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6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91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土壤中氟的形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以宁夏盐池地区高氟土壤为例,采用连续提取法对土壤样品中各形态氟进行提取,离子色谱法测定各形态氟的含量。根据研究目的及土壤特点将氟的形态划分为水溶态、离子交换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及残渣态5种形态;对各种形态连续提取过程中使用的提取液进行了选择。采用建立的方法获得提取土壤中F-的检出限为0.76μg/g;方法精密度(RSD,n=7)各形态氟为水溶态氟11.3%,离子交换态氟13.5%,可还原态氟10.7%,可氧化态氟8.9%。  相似文献   
2.
黑河流域水资源系统演变和人类活动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河流域降水集中于山区,平原稀少。50多年来,除了20世纪70—80年代上游的中东部地区降水偏多外,其它区域为正常变化;蒸发量从山区向平原逐渐增大,除了中游蒸发量显示稳定变化外,山区和下游区表现为减少趋势;黑河多年出山径流量呈现稳定变化,但在中下游盆地间的正义峡水文站,径流量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减少过程:这是受到中游地区地下水开采量增加、补给量减少和水位下降的影响,主要是中游地区人口数量增多、大规模扩耕灌溉和水工建设作用的结果。计算表明,人类活动影响强度:20世纪50年代占18%,60—70年代占28%,80—90年代占54%;上游占1%,中游占87%,下游占12%。这说明黑河中游80—90年代是人类活动影响强度达到最大的地区。因此,提出了充分认识流域水资源系统演变规律性,约束人类活动的影响,均衡保护利用流域水资源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简述盆地地质环境和含水系统、水文地质期与水压系统类型定位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数学模型,采用反演、比拟和地静压力等方法,模拟计算了各研究层在各研究时期泥岩压出水水头值(m),Es^2层的依次为2-28,2-26,2-6,2-16,0.5-3.5;Es^1层的依次为2-42,2-26,2-6,10-54,1-14;Ed层的依次为2-22,2-54,2-12;Ng层的依次为10-24,1-5;Nm层的为12-24。各研究层在各研究时期的压挤式水交替强度均小于1,累加值Es^2,Es^1,Ed层的均大于1,Ng,Nm层的小于1;Ed层渗入水交替强度为0.44。各研究层在各研究时期渗流场的高水压带位置和流动态具有相似性,并均以离心型流动型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4.
疏勒河流域农业灌溉主要采用地表水灌溉 ,泉水为该区农业灌溉的主要水源之一 ,该文利用 2 0世纪 90年代的测流资料 ,采用有限差分方法对疏勒河中游泉水量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分析 ,结果显示 ,随着时间的延长 ,泉流量呈逐渐减小的趋势 ,但下降梯度逐渐变小 ,最终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5.
宁夏回族自治区土地沙漠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分析土地沙漠化的形成是不合理的人类经济活动和恶劣的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类不仅是促进土地沙漠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动因 ,同时也是沙漠化的受害者。只有采取合理的符合生态原则的治理活动 ,诸如一系列政策保护与技术防治相结合的措施 ,才能实现土地沙漠化逆转  相似文献   
6.
基于数值格网数据生成流场图的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各种基于场的分析模型(Field-based Model)中,流线的计算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如基于DEM提取水系,该文探讨了另外一个问题,即直接根据数值格网数据生成流场的空间分布,从而反映整个研究区域的梯度特征,文中提出的算法在水文,气象等研究领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概要论述了地质微生物学、地下水微生态学、微生物地球化学作用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研究现状、科学意义、关键问题、发展前景和在地下水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该研究领域不仅拓宽了整个地质科学的研究范畴,而且推动了地质科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8.
概要论述了地质微生物学、地下水微生态学、微生物地球化学作用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研究现状、科学意义、关键问题、发展前景和在地下水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该研究领域不仅拓宽了整个地质科学的研究范畴,而且推动了地质科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9.
郑宏瑞  徐建明 《地球学报》2001,22(5):418-418
大同盆地位于黄土高原东北部,行政隶属山西省大同、阳高两县,总面积150多平方公里,它是从太行山北部到大青山间NEE-SWW方向构造成因的山间盆地之一,为晚新生代断陷盆地.第四纪时期,由于气候波动和新构造运动诸因素的综合作用,在盆地内沉积了较厚的河湖相地层及黄土--古土壤序列,并伴有火山喷发物质穿插于上述地层之中,形成独特的地层地貌.研究中以黑山南四沟剖面为主剖面,以东水头,东坨和黄家洼剖面作为辅助剖面进行磁性地层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
银川盆地第四纪地球化学元素特征及沉积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银川盆地Y1孔地球化学元素含量及其分布规律,参考地层岩性等因素,确定了该盆地第四系地层地球化学元素的分带。依据地球化学元素分布,结合孢娄分析成果探讨了银川盆地第四纪中、晚期以来的沉积环境和古气候及其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