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68篇
测绘学   15篇
地球物理   307篇
地质学   201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11.
在内蒙古东乌旗阿尔哈达矿区通过地质、物、化探综合手段进行找矿,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已发现3个成矿带,仅在Ⅰ号矿带就发现规模不等的矿体近20个,初步概算银、铅锌资源量已达到中型矿床规模。该矿区的找矿经验对在草原覆盖区开展找矿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2.
通过对东乌旗区域构造及达赛脱铅锌矿区构造带的分析,阐明了NEE向构造为达赛脱铅锌矿区的主要控矿构造。  相似文献   
113.
2005年度,在《青藏高原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及评价》项目的陆相第三系盆地野外地质调查过程中,在尼玛县城关(折章)东约90~100km、老尼玛区(现名为措罗镇)南约10~12km处,发现了许多含有沥青脉的坡积、洪积砂砾岩转石。经进一步追索还证实,该区北侧出露有与伦坡拉盆地牛堡组下段地层相当的灰色、灰绿色、黄灰色泥页岩夹薄板状含灰质泥岩和泥灰岩夹层的地层。在这套地层的灰色泥岩节理面上发育有许多沥青薄膜。尼玛地区第三系地层的发育证实了该区依然发育有新生界的沉积盆地,油气显示在该区的发现则证实了该区发育有含油气盆地。从而突破了在青藏高原上陆相第三系盆地中寻找油气资源被局限在伦坡拉盆地中东部概念的束缚,扩大了第三系盆地中寻找油气资源的领域和前景。  相似文献   
114.
万永革 《山西地震》2006,(1):16-21,28
采用文献[1]计算地震产生的静态应变场的解析表达式,对云南禄劝地震的15次余震,计算了主震在余震节面上产生的正应力和静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分析了正应力变化和静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是否对余震有触发作用。结果表明,主震产生的正应力变化和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并没有明显的证据“有利于”余震的发生。另外,还比较了运用与主震相同的余震机制和反演得到的余震机制在库仑破裂模型中计算结果的差异。使用反演的余震机制得出的结果稍优于假定余震与主震有相同震源机制得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5.
Xu Bingchuan 《GeoJournal》1987,14(4):429-434
The territory of China is divided into three biogeographic provinces-South, Middle and North—mainly on the basis of the Permo-Carboniferous macrofossils, such as the land floras and the marine invertebrates (fusulinids, brachiopods, and corals). The biotas of these provinces were both isolated and interconnected.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permits certain conclusions on the palaeoclimate. The possible forms of the isolators and barriers in biomigration are briefly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16.
关于岩土样本统计分析的几点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征翼 《岩土工程技术》2008,22(3):109-112,122
结合岩土单元体的天然成因及人为设定的基本特性,阐述了岩土样本离散的必然性及其离散程度与岩土单元体分划范围的相关性,通过对变异系数的适用性及岩土样本概况性的分析,提出采用均同指数评价样本分布的离散程度和按相对容量标准控制岩土样本数量等观点,建议切实针对岩土母体的分布形态推断标准值,同时对小样本条件下标准值的确定方式进行了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7.
藏北申扎地区永珠组中上部发现了Neognathodus牙形石动物群,自下而上划分为Neognathodus cf.symmetricus-N.cf.asymmetricus组合、Neognathodus medadultimus-N.medexultimus-N.roundyi组合、Rhachistognathus sp.A-Neognathodus ultimussp.nov.组合。上述牙形石动物群指示永珠组中上部的时代为晚石炭世巴什基尔阶中期—莫斯科阶晚期。该牙形石动物群与俄罗斯地台区、北美地区和华南地区比较,显示出低分异度和低丰度的特点,表明该地区当时的生态环境并不十分利于牙形石生长,可能是当时该地区处于南半球中高纬度附近、水体温度偏冷所致。  相似文献   
118.
朝阳沟岩体属含锡花岗岩体,文章以岩体中宝盖沟锡矿为典型矿床,从矿物成分、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成岩成矿时代等方面,论述了岩体的控矿作用及其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19.
位于燕山陆内造山带中段南缘的蓟县盘山花岗岩体由狼家峪、官庄、东罗庄和小盘山4个侵入单元组成,并发育侵入期后含斑石英二长岩脉,发育环绕岩体分布的周缘向斜并侵蚀早期东西向蓟县断裂。对前3个侵入单元及岩体西侧围岩中的顺层侵入的含斑石英二长岩脉等4件样品的锆石U-Pb(SHRIMP)定年结果为,年龄值界于203-207Ma,表明盘山花岗岩体侵位于三叠纪末期。这个年龄结果进一步限定了燕山陆内造山带东西向褶皱、逆冲/逆掩断层系统形成时代的上限,显示其形成时代为印支期。  相似文献   
120.
We simulate accumulative Coulomb failure stress change in a layered Maxwell viscoelastic media in the north-eastern Qinghai-Xizang(Tibetan)Plateau since 1920.Lithospheric stress/strain evolution is assumed to be drivenby dislocations of large earthquakes(M≥7.0)and secular tectonic loading.The earthquake rupture parameters suchas the fault rupture length,width,and slip are either adopted from field investigations or estimated from their sta-tistic relationships with the earthquake magnitudes and seismic moments.Our study shows that among 20 largeearthquakes(M≥7.0)investigated,17 occurred in areas where the Coulomb failure stress change is positive,with atriggering rate of 85%.This study provides essential data for the intermediate to long-term likelihood estimation oflarge earthquakes in the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