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5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南-巴三维地震采集参数设计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通-南-巴地区山地工区复杂的地表结构和地质构造造成的地震施工难题,结合表层结构调查进行了激发试验确定了激发岩性、激发井深及炸药量等参数,确保主要目的层的地震波反射主频,拓宽有效波频带,提高纵向分辨率,以获取高信噪比地震资料;同时进行了基于地质模型及地震正演模拟的观测系统参数的设计,最终达到了突出有效反射,得到复杂构造信息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以地震采集生产信息为例,分析了中石化勘探生产管理信息系统(SEMIS4.0)客户端的常规录入和快速录入方法的优缺点,绕开客户端录入方式,对信息录入方法进行了改进,弥补了像三维地震采集测量数据这样庞大的记录在系统客户端无法实现快速录入的缺陷。采用改进后的录入方法,能够快速完成像三维地震采集测量数据这样庞大的记录的录入工作,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相似文献   
3.
塔河油田石炭系储层横向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建明 《矿物岩石》2002,22(1):55-59
塔河油田石炭系储层总体上为一套浅海-滨海相碎屑岩沉积层系,储层段具有砂泥岩交互、上部含油,下部含水的纵向分布特征。即以致密层段为封隔,纵向上发育多个油气水小系统。根据这一特征,在储层精细标定基础上,进行多井约束地震地层反演和孔隙度约束反演,刻划储层的空间展布特征,表征储层内部物性变化,预测有利储层分布范围;通过三维地震相分析、三维相干体、非线性(突变)油气预测和吸收系数油气预测等方法,在有利的储层分布区内,识别油气高产富集带。  相似文献   
4.
藏北羌塘盆地二维反射地震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羌塘盆地复杂的地震地质条件,从提高资料信噪比入手,近几年在羌塘盆地开展了数百千米二维地震采集与处理技术试验,初步总结出一套适合羌塘盆地地震采集与处理方法技术。试验结果证明:单井(18m以上井深)、16~20kg炸药药量、50m以下道距、120次以上覆盖次数、"X"型检波器组合图形为较好的激发接收参数。处理获得的地震叠加剖面反射信息丰富,揭示出盆地古生界基底、三叠系、侏罗系中上部、侏罗系顶界各构造层以及断裂的空间展布特征,为查明地层埋深、构造圈闭和构造界面等提供了高质量数据。另外,穿过中央隆起带的地震剖面清楚显示该隆起带不是一个古老构造,而是一个现今构造。  相似文献   
5.
羌塘盆地油气二维地震勘探进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详细讨论了羌塘盆地二十多年来二维地震勘探所取得的进展。羌塘盆地除发育背景干扰外,还发育多种面波散射、线性干扰、折射波和多次折射波;检波器大组合能压制背景和面波散射干扰,但不能压制速度较高的线性干扰、折射波和多次折射波。最佳激发因素为常规可控震源振动台次3台1次,驱动幅度70%,扫描频率6~84Hz,扫描长度18s;低频可控震源振动台次2台1次,驱动幅度60%,扫描频率1. 5~84Hz,扫描长度16s;大吨位可控震源振动台次2台1次,驱动幅度70%,扫描频率6~84Hz,扫描长度16s。炸药震源为单井高速层下7m激发,最浅井深18m,药量18kg;组合方式激发为2口井×15m×12kg或3口井×12m×8kg。尽管可控震源单炮的能量、信噪比、频谱及子波一致性与炸药震源相比较并不占优,但可控震源激发在高密度高覆盖采集条件下仍能获得等同于或明显优于井炮激发质量的地震剖面资料。从"环保、安全、经济、高效"上考虑,羌塘盆地宜采用可控震源和井炮联合的宽线高密度高覆盖采集方案,3L3S或2L3S,960次以上覆盖为可控震源最佳观测系统;2L3S,360次左右覆盖为井炮震源最佳观测系统。北羌塘坳陷构造稳定,容易获取高品质地震资料,南羌塘坳陷构造过于复杂,资料信噪比低,可能不太适合开展地震勘探工作。文章最后还讨论了冻土层静校正和激发接收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