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390篇
  国内免费   116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640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49篇
海洋学   50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7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61.
冠层尺度的生态系统光合-蒸腾耦合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叶片尺度上的气孔导度-光合-蒸腾耦合模型(SMPT-SB)在冠层尺度上进行了扩展,探讨了模型的参数化方法,建立了冠层尺度上的生态系统光合-蒸腾耦合模型.并用中国通量观测网络(ChinaFLUX)长白山站的涡度相关观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冠层气孔内部导度gic可以通过单叶气孔内部导度与光合有效辐射的关系,通过模拟冠层内的光分布再对冠层进行积分实现由单叶向冠层的尺度转换.在无水分胁迫情况下,该模型在冠层尺度上对光合速率具有很高的模拟能力,模拟值与观测值的直线回归方程斜率为0.7977,R2=0.8892(n=752),平均绝对误差为3.78μmolCO2·m?2·s?1;蒸腾速率的模拟值和观测值直线回归方程的斜率为0.7314,R2=0.4355(n=752),平均绝对误差为1.60mmolH2O·m?2·s?1.同时分析结果表明,降水过程是影响蒸腾速率模拟效果的最直接原因.本模型将冠层作为一个整体,而忽略了冠层内部复杂的反馈机制,探讨了整个冠层光合和蒸腾与外部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与传统的基于植物生理生态学过程模型,相比本模型简单且易于求解,便于应用.可以将其作为构建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水碳耦合模型的基础模型.  相似文献   
762.
孙凤华  班显秀等 《气象科技》2002,30(5):282-283303
根据沈阳观象台2000年1月至2001年12月百叶箱外温度和同期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百叶箱外温度的分布特征及成因,百叶箱外温度与百叶箱内温度相比,具有日较差增大,日最高温度夏季增幅最大,日最低温度秋季减幅最大等特点,可以更好地代表体感温度,专业气象服务中可采用百叶箱外温度加上风速和温度订正计算体感温度,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百叶箱外日最高,日最低温度的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763.
从沙尘天气气候特征、沙尘天气的危害、沙尘天气的成因等方面对辽宁 2001年与近 10a的沙尘天气进行了对比分析 ,并提出了沙尘天气预报思路  相似文献   
764.
介绍了以Windows 98为操作平台的气象科技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和软件开发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65.
概述了气象部门局域网络病毒的基本特点和病毒的传播方式、杀毒防护措施及网络环境下的病毒防护 ,旨在提高系统管理员的病毒防护知识 ,以防止病毒入侵。  相似文献   
766.
根据复州湾盐场降雹历史资料 ,归纳出冰雹天气类型和不同天气类型的降雹几率 ,并对不同的天气类型导致降雹的原因和条件进行了分析 ,从而为识别和预报冰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67.
利用 1947~2000年沈阳月平均气温资料 ,采用对气温距平求直线回归方程和10a滑动平均值的方法 ,分析沈阳近 50a的气温变化情况 ,结果为 :沈阳年平均气温和春、夏、秋、冬四季气温的变化均呈上升趋势 ;各季变化幅度不同 ,冬季上升幅度最大 ,夏季最小  相似文献   
768.
通过列举台站卫星接收天线到室内设备的馈线、信号线架空布线、设备的承受电压、机房环境条件等几个典型非规范的例子 ,分析了造成VSAT卫星通信系统不良运行的原因 ,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69.
应用常规天气资料和日本数值预报产品 ,揭示了 2001年盛夏副高活动与辽宁暴雨的关系 ,并验证日本数值预报产品对辽宁暴雨强度与落区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770.
参照木桶理论的原理,阐述如何做好测绘数据成果的安全防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