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8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111篇
测绘学   64篇
大气科学   359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127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33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内陆干旱区生态环境系统与气候系统关系的分析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内陆干旱区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近期变化及其成因,生态环境系统与气候系统的关系,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关系等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论述了气象与生态环境工作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气象部门在拓展生态环境领域工作中进行顶层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2.
利用1994-2005年新疆12个基准站逐时气温资料,统计了不同日较差等级内的逐时气温和逐时气温变量的气候平均值,并在此基础上自动地输出新疆逐站逐时气温预报值,由此得到与气温变化有关的专业气象预报产品,应用于专业气象业务。  相似文献   
23.
乌鲁木齐市降水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2002—2003年乌鲁木齐市SO2、NO2、PM10的日平均浓度和日降水量分析了乌鲁木齐市降水对3种大气污染物的湿清除能力。分析表明大雨对SO2和PM10的湿清除能力大于小雨,而小雨大于中雨。中雪对SO2和PM10的湿清除能力大于大雪,而大雪大于小雪。小量以上降水(降雨和降雪)对NO2的湿清除能力基本相当。微雨对3种大气污染物具有湿清除能力,而微雪使3种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增加。  相似文献   
24.
伊犁地区近35年冬季积雪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伊犁地区8个气象地面观测站35a(1971—2005年)11—3月逐旬的冬季最大积雪深度、积雪日数、降水量和平均温度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伊犁地区冬季降雪的时间、空间分布不均,最大降雪发生在新源;平均雪深最大的是伊宁县,最小的是特克斯县;冬季积雪日数变化相对比较稳定;冬季降雪与平均温度存在着很好的响应关系。在SPSS中对冬季的平均温度与平均降水和平均雪深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平均雪深、平均温度和平均降水为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5.
利用昌吉市1961—1997年的逐日气候资料,对昌吉市1961—1997年多年平均逐日太阳总辐射进行了气候学计算,并分析了其变化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昌吉市太阳总辐射多年平均年日总量为22.82MJ.m-2.d-1,太阳总辐射在8~9月份最高,12月份最低,昌吉市的太阳总辐射呈逐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6.
从气象图表(如天气图)上可以得到某气象灾害(如暴雨、高温,也可以是一般气象现象、要素、变量等)所笼罩的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F,从气象资料中可以得到该气象现象的出现概率p。本文证明:F对时间的平均值等于p对天气图面积的平均值。本文初步讨论了这个定理的应用,还指出对这类问题的深入分析会引出分布函数概念和熵气象学。  相似文献   
27.
乌鲁木齐冬季大雾与低空逆温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找出雾与逆温之间的联系和规律,为大雾预报提供参考依据,利用乌鲁木齐市2000年1月—2006年4月的地面、探空资料,对210个大雾日和1221个逆温日进行了统计特征分析。分析表明,乌鲁木齐市区逆温年发生频率为82%。一年中冬半年(10—3月)平均月发生频率为92%,夏半年(4—9月)平均月发生频率为68%。大雾只出现在10月至次年4月,雾日平均每年32.7d。冬季强逆温是形成大雾的重要条件之一,各月大雾日数与逆温日数及逆温层的厚度值、温差值之间呈正相关;与逆温层的底高呈反相关;在同一个月中,当逆温层底高低、温差大和强度强的情况下,出现雾的几率大;从7a雾日逆温平均特征值与无雾日逆温平均特征值比较分析表明:雾日逆温存在底高低、顶高低、厚度厚、温差大、强度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28.
大气密度方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学文 《气象学报》1998,56(3):377-382
通过一个思想实验把大气密度的时空分布函数与一个概率分布函数联系了起来,又利用最大熵原理导出了一个新的全球大气的方程,即大气密度方程。文章给出了它的通解并指出等温大气的压力高度公式是它的一个特解。对这个新的理论思路,新的方程和它的应用潜力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29.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世界性的重大害虫,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因其具有远距离迁飞,繁殖力强等特点,条件适宜时常大面积暴发成灾,给农业生产带来较大损失。摸清棉铃虫生活习性、种群变化规律是棉铃虫防治的前提条件。由于棉铃虫是变温昆虫,气候条件对其生长发育、成灾机制等产生极大影响。因此,本文系统综述了气候变暖对棉铃虫影响的研究进展,包括棉铃虫生长发育、体色变化、繁殖、滞育、飞行、越冬、与作物的互作关系等方面,并对未来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以期对棉铃虫的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0.
登陆台风边界层风廓线特征的地基雷达观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分析登陆台风边界层风廓线特征,利用2004—2013年中国东南沿海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收集的17个登陆台风资料,采用飓风速度体积分析方法,反演登陆台风的边界层风场结构特征。与探空观测对比表明,利用雷达径向风场可以准确地反演登陆台风的边界层风场结构,其风速误差小于2 m/s,风向误差小于5°。所有登陆台风合成的边界层风廓线显示,在近地层(100 m)以上,边界层风廓线存在类似急流的最大切向风,其高度均在1 km以上,显著高于大西洋观测到的飓风边界层急流高度(低于1 km)。陆地边界层内低层入流强度也明显大于过去海上观测,这主要是由陆地上摩擦增大引起。越靠近台风中心,边界层风廓线离散度越大,其中,径向风廓线比全风速以及切向风廓线离散度更大。将风廓线相对台风移动方向分为4个象限,分析边界层风廓线非对称特征显示,台风移动前侧入流层明显高于移动后侧。最大切向风位于台风移动左后侧,而台风右后侧没有显著的急流特征,与过去理想模拟的海陆差异导致的台风非对称分布特征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