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50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13篇
海洋学   23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251.
为研究引发冲击地压的能量在煤岩系统中的分布规律,理论分析了二元、三元组合模型峰前能量分布计算公式,并对自主构建的不同比例的二元、三元组合体开展了轴向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煤岩高度比增大,组合体峰前总能量也逐渐增大,但增幅逐渐减小;相同煤岩高度比的组合体,岩石组分越硬,组合体峰前总能量越小;无论何种组合体,煤组分能量占比最大,均大于50%;随着煤岩高度比的增大,煤组分能量占比逐渐增大,岩石组分能量占比逐渐减小;煤岩高度比相同的组合体,岩石组分越硬,煤组分能量占比越大。组合体峰前能量主要分布在煤组分中,其次为粗砂岩,细砂岩积聚能量最少。由此表明:煤岩系统中的能量主要分布在软弱煤岩层中,岩层弹性模量越大,积聚能量越少。据此提出了直接释能和间接释能两种冲击地压防控理念,对现场冲击地压的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52.
河床含水系统对单环芳烃净化特征室内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模拟长期排污河流中单环芳烃在地表水-地下水系统迁移转化规律以及不同含水介质和水动力条件对单环芳烃的净化特征, 室内土柱实验采用3种有代表性的天然砂土为研究对象, 以生活污水模拟纳污河流, 实验历时5个月.单环芳烃的自然净化作用主要发生在河床底下0.4m内, 垂直向下单环芳烃各组分浓度呈由高到低的分布特征; 粗砂对苯、甲苯和单环芳烃总量(TBETX) 总净化率分别为32.06%、21.39%和27.13%;中砂1分别为76.26%、81.40%、87.99%;中砂2分别为68.94%、74.41%、81.69%, 这表明, 河流污染初期河床底含水介质完全饱水, 含水介质颗粒尺寸越大, 对单环芳烃的净化率就越低, 单环芳烃容易迁移进入地下水中; 随着时间的延长, 河床底部淤泥层不断增加, 砂层中的水流处于非饱和状态, 淤泥层和含水介质系统对单环芳烃的净化能力较饱水流时大, 单环芳烃不容易迁移进入地下水.   相似文献   
253.
贝类是中国水产动物养殖第一大品种。贝类加工产生的大量下脚料贝壳常作为废弃物丢弃或用于低值饲料的生产,资源利用率低、污染严重。将贝壳充分利用,既能减少环境污染,又可以增加贝类附加值,对提高中国贝类产业及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技术水平,促进海洋生物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近年来利用贝壳开发土壤改良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展望了其发展前景,为将来贝壳土壤改良剂的应用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4.
针对卫星遥感技术在对滨海湿地互花米草监测时受分辨率、气候条件等多种因素限制存在一定局限性且通过单一的影像数据提取互花米草时精度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无人机点云与影像融合的面向对象互花米草提取方法。以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获取了该区域的点云和多光谱影像。先将地面滤波后提取的植被点云与多光谱影像进行特征组合优化,然后对融合影像采用FNEA算法进行多尺度分割后采用基于改进的最近邻算法进行面向对象分类,最终得到的互花米草生产者精度和用户精度分别达到了82.53%和86.43%,较未融合点云的提取精度分别提高了22.34%和7.66%,分类结果的总体精度从89.54%提升至92.61%,且融合点云后影像能够有效区分两种生长状态的互花米草,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互花米草的提取精度。  相似文献   
255.
北斗一代和北斗二代短报文每次通信数据长度只有78个字节,每次通信后间隔60秒或者300秒才能进行下一次通信,远远满足不了海洋观测实时通信的需求。设计了一套基于北斗短报文的海洋观测实时通信系统,北斗多卡机作为数据发送端,采用哈夫曼压缩算法将观测数据压缩后分成多个数据包,通过多个北斗卡分别发送,岸站接收系统接收到分包的数据后,将接收的数据包解压缩并整合成完整的观测数据。哈夫曼压缩算法将观测数据压缩50%左右,将1组观测数据压缩后发送3次,通过岸上3个月和海上1个月的测试,观测数据接收成功率达到了96%以上,验证了基于北斗短报文的海洋观测实时通信系统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56.
区域性海洋要素持续测量平台新技术概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要素现场观测对海洋学研究、海洋工程建设和海上国防安全等诸多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比如近年来气候的剧烈变化,就是由大气和海洋共同作用的结果,且受海洋的影响较大[1],因为海洋表层储存的热量比大气多1 000多倍.  相似文献   
257.
在高密度养殖条件下,进行单因素随机设计动物试验.用5种饲料(蛋白质水平31%、35%、39%、43%、47%,以A~E组表示)分别投喂平均体质量6.2 g+0.2 g、平均养殖密度3.1 kg/m3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探寻蛋白质营养对虾生长、免疫、水质、抗胁迫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1)中高蛋白质水平具有显著促进对虾生长的效果,随着蛋白水平的提高,特定生长率先增加后降低,饲料系数正好相反,D组两指标最佳,分另q为110.98%和2.54;C、D、E组差异不显著.(2)中高蛋白质水平有利于提高对虾多数免疫指标的活力,血淋巴中血细胞浓度、T-AOC活力、POD活力、总蛋白含量、白蛋白、血蓝蛋白含量,随着蛋白质水平提高先增加后降低,前5指标含量均以D组最高,比A组显著提高16.8%~33.9%;而血蓝蛋白含量C组最高,比A组提高15.0%.(3)高蛋白质水平有利于提高对虾SOD活力,也显著增强抗低盐胁迫的能力,但同时极显著加大了水环境中氨氮和亚硝氮的污染.(4)在我国北方集约化高密度养殖条件下,凡纳滨对虾中后期生长阶段适宜的饲料蛋白质营养水平为39%~43%.  相似文献   
258.
葛蔚  王金叶  柴超 《海洋与湖沼》2009,40(6):732-737
以实验室单种培养的强壮前沟藻为对象,研究了强壮前沟藻毒素的来源,分析了藻毒素浓度与溶血活性的相关性,研究了理化因子对藻毒素溶血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血活性随着强壮前沟藻细胞的增殖呈上升的趋势,细胞内容物和细胞碎片的溶血活性显著高于去藻过滤液,强壮前沟藻毒素主要来源于衰亡期的细胞内容物和细胞碎片,并存在浓度相关的溶血性。强壮前沟藻毒素的溶血活性不存在光敏感性。随着pH的上升,毒素溶血活性呈降低趋势。Ca2+、Mn2+、Cu2+抑制了强壮前沟藻毒素溶血活性,而Co2+、Zn2+显著的增强了溶血活性,Mg2+对其溶血活性的影响不显著。EDTA对强壮前沟藻毒素的溶血活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59.
排海污水处理直接关系到近海的污染,而氮、磷及有机污染物是近海的重要污染物。文章综述了几种对氮、磷及有机污染物处理的新工艺技术和各工艺的进展状况并提出应尽快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60.
盐度对菲律宾蛤仔摄食率和清滤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室条件下,对15、20、25、30和35五个盐度梯度下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的摄食率RI和清滤率RC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15~25的盐度条件下,蛤仔的摄食率RI和清滤率RC随着盐度的升高而增大,在25时达到最大值,而在25~35盐度条件下,随盐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