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3篇
大气科学   316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0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呼伦湖湿地气候变化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呼伦湖湿地所在地区的气象站1961—2005年的气温、降水和蒸发量资料及呼伦湖区域1959—2006年的水体面积、水位深度、水质状况等资料,分析了气候变化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呼伦湖地区近45 a来的气候变化呈现气温升高、降水减少、蒸发量增大的暖干化趋势,其空间变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地形是影响气候空间变化的主要因子;呼伦湖地区气候暖干化是造成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荒漠化等问题的重要原因;显著的气候暖干化加速了湖水水面积减少、水位下降和水环境恶化.  相似文献   
102.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及NCEP 1.0°×1.0°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3月31日至4月2日发生于呼伦贝尔市的一次暴雪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成因机制进行分析,以期总结出此次暴雪的特殊之处,为今后的暴雪天气预报提供可参考的经验。从天气学角度详细地分析此次暴雪过程的高低空影响系统的生消演变,特别对产生极端降水的水汽输送条件、水汽辐合情况、局地水汽聚集以及垂直运动情况进行详尽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此次暴雪天气过程是由短波扰动叠加低空锋区,导致斜压有效位能释放转变为扰动动能,并促使扰动发展加深为大型涡动而产生;水汽通量分布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水汽输送效果,“均匀狭长”的分布形态具有更高的水汽输送效率;涡度差动平流与温度平流表明动力因子与热力因子在本次过程中对垂直运动均有显著贡献,而水平散度作为直接反映质量汇集、流失的参量可以更为直观地反映垂直运动的强弱与分布;整层水汽通量散度积分作为与降水强度直接相关的物理量,对于降水量级的反映异常精准,配合中低空气流强度与方向,可对降水落区与时段进行精确判断。  相似文献   
103.
乌海市葡萄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及灾害防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凤琴 《内蒙古气象》2013,(3):23-24,39
葡萄是乌海市的特色农作物,乌海市光照充足,日夜温差大,降水少,无霜期长,气候条件非常适宜葡萄生长。影响乌海市葡萄生长的主要灾害有霜冻、干旱、连阴雨和低温天气等,文章针对葡萄在各生育阶段的农业气象灾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4.
文章分析了冲击波、声波、扰动气流场和超声气流等爆炸产物对环境气流场和云、降水质粒的影响及效应,结果表明:在人工播云中,含有爆炸效应的催化作业要比单纯的静力催化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5.
呼伦贝尔市2012年1月下旬低温天气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呼伦贝尔市16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温度资料,并选择上海、北京与海拉尔3个代表站温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重点对呼伦贝尔市2012年1月下旬出现的持续低温天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50a气温整体趋势是在上升的,但海拉尔气温上升的幅度比较小。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气候变的比较异常,极端事件也在增多,甚至出现持续性极端低温天气。  相似文献   
106.
利用毛乌素沙漠腹地的乌审旗气象局1961—2010年地面观测资料对该地区的雷暴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乌审旗地区50a年平均雷暴日数为24.12d,雷暴日数变化气候趋势系数为-0.06。乌审旗3月开始出现雷暴,7月达到最高值,11月至翌年2月之间无雷暴发生,雷暴平均初日为4月29日,平均终日为9月25日。在80%的保证率下雷暴初日为4月9日,终日为10月8日。乌审旗雷暴多出现在下午,夜间次之,上午最少。雷暴出现的最多方位是西北和正西方向。  相似文献   
107.
文章针对2010年12月9—10日兴安盟出现的大雪天气过程,分析了这次大雪过程在各站历史上的排位和对白灾的影响;从高空环流形势的影响系统及风场的分布特征,地面低压移动方向和位置进行分析;分析了物理量场中的相对湿度、涡度、散度、垂直速度、风场等对本次大雪的作用。最后对欧洲预报,T639、德国、日本降水格点,日本传真图等数值预报场在本次大雪预报中的效果进行检验分析。  相似文献   
108.
文章通过对鄂尔多斯市11个气象站50a(1961—2010年)雾的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了鄂尔多斯市雾日数分布的时空变化规律,对评价鄂尔多斯市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9.
内蒙古地区是国家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做好气象服务"三农三牧"工作意义重大。文章以自治区党委安排部署的调研工作为基础,总结了2010年以来农村牧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和农牧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成效、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0.
利用通辽市10个气象站1961—2012年52a雷暴观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统计了单站雷暴日数、雷暴出现的初日和终日及初终间日数,利用GIS绘图软件对全市多年雷暴日数进行插值绘图,探讨了通辽市雷暴日数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通辽市全年雷暴日数为290d,集中出现在6—7月,占年总日数的57%。最早初日为3月18日,最晚结束日为12月27日;(2)通辽市雷暴活动日数空间分布不均,北部多,东部少,相差10d;(3)雷暴活动初日多发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但最早和最晚年雷暴初日差值各站差异较大。全市平均初雷暴日出现在5月6日;(4)雷暴活动终日多发生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舍伯吐站雷暴结束日最早,甘旗卡站结束的最晚,两站相差13d,全市平均终雷暴日出现在9月26日。全市平均雷暴活动期为144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