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5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矿石储量分级的地质统计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矿石储量计算及其分级是地质勘探工作中最后而又最重要的成果,传统的矿石储量分级一般是定性的,即用一些概念化的术语来刻划矿石级别。地质统计学(克立格法)不但给出待估块段的平均品位,而且还给出了估计的精度——克立格方差,因此,地质统计学是定量化矿石分级的较好方法。作者详细地研究了克立格方差的性质及其影响因素,讨论了关于经济可行性、地质可信度及可回采率的有关问题,特别讨论了影响地质可信度的若干因素,如待估块段的大小、孔距、矿体的结构特征以及边界品位等。最后,给出矿石储量分级的地质统计学准则、计算方法及程序系统和对一个铁矿床的研究实例。  相似文献   
2.
马河渗漏补给,是西石门铁矿矿山排水中的主要问题。本文试图探讨两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丰水年汛期矿区马河渗漏量计算;人工渠槽工程降低马河入渗量评价。在分析矿区岩性、地质构造和岩溶裂隙基础上,将马河划分为三种渗漏类型。根据1978年放水试验资料,运用有限元三维流计算方法,分别求得该三类型地段之渗漏补给强度。在此基础上求出1978年马河最大渗漏补给量。然后,以该补给量为基数,引入一种新的方法——变幅系数法,并辅之以回归分析,进一步求得了十年一遇的1973年和百年难遇的1963年马河渗漏补给量。在前面的有限元计算基础上,根据人工渠槽渗透性,降低渗漏补给强度值,求得人工渠槽能使马河渗漏补给量降低约一半。  相似文献   
3.
岫玉亦称岫岩玉,产于辽宁省岫岩县北瓦沟、刘家堡等地的白云岩中,颜色主要为深绿色、黄绿色、淡绿白色、黄色、红色及其他杂色,具有油脂光泽,微透明至不透明的致密块体。染色原料采用的是淡绿白色和黄绿色岫玉,只进行了一种褐色的染色。两种岫玉的染色效果相同,结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报道,从合理开发山地,保护生态环境,寻找优良生物能源出发,开始注意沼气发酵原料植物问题。美国的米利恩(D.L.Million)等人,提出了种植陆上沼气发酵能源作物的设想,密苏里大学正在筛选这类作物,但尚未见到详细报道。在我国有些沼气已经普及的地区,由于原料不足,管理不善,导致沼气池产气率不高,仍然是一个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从绿肥植物着手,寻找比较适应我国情况的沼气原料植物。  相似文献   
5.
重磁界面的一种快速正、反演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重磁界面的正反演方法研究是地球物理解释方法中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前人研究Raker反演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了一种增强反演稳定性的快速正反演方法,并较好地解决了稳定因子中参数选择问题。本文还对该方法的收敛性及影响反演效果的诸因素加以详细讨论。理论模型及应用实例说明该方法是一种令人满意的快速正反演方法。  相似文献   
6.
滑动屋盖摩擦控制系统对地震频谱和结构刚度的鲁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功率谱密度函数的频率范围和结构刚度变化对滑动屋盖摩擦控制系统减震效果的影响分析表明 :控制系统减震效果对地震功率谱的频域宽窄不敏感 ,而对功率谱所覆盖的结构自振频率敏感 ;结构刚度发生± 15 %的变化对减震效果的影响不大。分析还表明 ,滑动屋盖摩擦控制系统对于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有显著的减震作用  相似文献   
7.
唐亚兰 《地质论评》1987,33(1):48-57
河南省中北部地区煤的变质是在区域变质作用基础上受到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影响的结果。褶皱前时期(C_2-T-3)煤经历区域变质作用,形成气煤—肥煤;褶皱时期(J_1-K_2)煤遭受岩浆热变质作用形成焦煤以上各煤级;褶皱后时期(E_1-Q_4)煤以区域变质作用为主,但由于煤曾遭受过褶皱时期岩浆热的高温作用,此时期的区域变质作用仅对煤的变质产生微弱影响。  相似文献   
8.
异极矿热相变过程的高温原位拉曼光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健  喻学惠  谢俊  尤静林  莫宣学 《现代地质》2009,23(6):1064-1069
利用高温拉曼光谱技术,对异极矿进行了原位拉曼光谱的测试和研究。结果表明,异极矿加热至800 K时,与结晶水(H2O)中O-H伸缩振动对应的3 470 cm-1特征拉曼谱峰消失,但标志硅酸盐骨架[Si2O7] (Q1)结构的特征谱峰926 cm-1未受影响,表明结晶水的丢失并不影响异极矿的整体结构。当加热至1 050 K,反映结构水O-H伸缩振动的特征峰3 580 cm-1消失,与Q1结构单元Si-Onb对称伸缩振动相对应的特征峰926 cm-1强度逐渐减小,并出现与Q0相对应的852.4 cm-1特征峰。这表明加热到1 050 K时,异极矿开始出现相变。当升温达1 100 K以上,结构水(OH)的特征谱峰(3 580 cm-1)消失,与Si-Onb对称伸缩振动对应的特征拉曼谱峰变为855 cm-1,这标志着异极矿原有的Q1结构已完全转变为硅锌矿的Q0结构 ([SiO4]结构),也就是说异极矿已完成向硅锌矿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于学馥 《岩土力学》1987,8(4):72-74
岩土力学的出现,促使岩土工程从经验和工程类比定性地认识稳定规律,逐步走向科学计算,提高计算精度,从更高的定量分析中寻求规律,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0.
测绘通报三卷一期发表了武孝庭同志的文章,他提出了矿井三角高程测量的简法。在三卷五期中刘文栋同志著文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今把我个人的看法提出来供大家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