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74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518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41.
漠河极端气温气候特征及其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相关系数法和对比分析法,分析了1963-2000年38年间中国最北部的漠河极端最低气温和极端最高气温的气候特征及其气候变化.结果表明:漠河是中国最冷的地方,不仅在中国气象史上创下了-52.3℃的极端最低气温最低极值,且每年极端最低气温都在-38℃以下;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8.0℃;极端气温年较差很大,最小为73.1℃,最大为87.0℃,1980年代后明显变小;极端最低气温总体变化不明显,但1990年代上升显著,10年间平均升高1.6℃;极端最高气温总体变化显著,为升降交替变化,1970年代显著升高,10年问平均升高了1.6℃;1980年代明显下降,10年间平均下降了1.1℃;1990年代上升,10年间平均上升0.7℃;年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11月、12月、1月和2月,1月最多,占52%;年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5-9月,7月最多,占47%;日极端最低气温多出现在4-7时;日极端最高气温多出现在14-16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漠河1963-2000年间1-12月的月极端最低气温都曾经出现过零下的记录.  相似文献   
442.
本文使用"中国均一化历史资料气温数据集(CHHT)(1951~2004)(1.0版本)"的订正后均一化气温资料,以哈尔滨站为例,初步进行了均一化气温资料与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分析表明,均一化气温资料与观测资料是有明显差异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和数值上,尤其冬季平均气温差异明显.但其原因有待深人分析.气温的均一化订正不会对资料序列的方差产生明显影响.在进行气候研究和分析工作中应建议使用均一化资料序列.  相似文献   
443.
1 电场仪对雷电进行预警原理介绍 地面电场仪是直接安装在地面上进行电场测量的.云底部相反的电荷会被地面电场仪感应到,而在地面电场仪灵敏度范围内.地面电场仪上的感应电荷强度与云底部附近的电荷成正比,因此地面电场仪可以帮助我们实时探测其周围地区的大气电场信号.  相似文献   
444.
本文将在伺服系统使用过程中遇见的常见故障,做有对性的分析,给出解决相应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445.
秦铁 《黑龙江气象》2009,26(2):44-44
1微软的TTS语音引擎概述Microsoft Speech SDK提供了一套关于语音处理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SAPI(Speech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SAPI实现了文字到语音的转换和语音识别的方法。语言引擎通过DDI层(设备驱动接口)和SAPI进行交互,应用程序通过API层与SAPI进行通信。通过使用这些API,用户可以快速开发在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上面的应用程序。  相似文献   
446.
陈莉  李帅  周永吉  张洪梅 《气象》2008,34(1):72-79
为探讨哈尔滨市非采暖期自然热舒适状况,采用标准有效温度这一从人体生理角度得到的热舒适指标来进行研究.考虑到舒适感因人而异,在大多数实际环境条件下,即使对某一个人来说也并非尽善尽美,同时采用热不舒适指标来评价不舒适程度.以哈尔滨市2005年非采暖期(4月下旬至10月中旬)的逐时气温、相对湿度以及风速资料为基础,计算了该市春、秋季非采暖期(4月下旬至5月下旬、9月上旬至10月中旬)逐旬、夏季(6-8月)逐月每3小时的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平均值.假设夏季人们穿着的服装热阻为0.6clo(典型服装为长裤、短袖衬衫或裤、长袖衬衫),春、秋非采暖期服装热阻为0.9clo(典型服装为长裤,长袖衬衫,夹克衫),当人们活动量为1.0met时(如室内伏案工作),根据计算得到各气象要素平均值,对比热舒适图得到逐旬(月)的每3小时标准有效温度和不舒适指标.对比发现哈尔滨市非采暖期没有能够使80%的人感到满意的时间区域,大致只有5月下旬至9月上旬的10:00-18:00期间,能够达到70%的人感到满意.从4月下旬到5月上旬,平均来看一天中75%的时间感觉很冷,不舒适;而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一天中有一半时间感觉很冷,不舒适.由这两个指标所得到的哈尔滨非采暖期热舒适状况比较符合实际,可以采用这两种指标作为人体舒适度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447.
简叙黑龙江省2013年“三江”大洪水与1998年嫩江、松花江大洪水发生特点,在洪水来源地、致洪暴雨发生时间与地点、前期流域内降水、天气形势、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和发生时段等7方面进行了对比。在2013年洪水过后提出了6点建议:提高防洪堤坝的标准;加强黑龙江干流水库建设;加强排涝工程建设;加强对黑龙江干流水文气象监测预警工作;加强投入;加强防御自然灾害预案的实施。  相似文献   
448.
冬季降雪时段的日极端气温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绥化市2010—2013年历次降雪过程,统计降雪时段以及日极端气温出现时间,发现降雪时段的气温变化规律与非降雪时段有很大不同,所以日极端气温预报难度较大。本文从总结降雪时段的气温变化规律人手.试图根据850hPa预报场温度变化趋势推测出未来降雪时段内的地面气温变化趋势、幅度和日极端气温出现的时间,从而提高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449.
本文利用黑龙江省1984-2007年的气象、土壤湿度和产量资料,采用EOF和SVD等统计方法初步分析了土壤湿度与玉米产量的关系,得出结论:黑龙江省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玉米单产与土壤湿度年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的玉米产量比较稳定.但各区域受关键时段降水量差异的影响,各区域土壤湿度对玉米产量影响存在差异.西部地区8月上旬-中旬土壤湿度和玉米单产相关最显著,中部地区6月中旬土壤湿度和玉米单产相关最显著,东部地区8月上旬土壤湿度和玉米单产相关最显著.  相似文献   
450.
本文应用常规天气资料、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及其二次产品资料,综合分析了2009年6月27日一次MCS造成的区域暴雨天气过程。通过从低到高、从大尺度到小尺度的综合分析方法,仔细研究了产生暴雨的背景条件.揭示了MCS上的前沿对流云带、中间混合云、后部平行对流云带、对流单体合并的对流云带的各类型云的发生、发展、强度、移向、VIL值、产生灾害的特征,以及其产生的动力原因。并总结了各要素在暴雨预报上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