏小,强度偏弱,贝加尔湖阻塞高压异常强盛,蒙古国及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位于贝加尔湖阻塞高压底部的暖区里,地面至高空西北风偏弱;在这种形势下,整个中高纬度冷空气势力较弱,活动次数偏少,不利于大风、寒潮天气的发生,因此沙尘暴频次也偏少。而北极涛动负位相年基本相反。  相似文献   
85.
利用宁夏中北部地区6个气象站多年气象资料,分析了月平均风速、土壤湿润度、地面温度及下垫面风蚀沙化系数对沙尘暴频率的影响,计算了各气候因素对本地沙尘暴频率的影响指数,建立了适合宁夏中北部地区的沙尘暴频率的定量模型,并利用气候影响指数对沙尘暴频率进行拟合,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86.
宁夏与甘肃沙尘暴过程的时空分布对比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选取宁夏13个代表站1955-2003年共49a的沙尘暴实测资料,确定了宁夏区域性沙尘暴天气过程强度标准,划分了1955年以来的特强、强和一般性沙尘暴天气过程,研究了宁夏沙尘暴过程的时间和强度演变特征,得出了一些新的认识。最后与上游甘肃省沙尘暴过程进行了时空分布特征的对比分析.为西北东部地区沙尘暴的监测预警和联报联防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7.
赤道中东太平洋关键区海温对宁夏春季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宁夏全区范围内24个常规气象站近53 a春季降水量资料和美国气候预测中心1961-2013年Niño1+2和Niño3.4月平均海平面温度指数资料及NCEP/NCAR北半球月平均500hPa高度距平场再分析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及滑动相关分析方法,对宁夏逐年春季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进行分型,并分析了各空间分布型的时间演变特征,进一步研究了赤道中东太平洋关键区(Niño1+2、Niño3.4)海温是如何通过对西太平洋副高及500 hPa中高纬大气环流的影响来影响宁夏的春季降水。结果表明:近53 a来,宁夏春季降水全区一致偏多或偏少分布型的占比超过70%,21世纪后全区降水一致偏少型明显减少;前一年夏秋季节赤道中东太平洋关键区海温与次年宁夏春季降水存在持续5~8个月的显著高相关,其中7~9月相关最显著,且相关程度逐步提高;研究发现,前一年夏秋季节,赤道中东太平洋关键区海温异常,通过海气相互作用,对次年春季北半球500 hPa高度距平场上中高纬度大气环流的配置以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产生明显的影响,近而影响形成次年春季宁夏降水的水汽来源以及空间分布。因此,这些前期的稳定强信号对宁夏春季降水预测具有明确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88.
宁夏不同强度沙尘天气动力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豫英  陈楠  谭志强 《中国沙漠》2015,35(2):438-447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ECMWF逐6 h 0.25°×0.25°再分析资料,对宁夏2013年5月18日雷暴大风、2月28日大风沙尘和3月9日大风强沙尘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和高、低空急流的耦合作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西高东低”环流形势下,受蒙新高压脊、西风槽、地面气旋和冷锋、高低空急流的共同影响,在中低层90°-110°E形成次级环流,对流层中上部高空急流和高位涡通过次级环流动量下传使中低层形成低空急流,同时在边界层发生强烈湍流混合,产生地面强风及沙尘,但由于冷空气强度及南下方式、高压脊线位置及强度、高低空急流活动的区域、低空急流南下位置、高空强风速下传的高度、次级环流的强弱不同,高层高位涡和低层850 hPa低空急流在宁夏上空活动与否,是导致宁夏出现不同强度风沙天气的重要动力因素。  相似文献   
89.
宁夏春季降水及其典型年份水汽通量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纳丽  丁永红  郑广芬  梁旭 《中国沙漠》2008,28(3):562-566
选用1961—2006年宁夏19个主要站降水量分析宁夏春季降水的气候特征,得出其存在16 a左右的长周期和8 a左右的短周期,但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不明显。宁夏春季降水量与春季首场透雨出现日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春季如果出现首场透雨,其降水量对整个春季降水量贡献很大。研究春季降水典型旱涝年850—700 hPa水汽通量场的分布,发现影响宁夏春季降水的水汽有两支,一支是来自于孟加拉湾洋面上向东北方向输送的水汽,一支是从里海沿我国新疆地区向东输送的水汽,典型涝年这两支水汽带汇合区域明显向北抬,且汇合区域大,中心值大;典型旱年这两支水汽带汇合区偏西、偏小,中心值也较平均年减小。典型旱涝年水汽通量在u方向差别不大,但在v方向上呈反位向分布,典型涝年宁夏为正距平控制,典型旱年为负距平控制。  相似文献   
90.
西北太平洋台风对西北地区东部降水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1961—2000年NCEP/NCAR资料、台风路径资料和西北东部48个代表站的降水资料,分析研究了台风与西北东部降水的相互关系。发现台风有利于西北东部降水的产生,敏感区位于河套;在多台风年,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偏弱,西北东部盛行偏南风,有利于降水的产生;在少台风年,副热带高压偏南偏强,西北东部盛行偏北风,不利于降水的产生;台风活动期内,副高会西伸北抬,与西风槽、低涡、切变线共同造成西北东部降水的出现;通过建立台风对西北东部降水影响的天气概念模型,发现在台风活动期内,西北东部多锋面降水天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