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45篇
测绘学   31篇
大气科学   182篇
地球物理   63篇
地质学   60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21.
董长林  吕红  岳鹏宇 《山西气象》2006,(3):38-39,46
利用V isualC 6.0编译系统开发了陕西省每天降水量的统计分析、显示和打印,实现了地理图形和表格2种显示方式,图形显示可以任意放大和缩小,并可以统计全省97个台站任意降水时段的降水量值和极值,在屏幕上用不同颜色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322.
通过国内外气象频道的分析,对开办气象频道的基础、条件、运行模式等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阐述了气象频道运行中应当引起重视的几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23.
定襄泉水氡前兆异常的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定襄泉水点的水地质条件、水氡异常特点、水氡变化的正帘环境影响因太等方面对1996年出现的异常可靠性进行了论证.认为异常除与气温和降水的影响有关外,还与岩石的应力一应变变化有关,是1998年张北6.2级地震虑较可信的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324.
Variation of drought over northern China during 1950-2000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Based on China's monthly precipitation data of 629 stations during 1950-2000, we calculated Z indices and separated them into seven Dryness and Wetness grades. Further, a drought area index was proposed to study changes in drought severity in northern China.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different severity of droughts all showed expanding trends in northern China's main agricultural area. Moreover, the area coverage of droughts in different seasons and different regions displayed different trends.  相似文献   
325.
北方岩溶大泉流量动态模拟及其管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砚阁  王力 《水科学进展》1998,9(3):275-281
在充分研究晋祠泉流量动态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晋祠泉流量的主要因素,并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建立了晋祠泉流量动态的模拟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煤矿排水管理曲线图的方法来管理晋祠泉域岩溶水资源。  相似文献   
326.
1303年9月27日的山西洪洞8级地震发生于山西断陷盆地带中的临汾盆地,这是我国自有地震历史记载以来的第一次8级地震,也是一个在活动陆内盆地中发生的大地震. 2003年9月17~18日在山西太原市召开了1303年山西洪洞8级地震700周年暨陆内盆地与强震活动研讨会. 会上交流的论文讨论了我国不同地区发育的不同性质的陆内活动盆地,包括拉张构造区的地堑、半地堑张性盆地,挤压构造区的压陷盆地和前陆盆地及走滑构造带内的拉分盆地与强震活动的关系. 本文对这些问题作了简要的总结,本期刊登的论文是由部分会议论文组成的专辑.   相似文献   
327.
基于纹理和光谱信息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纹理和光谱信息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方法,阐述了其基本原理,并通过试验的对比和分析,证明了利用光谱特征与纹理特征相结合进行分类比单纯运用光谱特征进行分类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28.
分析了山西东山调水工程调入区高氟地下水的区域分布规律,并对高氟水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研究区高氟水的主要水化学特征为HCO-3和Na+浓度高、pH值高,且多为HCO3-Na型水。认为该区高氟水形成的主导性地球化学过程包括含氟矿物溶解、地下水中OH-与氟代羟基云母矿物的离子交换等。另外,排泄区的蒸发浓缩过程和含氟工业废水排放也是研究区部分地区出现高氟水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29.
对陕西省GPS连续基准站2011-01-01~2013-05-30坐标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利用区域叠加滤波分离出共模误差,滤波后站坐标时间序列N、E、U方向的平均均方根分别减小69%、60%和41%。通过谱指数计算发现,空间滤波后的时间序列含有白噪声和有色噪声;利用CATS软件对各噪声分量估计发现,垂直方向噪声分量大于水平方向;空间滤波使闪烁噪声大幅减小,部分站出现随机漫步噪声。  相似文献   
330.
近50年山西终霜冻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芬  张建新  武永利  周晋红  程艳芳 《地理学报》2013,68(11):1472-1480
利用山西62 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0 年的逐日最低地温资料,分析了山西终霜冻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山西近50 年平均终霜冻日为4 月12 日,总体上呈现南部早北部晚的规律,但具体分布还受地形及地理位置的影响;平均终霜冻日与纬度和海拔高度均呈显著的正相关,且纬度对平均终霜冻日的影响要大于海拔高度。(2)M-K突变检验表明,大部分站点的终霜冻日都发生了显著的气候突变,突变时间在1975-1996 年之间;突变年份与海拔高度和纬度均为负相关,且与纬度的相关程度比海拔高度更为密切。(3)山西近50 年终霜冻变化趋势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提前幅度较大的地区主要位于中西部和南部的广大地区,推后幅度较大的地区集中在西北部以及中东部;变化趋势与海拔高度和纬度均为负相关,海拔高度对变化趋势的影响大于纬度。(4)山西正常终霜冻的出现概率为54%~74%,出现概率最大的地区位于东南部以及北中部等地;偏晚终霜冻出现概率为2%~22%,北部和东南部是偏晚终霜冻出现概率最大的地区;特晚终霜冻的出现概率为14%~36%,出现概率较大的地区集中在北中部和中西部。(5)海拔高度与偏晚终霜冻发生概率呈负相关关系,纬度与特晚终霜冻发生概率呈正相关关系;纬度、海拔高度与正常终霜冻发生概率的相关都不密切;纬度对不同程度终霜冻发生概率的影响要大于海拔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