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62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29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6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31.
云南大理“2010.1.15”日环食期间辐射和温湿度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大理国家气候观象台建立的大气边界层(PBL)观测系统探测资料,详细分析了2010年1月15日云南大理日环食期间辐射通量、气温以及相对湿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日环食过程中,太阳短波辐射和气温均表现出"V"型分布,而相对湿度呈现倒"V"型分布。太阳短波辐射从初亏时开始减小,食甚时达到最小值,复圆时恢复正常,与理想晴天条件下相比,食甚时亏损率高达88%。由于到达地表太阳辐射强度的减弱,地面有一个冷却作用过程,引起地面气象要素的一系列变化,越接近于地表变化越明显,所引起气温、相对湿度的变化时间滞后于日环食时间。  相似文献   
32.
采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结合数值试验,对2012年5月24日和2015年9月27日云南两次局地暴雨过程水汽输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两次过程主要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强降雨及其水汽输送伴随副热带高压西伸而中断,“5.24”过程动力条件主要由天气尺度系统提供,“9.27”过程动力条件主要为地形抬升作用;(2)两次过程水汽源地均为孟加拉湾、南海、西太平洋,“5.24”过程以西南路径水汽输送为主,输送距离较远,“9.27”过程以东南路径水汽输送为主,输送距离较短,局地特征更显著;(3)“9.27”过程水汽通量及最大雨量值均高于“5.24”过程,水汽通量与强降雨相关性较好,对强降雨具有一定指示意义;(4)两次过程水汽输送均集中在600hPa以下层,以经向偏南水汽输送为主,水汽输送增强时间较强降雨开始时间提前48~72h;(5)数值模拟结果与常规分析一致,同时可显示水汽垂直输送特征,低层以偏南路径为主,中层西南路径增多,中层以上出现偏西路径,存在沿西风带来自印度半岛及青藏高原的水汽贡献。  相似文献   
33.
通过季风指数Im定义了能表征东南亚地区降水实况的东南亚夏季风指数,根据东南亚夏季风指数测算出东南亚夏季风爆发的平均时间为5月7日.利用东南亚夏季风指数分析热带海温场及垂直速度场的变化后发现,在东南亚夏季风爆发的前期秋、冬季节,中东太平洋地区以及中西印度洋地区的冷海温有利于东南亚地区夏季风的提前爆发.当中东太平洋地区是冷(暖)海温时,对应着纬向的Walker环流及季风环流圈强(弱),东南亚地区的对流也强(弱),则东南亚地区夏季风爆发早(迟).  相似文献   
34.
气象条件对滇池水华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使用MODIS卫星资料,利用假彩色合成法和归一化植被指数法对滇池蓝藻水华进行监测,得到滇池水华的分布特征是:初现于5月,7月最盛,5—10月均有分布,盛时滇池水华分布区域直至南部海口一线。滇池水华分布总体北部最多,湖岸高于中心湖区,西岸高于东岸和南岸。在营养盐条件满足的条件下,高温对水华有促进作用,但不是决定因素。充足的日照是水华形成的必要条件。降水通过改变水温及日照对水华有抑制作用。小风(小于3 m/s)利于水华形成,大风对水华尤其是稀薄水华分布影响较大。气象条件通过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对水华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5.
云南省2009/2010年秋冬季罕见干旱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气候诊断方法,对云南省2009/2010年秋冬季干旱的成因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云南出现严重干旱与西太平洋副高、西风带环流等大气环流系统出现异常有直接关系。副高出现明显异常,较常年同期偏强、偏西,700hPa流场上孟加拉湾长时间为东北气流控制,不利于将暖湿气流输送到云南;2009/2010年秋冬北半球500hPa极涡偏于西半球,强度偏弱,不利于冷空气向云南输送,由于冷空气和暖湿气流的输送都受到阻碍,冷暖空气难以在云南上空交汇;云南上空为较干燥的气流控制、云南及孟加拉的OLR值偏高,对流活动受到抑制,降水云系偏少等是云南降雨异常偏少,高温干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6.
利用1980~2009年MICAPS常规资料、Tlop图、红河州24小时雨量等资料对造成红河州强降雨的南支槽过程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造成红河州强降雨的南支槽主要出现在10月至翌年5月,其中11月份南支槽造成红河州大范围强降雨的频率较高。南支槽影响红河州时,红河州中部及南部县市出现强降雨的频率高,最高在红河州的南部,北部县市出现强降雨频率较低。深南支槽与700 hPa急流配合,浅南支槽东移与700 hPa切变线配合,或与南海高压配合,易造成红河州全州性强降雨。  相似文献   
37.
利用连续小波分析1962~2009年西畴县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序列的小波变化特征,揭示了西畴县降水量与平均气温存在多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特征。其中降水有2个明显的特征时间尺度,分别是4年和8年,平均气温存在以准2~4年为周期的周期振荡。此外,也可以看出近48年来,平均气温存在明显升高的趋势,降水也有减少的趋势,为掌握西畴县的气候变化规律及今后的气象预报服务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8.
程海螺旋藻养殖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程海流域气象观测资料的基础上,利用气温、光强、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结合螺旋藻正常生长发育对光、温等气象条件的要求,分析了程海湖养殖螺旋藻的利与弊。结果表明:(1)程海湖流域4~10月的月平均温度在20.1~23.3℃,满足螺旋藻较快生长的温度要求;6—9月,是最适宜螺旋藻生长的季节;11月至次年3月,不适宜螺旋藻生长。(2)程海湖流域光照充足,光照强度强,光照条件较好,但需注意过强的光照将会导致螺旋藻发生光解作用。(3)程海湖流域螺旋藻生产季节约1/4的阴天天气对螺旋藻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冬季≤10℃的低温不利于螺旋藻种子冬季安全越冬。并进而得出程海湖的温度、日照时数、光强等气象条件对养殖螺旋藻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影响程度较小,适当采取措施即可满足螺旋藻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39.
太平洋海温异常对大理雨季开始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理州雨季开始期资料、1961年6月~2008年5月太平洋5°×5°共286个格点的逐月平均海温资料及NCEP/NCAR的SSTA资料,通过相关分析发现,太平洋海温与大理雨季开始期的关系密切,春季和上年秋季太平洋海温对大理雨季开始的影响较大。雨季开始前若发生厄尔尼诺事件,大理雨季开始期偏晚,反之,若发生拉尼娜事件,大理雨季开始期偏早。N ino3区的海温异常对大理雨季开始期的影响相当明显,当5月N ino3区的海温异常偏高时,大理雨季开始期偏晚;反之,当5月N ino3区的海温异常偏低时,大理雨季开始期偏早,N ino3区海温异常可以作为大理雨季开始期预测的一个强信号因子。  相似文献   
40.
近50年来云南气候带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云南115个气象观测站1961-2006年逐日平均气温求算稳定≥10℃积温.并对积温资料按年代建立与海拔、经度和纬度相关联的小网格推算模型.再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订正到0.01×0.01°网格点,得出云南5个不同年代细网格积温分布.在此基础上划分7个气候带地理分布图,并分别计算其面积.据此分析,近50年来云南气候带总体上呈现热带亚热带范围扩大、温带范围减少的变化趋势,其中以北热带增加最明显,增幅达到90.2%;而南温带减少最明显,减幅为12.5%.在年代际变化上,1960-1970年表现出热带亚热带范围减小,温带范围增加;从1970年后则呈现热带亚热带范围快速增加,温带范围减小的趋势.而1990年代以来是气候带变化最大的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