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8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639篇
海洋学   17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本文首先分析造成北部湾冬季强风的天气动力学机理,在此基础上以相关分析法确定强风的预报因子(气压梯度、气温梯度、高层风速等因子)与预报量之间存在着较好的相关性;进而采用人工神经网络与主分量分析(PCA)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北部湾冬季强风的预报模型.该预报方法所构造的预报模型对历史样本风速拟合平均绝对误差为1.80m/s,对独立样本风速试报的平均绝对误差为1.46m/s.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拟合效果及预报稳定性较好,可在预报业务中应用.  相似文献   
152.
基于2007-2017年风云系列卫星云图资料,结合高空、地面常规观测资料,针对广西23次区域性冰雹天气过程,从主要影响系统及卫星云图云型特征方面建立3种区域性冰雹卫星云图概念模型,即华北低槽型、高原东部低槽型以及南支槽东移型。结果表明:高空槽云系的位置和所属模型类型较为关键,冰雹云团多起源于高空槽前底部;华南沿海的副热带急流云系对冰雹云团的发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冰雹云团通常发生在副热带急流云系的北侧晴空区中;广西区域性典型冰雹云团表现为长椭圆形,上风方向边界光滑呈"V"型并沿下风方向伸出很长的卷云砧。  相似文献   
153.
夏季南海台风移动路径的一种客观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60—2003年共44a夏季的7月、8月、9月西行进入南海海域的台风样本为基础,综合考虑南海台风移动路径的气候持续因子和数值预报产品物理量因子,运用条件数方法选取因子并建立回归方程,进行台风路径预报模型的预报建模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基于条件数方法的南海台风移动路径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报效果,7月、8月、9月3个月24h台风路径预报的平均距离误差为153.9km,预报能力明显高于目前国内外的其他一些台风路径客观预报方法。该方法的预报精度相对于逐步回归方法有了很大的提高,相对于气候持续法也为正的预报技巧水平。  相似文献   
154.
广西西江流域致洪暴雨过程中尺度特征及机制分析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利用广西逐站逐小时降水量、1°×1°逐小时FY-2C的TBB资料和1°×1°逐6 h NCEP/NCAR再分析资料,应用空间25点平滑滤波方法,分析了2005年6月18~22日西江流域致洪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及其发生、发展的机制。结果表明:这次致洪暴雨过程的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具有明显的中尺度特征。雨团集中出现在TBB值的低值中心、低值中心北侧等值线密集的地方以及等值线曲率大的地方。镶嵌于大尺度西南气流中的中尺度涡旋系统在西江流域反复生成,导致对流云团不断生成和加强,是此次暴雨产生的直接原因。暴雨区上空中尺度经向垂直环流圈的存在对中尺度涡旋和对流云团的发生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中低层弱的对流不稳定与强的水平风垂直切变和湿斜压性共存是此次暴雨产生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55.
冬季台风“南玛都”结构性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82~2001年NCEP/NCAR再分析的周平均SST场、逐日表面热通量场及近地层10米高度风场资料,分析了南海地区季风爆发前后几周南海多年平均SST随时间的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南海季风爆发前,SST急剧升高,季风爆发后,SST的变化呈现比较明显的空间差异,南海北部SST继续上升,而南部SST持续下降.南海季风爆发前,海面净得热,这是季风爆发前南海SST上升的主要原因.季风爆发后几周,海面净得热减少,此时的海表净热通量收支与SST无显著相关.而季风爆发期和爆发后几周,南海SST变化的不均匀性与西南气流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南海的降温区呈东北-西南走向,与低层西南气流的方向一致.因而,在季风爆发后的一段时间内,近地层风场导致的海洋表面及内部动力过程是影响南海SST变化的另一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56.
2007年4月17日华南发生了一次强飑线天气过程.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了这次强飑线过程的成因,并用高分辨率中尺度数值模式WRF对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这次强飑线过程发生在欧亚中高纬地区两槽-脊的经向环流形势下,西风槽、地面冷锋为其主要的影响系统.雷达回波显示,这次强飑线过程的雷达回波具有典型的三体散射和弓形回波特征.此外,WRF模式能成功地模拟出本次飑线过程的中β尺度结构特征.数值模拟结果显示,飑线发生的带状区域内有明显的低层气流汇合和切变以及中低层的大气对流性不稳定结构,强对流带内有东北-西南走向的气流汇合线,汇合线附近有强的辐合,辐合中心强度达-0.8x10-3s-1,表明WRF模式对强对流天气系统有一定的模拟能力.  相似文献   
157.
广西气象门户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介绍一个门户网站的设计与实现全过程,把ASP、SQLServer数据库设计、组件技术在实现动态网站上的灵活应用等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在以ASP SQL IIS模式开发的中小型网站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8.
基于WEB的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系统采用基于ASP动态网页编程和SYBASE数据库技术相结合,用网页形式实现了预警信号数据库的后台管理、信号发布和结果查询.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思路、数据结构和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59.
对1970~2006年汛期(4~9月)发生在广西的大范围锋面暴雨天气过程作一系统分析,得出汛期广西大范围锋面暴雨过程的月际分布具有明显的"单峰型,"桂北锋面暴雨明显比桂南偏多。高空深槽型是锋面暴雨的主要类型,4~9月都有此型大范围锋面暴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0.
广西前汛期锋前暖区暴雨过程的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对2005年5月8-9日广西的暖区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暖区暴雨形成和发展的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空急流稳定维持与低空急流持续加强是这次暖区暴雨发生发展的动力机制;在暖区暴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低空各层自上而下均有急流核向东传播的现象;低空急流核以接力振荡的形式快速东传,而不是向北面的锋区运动,有利于暖区累积充沛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造成不稳定能量和水汽在锋区和暖区的不均匀分布,也有利于有组织的对流活动在暖区反复生成和发展,从而导致了暖区不仅降雨量大,而且雨强比锋区降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