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99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229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71.
关于大气运动湿位涡不守恒性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兴荣  汪钟兴 《气象科学》1998,18(2):135-141
本文建立湿位涡方程、提出不守恒基本判据、分析不守恒运动的动力特征,尤其指出在湿中性层结区域非绝热加热和外作用力场对运动的激发作用。  相似文献   
172.
杨金锡  徐耀华 《气象》1983,9(2):5-8
梅雨锋锋面两侧温度对比很不显著,而湿度差别则较明显。因此在个例研究中分析梅雨锋垂直结构的剖面图上常用θ_(se)取代θ的分析而取得较好的结果。本文分析了1981年梅雨锋降水与低空梅雨锋——700毫巴θ_(se)密集区的关系,用梅雨锋生函数公式计算了1981年6月22—26日淮河流域一次静止锋的生消演变过程,并且讨论了强锋生中心和暴雨产生的关系,希望能对台站作梅雨锋分析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3.
本文在D.Shepard曲面拟合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客观分析方法。它不同于其他方法之处在于将人工分析分成若干步骤,逐段进行模拟,即在数学上用一个连续的分段复合函数来描述一个物理量场。由于采用分段设计,该方法能集中现有客观分析各方法的一些主要优点,如:(1)不需要预备场;(2)分析结果不改变测站记录;(3)对一般位于高(低)值中心的格点能分析出比周围测站更高(低)且合理的值来等。另外,本方法还可以方便地使用非常规资料,对缺测记录也能进行灵活处理,故可供实际业务使用。  相似文献   
174.
梅雨锋暴雨的雨滴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1983年6月29—30日梅雨锋暴雨过程的雨滴谱观测资料,分析了这次梅雨锋暴雨的雨滴谱特征,着重分析了雨团内外的雨滴谱特征及其演变情况,并用雷达回波资料进行了解释。此外,还分析了雨强I与雷达反射因子Z等各参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5.
球链分析     
李国杰  周嘉瑜 《气象学报》1981,39(3):371-377
近年来,应用聚类分析和非线性映象制作长期天气预报和天气图分型、气候区划分析等已经有人做了不少工作。这两种方法的特点在于直接分析样本数据在高维空间上的原始结构,由因子间的相关性,寻找样本间的相似性,从而有效地揭示出某些天气的实质,实现分类的目的。然而,如何使得这些方法能自动挑选因子,使用手续简便  相似文献   
176.
为了提高气候资源利用率,合理优化河南省冬季设施农业布局,利用1981—2018年河南省113个国家气象站冬季逐日最低气温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冬季年最低气温标准差和不同低温灾害指标的气候概率、发生频率、发生强度,并采用等权重法构建设施农业低温风险指数,结合低温灾情资料,选用有序样本最优聚类法划分设施农业低温风险等级,且叠加地表覆盖数据进行低温灾害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河南省各地冬季低温灾害指标小于等于-5℃的气候概率和发生频率均超过0.80,不适宜发展塑料小拱棚,且不宜采用单层塑料大棚进行设施农业生产。信阳和南阳南部小于等于-10℃的气候概率和发生频率均小于0.20,适宜发展塑料大棚;鹤壁、安阳和濮阳小于等于-10℃的气候概率和发生频率均超过0.80,需发展日光温室才能保证设施作物生长。在塑料大棚发展区内,信阳市固始县和商城县为低温灾害轻度风险区,信阳大部、南阳部分区域和周口为中度风险区,其他地区均为重度风险区;在日光温室发展区内,濮阳、安阳和鹤壁部分区域为低温灾害特重风险区。河南省冬季各地不同等级的低温灾害风险有一定的区域性,在发展设施农业时,应因地制宜进行科学布局。  相似文献   
177.
安徽省近554年旱涝演化规律和跃变现象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周后福 《气象》2004,30(7):18-22
基于安徽省近 554年的旱涝等级资料 ,利用偏度系数、峰度系数、频次、累积距平等计算公式和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安徽省旱涝等级序列具有偏态分布性即涝明显多于旱的非正态分布特征 ,呈现干燥期、湿润期的阶段变化特性 ,以旱为主和以涝为主的现象间隔出现 ;旱涝序列分析和滑动t 检验法、Yamamoto法的检验方法都证明 1 72 3年附近、1 774年附近和 1 91 3年附近出现序列的跃变现象 ,数种方法都表明序列有基本相同的干湿转折点  相似文献   
178.
朱瑞兆  王效瑞 《气象》1993,19(4):57-57
由澳大利亚联邦科学和工业研究组织水资源部卡尔玛博士(J·D·Kalma)及其合作者编著的《霜冻生物气候学》(The Bioclima-to-logy of Frost)一书,是以色列斯当希尔博士(G·Stanhill)任主编的《生物气侯学进展》(Advances in Bioclimatology)这一丛书的第二卷。  相似文献   
179.
基于东亚冬季风指数的安徽省冬季霾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浩  石春娥  杨元建 《气象》2019,45(3):407-414
东亚冬季风强度与中国中东部冬季霾日数的变化在年际尺度上密切相关,这为霾的短期气候预测提供了可能的物理因子。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安徽省1980-2016年气象观测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安徽省1月霾日数与同期不同东亚季风指数的关系,确定了安徽省不同区域冬季霾的主要季风指数预测因子,建立安徽省冬季霾的月尺度预测模型,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1月气候霾日数与6类东亚冬季风指数均呈反相关关系,其中淮河以北、江淮之间两个区东亚大槽强度指数与气候霾日数的相关系数在各项指数中最高,沿江江南为西伯利亚高压强度指数与气候霾日数的相关系数在各项指数中最高。(2)不同分区建立的1月气候霾日数的预测模型均通过了α=0. 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证结果表明,霾日数预测等级与实况等级基本一致,各区均未出现预测错误的情况,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表现。(3)在安徽省冬季霾实际预测业务中,相比NCEPCFS2模式输出的环流预报场,ECMWFSYSTEM4模式输出环流预报场的预测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0.
采用安徽省15站近60年来的降水资料,研究了季节和年雨日、降水量及雨强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空间分布上,雨日、降水量"南多北少",雨强中北部地区相当,皆小于南部地区;雨日数南北在冬春季相差较大,降水量夏季最多、冬季最少,雨强上南北在春季相差较大;雨日、降水量及雨强在年和季节上基本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2)时间演变上,雨日在减少,降水量、雨强在增多(大),且表现为两阶段的变化特征;小波分析显示约10 a的年代际周期变化,雨日上存在、降水量上在衰减、雨强上则不明显,约5 a、3 a的周期变化存在较多;雨日在春秋季减少明显,降水量春秋季减少,夏冬季增加但不明显,雨强尤以夏冬季增大明显;无论是年还是各季节的时间演变上,降水量与雨日、雨强均呈显著正相关,但雨日与雨强之间相关性则差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