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4篇
大气科学   78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27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基于不同温湿条件的福州市人体舒适度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滨  杨丽慧  刘京雄 《气象科技》2015,43(6):1192-1196
利用福州市1961—2012年逐日气象资料,采用炎热指数计算各月人体舒适度,结果表明:①基于日平均气温下的舒适度指数可以反映除夏季外的其他季节的人体感觉,而夏季以最高气温计算的舒适度指数更能反映人们的实际感受;②福州市各月出现频率最多的舒适度等级分别为1—2月冷,3、11、12月稍冷,4—6、9月舒适、7—8月稍热,10月较舒适,其中5月是最舒适的月份,月内88.8%的天数舒适,1月份最冷,50.4%的天数为冷, 7月最热,53.8%天数为稍热,37.2%天数为热;③50多年来年舒适度指数有明显的增大趋势,但总体为舒适等级。夏季舒适度指数增加的趋势虽然不很显著,但几个大值年份均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后。冬季舒适度指数增加趋势较显著,尤其是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后,表明冬季舒适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52.
宋德众 《台湾海峡》1990,9(3):275-282
本文通过分析华南海岸带约25a的气候资料,揭示了该地区主要气象要素(气温、降水、风)的递变特征。  相似文献   
53.
鹿世瑾 《台湾海峡》1996,15(1):86-93
本文以统计学方法,对福建近1030a(公元963~1992)M≥4.75级地震,作了时序与统计相关的研究,结果表明:(1)福建M≥4.75级地震的频度关系为N=20.8374-2.786SM;(2)M≥4.75级地震空间分布不均,79%出现在25°N以南,并有三个密集带;(3)M≥4.75级地震有明.显的活跃期与平静期,震中迁移也有一定规律;(4)福建明显的春暖夏凉年之后5a内易发强震;(5)福建洪涝与强震具有年耦合性。  相似文献   
54.
福建沿海近百年雨季总降水量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金树  王岩 《台湾海峡》1997,16(4):415-419
本文以福州,厦门两站1901-1995年的降水资料为主要依据,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福建沿海雨季总降水量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揭示了近百年福建沿海雨季总降水是变化的基本事实,并初步分析了雨季总降水量异常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55.
利用ArcGIS对莆田沿海地区的地形、下垫面属性和排水设施及排水运作方式进行预处理,建立台风降水、风暴潮共同影响下的莆田沿海地区内涝模型。应用雷达估算降水及自动雨量站数据计算的热带气旋"南玛都"过程面雨量,以及此次暴雨过程沿岸海区和河口的时变水位作为模型的边界条件,对莆田地区风暴潮灾害风险进行评估试验。针对2011年9月1日热带气旋"南玛都"造成的莆田沿海地区风暴潮及暴雨灾害,利用暴雨内涝模型进行评估试验研究,将模拟结果与实况灾情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型能够较客观地反映"南玛都"过程降水和风暴潮共同作用的灾害情况。  相似文献   
56.
吴滨 《台湾海峡》2001,20(2):147-151
通过分析福建省出现秋台年与无秋台年夏季几个物理因子的变化,得出如下结论(1)有秋台年夏季东亚500hPa高度距平场呈现“-+-”的分布特征,无秋台年东亚500hPa高度距平场呈“+-+”的分布.(2)有秋台年夏季副热带高压较活跃,北进南退的步伐较大,而无秋台年只在秋季的回跳速度快.(3)拉尼娜事件开始年份可能会出现秋台风,同时有秋台年夏、秋季海温距平分布是赤道中、东太平洋为负的海温距平,西、北太平洋为正海温距平,无秋台年份海温的分布形态与此刚好相反.  相似文献   
57.
为了解华东地区的植被变化特征,基于1982—2016年全球陆表特征参量卫星叶面积指数(Global Land Surface Satellite Leaf Area Index,GLASS LAI)数据,利用趋势分析方法研究过去35 a华东地区植被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 LAI)的时空变化特征,采用偏相关方法分析植被LAI与气候因子(温度、降水和太阳辐射)的相关性,并探究华东不同区域LAI变化的主导气候因子。结果表明:(1)华东地区年平均LAI为0.05~7.20,年最大LAI为0.04~8.60,均呈现由南向北递减态势。(2)近35 a华东地区年平均和年最大LAI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增加率分别为每年0.007 9(p<0.05)和0.022 6(p<0.05)。虽然华东北部LAI低于南部,但近35 a上升趋势明显;南部LAI虽较高,但部分区域有下降趋势。(3)年平均和年最大LAI显著增加的区域分别占整个区域的60.9%和60.5%,主要分布于江淮以北地区;两者显著降低的区域分别占8.9%和6.4%,主要集中在浙北到苏南一带。(4)不同区域年平均和年最大...  相似文献   
58.
高建芸 《台湾海峡》1999,18(1):55-62
本文选以厦门、三都代表湾风岛屿,平潭、东山代表湾外岛屿,计算出大气稳定度、污染系数,小风频率以及混合层高度等表征污染气象的指标,对其逐一进行分析,以揭示海岛区大气污染的特征,并分析了湾内岛屿与湾外岛屿污染气象条件的差异。  相似文献   
59.
地温与登陆及影响福建的热带气旋年频数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全国42个测站0.8米地温来研究其与登陆及影响福建的热带气旋(简称TC)频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前一年11月份及当年7~9月份的地温均与TC频数有较显著的正相关,其中黄河中、下游及淮河流域11月份的地温可以做为预测TC频数的一个较好的前期因子;其后用奇异值分解方法对地温场与海温场进行分解,得出11月份及7~9月地温的变化分别对应着海温场的不同分布型,当地温偏高时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为负距平,TC频数偏多,反之则偏少.  相似文献   
60.
设计了一个三维变分同化方案,利用非静力中尺度模式MM5和由实况观测反演得到的可降水量资料,运用该变分同化方法改善初始湿度场,并对2003年7月9~10日的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①可降水量资料的变分同化对初始湿度场具有较强的调整能力;②同化可降水量后,可以明显地改善模式初始湿度场,能够有效地提高降水模拟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