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58篇
地质学   76篇
海洋学   24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采用了情景模拟、现场观测和访谈等方法研究了昆明西山森林公园旅游垃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1)游道两侧垃圾散落严重,且多分布于隐蔽区域;(2)公园内存在诸多隐形休息区,同时也是旅游垃圾管理的盲区;(3)环卫设施设计忽视人体工学原理;(4)垃圾分类概念模糊,缺乏规范标准;(5)环境教育意识淡薄,多流于形式。研究发现依据旅游垃圾的二次利用性进行分类、重视环境教育、合理设计和布局环卫设施、科学分类收集和合理分类处理等措施有利于西山森林公园旅游垃圾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32.
中国近50a极端降水事件变化特征的季节性差异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利用中国419个测站1958-2007年逐日降水资料集,分析了近50a中国不同区域年和季节极端降水事件的基本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多年平均极端降水事件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纬向分布特征,并表现出显著的季节性差异。长江以南地区是春、冬季极端降水事件发生频次较高的区域;而年、夏季以及秋季极端降水事件发生频次在西南地区较高,在西北东部较低。年极端降水事件频次的长期变化趋势与夏季相似,华北和东北有增加趋势,其他地区为弱的减少趋势;其他季节的长期变化趋势存在明显的区域和季节性差异。年和季节极端降水事件的发生频次具有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年极端降水事件时间序列的多项式拟合曲线的变化情况与夏季基本一致;而其他季节的变化则存在较大差异,表现出显著的季节性差异。  相似文献   
33.
怀4井水位观测一直存在取气样所造成的干扰,其表现为水位分钟值曲线每天出现有规律的向上脉冲式突跳且持续时间较长,这使得数据连续率及完整率降低。为改变怀4井长期存在的取气样影响水位观测的现状,减少水位观测数据突跳次数,提高观测质量精度,针对取气样方式进行改进,采用球胆排水真空脱气法进行溶解气样品的采集与脱气,避开直接在泄流口采样时的压力效应,从而解决了水位观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34.
李黎  李成名  戴昭鑫  吴政  满旺 《测绘科学》2019,44(6):324-329,336
针对在中国地区发展不均衡的态势下,上市公司分布格局时空演变问题,该文对2009—2017年中国大陆各省上市公司的数量和总资产采用Local Moran’s I指数与Getis-Ord Gi*统计量进行研究,分析了中国大陆上市公司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时间演变趋势,总结出中国上市公司相关指标的高值聚集和高低聚集分布格局、热点区域及其经济辐射能力。并且以北京、上海和广东为热点区域典型代表,从上市公司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发展两方面对时空变化机制的成因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5.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服务需求正成为现如今人们越来越关心的问题。以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为研究区,以开源OSM道路交通网、综合性医院和人口社区为基础数据,利用高斯两步移动搜寻法结合网络分析OD成本矩阵对研究区进行就医空间可达性分析,以千人床位数作为就医可达性指标,根据在时间成本下的就医可达性结果,对研究区的医疗设施建设提出建议。结果显示:①东昌府区的综合性医院趋近集聚分布,整体分布不均;②东昌府区的医院主要集聚于柳园街道,整个研究区的就医可达性以柳园街道为中心,呈圈层式分布,就医可达性等级从7级到1级由内到外逐层降低;③时间成本下的就医可达性结果从中心到边缘地区可达性等级相差较大,经过分析得出这与路网的道路等级和密集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6.
美国二战后一直控制着南海的战略咽喉,中国战略利益的延伸威胁到了美国在南海长期形成的控制地位,在此背景下,美国提出了重返亚太的战略,目的在于加强对南海的控制并防范来自中国的挑战,维持其全球霸主地位。本文从南海海上战略通道的视角去研究美国为何重返亚太。研究发现,美国介入南海问题是基于内在动因和外在动因。内在动因是美国的大战略决定了必然要控制海上战略通道以及美国欲把南海变成其全球第17条海上战略通道;外在动因是中国在南海的活动挤压了美国的海上战略通道空间。对中国来说,在不影响国家大战略以及海洋战略的前提下,应该合理地规划战略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37.
聊古一井氦异常与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处理了聊古一井1981 ~1984 年氦的观测资料,发现在两次较近的地震(1981 年宁晋MS5 .8 和1983 年菏泽MS5 .9) 前,氦都有明显的形态相似的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38.
鲁西地处化北地台中南部,聊考察裂纵贯南北,自有历史记载以来,还未发生过7级以上大震,但中强地震发育,小震活动频率,具有较明显的周期性和条带分布特征。作者试图分析鲁西历史及现地震的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以期鲁西地震形势有一个总体认识,对未来地震活动做一大致估计。  相似文献   
39.
40.
地震作用下高斜坡破坏的发生发展过程比较短暂、剧烈,破坏机理相对复杂。本文采用模型试验的方法来研究地震作用下非贯通节理岩体斜坡的反应。试验结果表明:节理上的应变最大,模型上部应变大于下部应变;节理贯通机理复杂,多为拉剪复合型破坏;节理的贯通并不意味着斜坡的破坏,而是破坏了斜坡的整体性,使其处于临界状态。试验揭示了此类斜坡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及破坏机理,可为理论和工程实践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