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8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243篇
测绘学   29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835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北山地区遥感影像和野外地质特征的分析表明,自阿尔金断裂带向NW方向依次出露三危山-双塔断裂、大泉断裂和红柳河断裂。这些断裂近于平行,且同为左行走滑断裂,具有相似的展布特征,空间走向均为NE40-50°,断裂系末端均发育“树枝状”分支断层.在断层夹块之间形成“多米诺”构造,构成了北山地区主要的构造样式。断层谷地沉积物分析和断层泥ESR年代学测试结果表明,三危山-双塔断裂形成于上新世(N2k),大泉断裂形成于早更新世(1.2-1.5Ma).而北山地区分支断层和次级断层的活动在400ka之后。对北山地区断裂构造几何学和年代学的研究表明.阿尔金断裂系晚新生代以来向NW方向的侧向扩展.是阿尔金走滑边界重要的生长方式。北山地区特殊的走滑构造组合样式.使该地区的构造变形难于在某条断层上聚集能量,而分散在若干条次级断层上的位移量又微乎其微,该地区成为“最稳定的活动区”。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高放废物处置库天然类比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阐述了类比研究中涉及的地球化学问题,包括核素溶解度和化学形态研究、核素迁移速率研究、核素迁移影响因素研究,并总结相关问题研究取得的成果和认识.  相似文献   
3.
相山火山-侵入杂岩的反方向岩浆演化系列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万良 《中国地质》2005,32(4):548-556
相山因是中国最大火山岩型铀矿产地而倍受关注,相山火山-侵入杂岩从喷发-侵出-侵入,SiO2含量、Rb/Sr、Rb/Ba比值降低,而TFe(Fe2O3+FeO)、CaO、MgO、TiO2、P2O5含量、SI(固结指数)、δEu则呈增高趋势,岩浆演化与正常岩浆房酸度逐渐增高的岩浆分异趋势相反,称反方向岩浆演化系列.不相容元素的比值如Th/U、Rb/Ba、Th/Nb、Th/Ta、La/Nb、Nb/Ta变化幅度较大,与SiO2组分没有明显的正消长或反消长关系,稀土配分曲线也不尽一致,火山喷发相、侵出相和侵入相岩石具有不同的源区性质.  相似文献   
4.
高放废物处置库选址中低渗透介质地质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渗透介质是阻碍有害物质在地下迁移良好的天然屏障, 因此成为高放废物处置库围岩类型的首选。本文通过对高放废物处置库选址中地质研究的回顾, 阐述了低渗透介质地质研究的特点, 对地质参数测定、取样、水流模拟、地球化学模拟进行了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5.
高放废物处置系统地下水同位素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高放废物处置库场地特性评价中,对于深地质处置方案而言,最有可能使放射性核素进入生物圈的机制是地下水的迁移,因此,水文地质研究是场址预选和评价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以甘肃北山预选区旧井地段为例,根据地下水同位素数据,结合所获得的地质、水文数据和信息,分析研究了研究区基岩地下水的起源、形成、演化和循环特征。研究表明,北山预选区旧井地段,深部地下水和浅部地下水均源自大气降水的补给,弱含水、低渗透、低流速是该区的主要水文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6.
氡迁移的接力传递作用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扩散和对流等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用于解释氡法探寻深部矿藏、预报地震和研究地球动力学带等方面的氡迁移的接力传递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镭传氡和氡传氡,也可能是借助于其它的物质或自然力来传递,传递方式有二棒接力和多棒接力.扩散和对流等10多种作用.一般地说,只能使氡气作短距离的迁移,而接力传递作用则可以解释氡作长距离的迁移.  相似文献   
7.
青铜文物腐蚀过程中的次生矿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于不同环境不同地方的青铜文物经矿相显微镜观察、电子探针成分分析和X射线衍射研究表明,在青铜文物腐蚀层中观察到次生矿物——赤铜矿、孔雀石、蓝铜矿、白铅矿和锡石。由上述矿物组成的腐蚀层在青铜器表面形成保护层。腐蚀层细分为红色赤铜矿层、绿色碳酸盐矿物层和黄色锡石层组成,其厚度小于1mm。青铜合金在潮湿条件下的腐蚀比在干旱条件下要严重,另外青铜合金是适用于作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系统中的废物罐的候选材质。  相似文献   
8.
《Applied Geochemistry》2005,20(1):89-99
The reaction of the clay fraction of the Callovo–Oxfordian hard shale formation hosting the French underground laboratory site, with high pH NaOH, KOH and Ca(OH)2 solutions has been investigated through closed system experiments at 60, 90 and 120 °C over 6, 24 and 168 h. The mineralogical composition of the run samples has been determined using X-ray diffraction (XRD) of randomly oriented powders showing the formation of different species of zeolites (analcime, chabazite, phillipsite) and Ca silicates (tobermorite, katoite). The phyllosilicates were studied using XRD of oriented preparations and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measurements. Detrital or diagenetic mica and chlorite in the <2 μm fraction remain unchanged. On the contrary, the smectite and random illite–smectite mixed layer minerals are strongly reactive. The expandable layers of montmorillonite type are selectively dissolved while beidellitic ones survive or are transitionally formed.  相似文献   
9.
10.
广东大降坪硫(铅锌)矿床位于与岩浆作用有关的大绀山多金属矿田的中部,主矿体为赋存在震旦纪变质岩中的层状、透镜状黄铁矿矿体,最近在两个不同产状的黄铁矿矿体下部又新发现了脉状及层状铅锌矿体。文章通过对铅锌矿体的年龄及硫同位素研究,探讨其与主矿体的成因关系,获得了脉状铅锌矿体中闪锌矿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88.5±3.9)Ma,即晚白垩世,与上部黄铁矿矿体的年龄(约630 Ma)相差较大,而与整个大绀山多金属矿田的成矿作用时限一致。三种不同产状的矿体硫同位素组成差异明显:层状黄铁矿矿体富集硫的轻同位素(δ34S=-10.90‰~-25.55‰),且与围岩的硫同位素范围一致,说明硫来自生物的细菌还原硫;透镜状黄铁矿矿体δ34S组成范围较宽(-9.38‰~22.69‰),具多源性硫的特征;铅锌矿体的δ34S在-7.1‰~6.4‰之间变化,硫可能来自深源岩浆,并受围岩成分混染。多方面的证据表明,大降坪黄铁矿矿体下部的铅锌矿体形成于晚白垩世的岩浆热液成矿作用,透镜状黄铁矿矿体受到岩浆热液的叠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