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59篇
大气科学   444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11.
近50年广东冬半年降水的变化及连旱成因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利用EOF分析、小波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广东近50年(1957—2006年)冬半年(当年10月—次年3月)降水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太平洋海温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广东冬半年降水存在显著的准40年、准2年左右的变化周期,偏少阶段主要发生在1950年代末—1970年代初、1990年代末至今。冬半年发生连旱的频率远大于连涝的频率。广东冬半年降水与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海温具有明显的正相关,与菲律宾以东的西北太平洋的海温具有明显的负相关。连续干旱年出现在Ni?o3.4区的海温为负、正异常年的频率分别为61.5%、38.5%。通过对冬半年异常连旱年Ni?o3.4区海温分别为正、负异常时的大气环流场进行合成分析,可知极涡偏弱,欧洲槽偏强,巴尔喀什湖附近的高压脊偏强,广东为一致的偏北风距平场控制,冷空气活跃,而亚洲大陆中低纬度西风带低压扰动不活跃,南支槽活动偏弱,是导致广东冬半年产生连续干旱的共同原因。  相似文献   
112.
广东2009年深秋重旱背景下异常暴雨的特点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深秋重旱的背景下,2009年11月11~13日广东出现一次少见的暴雨过程,落区主要在干旱严重的粤北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分析其环流场发现,高纬西风槽东移引导较强冷空气南下,冷暖空气在华南相互作用导致本次暴雨的发生。物理量的诊断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水汽辐合上升释放凝结潜热,对暴雨的维持起到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3.
利用ArcGIS地理信息软件平台和计算机服务器硬件平台,结合当地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的实际需求,研制完成了集省、市、县三级作业为一体、基于WebGIS技术的人工增雨指挥系统,实现了人工增雨作业指挥业务化。该系统充分利用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空地无线传输、GPS、GIS、手机短信等新技术并集成了雷达、卫星、自动站雨量、干旱指数、数值预报等气象产品,利用IE浏览器即可实现实时指挥飞机、地面增雨作业,着重对人工增雨作业指挥系统的设计思路、系统构成、软件功能及数据库设计等内容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14.
广州市气象自动站要素统计查询系统针对广州地区自动站和本地业务进行设计,它以简单、直观的操作使预报员在日常天气监测预报业务中能简单、快捷、灵活地浏览和监测广州各站自动站的数据,及时开展如预警信号的发布等业务。  相似文献   
115.
利用Visual Basic5.0设计了广东省暴雨强对流历史信息查询系统,该系统不仅能查询暴雨和强对流天气的历史资料,而且能查询发生某类天气的天气形势。此外,系统还提供实时天气图与历史天气图之间的比较,对预报非常有帮助。  相似文献   
116.
用1957~1999年广东省19个代表站4~6月降水资料和500hPa高度场资料,着重分析和讨论了广东省前汛期异常旱、涝年的同期和前期500hPa合成平均场的主要差异,以及前期关键月、关键区的特点,为广东省前汛期异常旱、涝的预测提供判别依据。  相似文献   
117.
城市防灾气象警报系统从80年代开始组建,到现在已走过了十几年历史.在九十年代初,防灾气象警报系统曾经辉煌过,在城市防灾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原来的防灾气象警报系统已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许多城市的防灾气象警报系统已逐步萎缩,有的甚至放弃,大有任其自生自灭的味道.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如不尽快改进,防灾气象警报系统将逐步在社会上消失.这无论对社会,还是对气象部门都不是一件好事情.   ……  相似文献   
118.
利用广州近10年11月的降水资源,分析其天气形势及其系统配置,并统计九运地期间广州出现降水的概率。  相似文献   
119.
1暴雨概况及灾情1994年7月中旬末至下旬,低值系统持续控制华南,造成广东省有4个市县出现了特大历雨,37个市县降了大暴雨。这次过程具有强度大,范围广,持续时间长(9天)的特点。21日08时~25日08时,珠江口两岸为特大暴雨区,珠海、斗门、澳门、深圳、香港连降大暴雨,特大暴雨。其中珠海《天雨量共806mm,为历年平均雨量1963mm的41%,斗门《天雨量为592mm,深圳4天雨量也有480mm,均占历年平均雨量的四分之一以上。7月22日珠海市田雨量为560.4mm占历年平均雨量的28.5%。22日6~7时雨量达102.omm。据报导,香港从7月22日清晨起连…  相似文献   
120.
前言半个多世纪以来,许多气象工作者对台风(泛指≥风暴级强度的热带气旋,下同)发生发展的条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一致认为台风形成的物理过程是一个冷中心扰动低压逐渐转变为暖中心热带气旋的过程。Palmen[1]和Riehl[2]很早就指出台风的形成有五个条件:①要有足够广阔的洋面,海水温度高于26或27℃;②离赤道3~8度以外的海洋上形成;③低层先有一个扰动低压存在;④扰动区整个对流层风垂直切变较小;⑤扰动低压上空有辐散场存在。Gray认为高空辐散是低层辐合的结果[3]。上述条件是台风形成的必要条件,气象业务部门结合本地区具体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