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质学   7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钼矿石中钼铅铁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文辉  王中岐  张敏 《岩矿测试》2008,27(3):235-236
建立了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钼矿石中钼、铅、铁、铜的方法,讨论了粒度效应、矿物效应的影响因素,确定了采取粉末样品,用系列标准样品建立工作曲线,通过元素间相互校正消除基体效应,用内控标准样品考察了方法的精密度(RSD,n=11)为0.44%~15.4%。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和化学法相符,可满足日常分析工作需要。  相似文献   
2.
王志达  龚晓南  蔡智军 《岩土力学》2007,28(Z1):497-500
浅埋暗挖隧道施工过程中,合理确定开挖进尺的大小至关重要,开挖进尺过小,则开挖工期延长,临时支护增加;开挖进尺过大,易引起隧道上覆土层不稳定,甚至塌方。从普氏平衡拱理论和太沙基松散介质理论出发,推导了开挖进尺的计算公式,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推公式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南台钼多金属矿床是北秦岭典型的斑岩-矽卡岩型矿床,矿区内出露的岩浆岩主要有花岗斑岩、石英斑岩脉和爆破角砾岩,花岗斑岩内及接触带发育斑岩型和矽卡岩型钼多金属矿化。锆石LA-ICPMS定年测得花岗斑岩的U-Pb年龄为(151±1)Ma(N=12,MSWD=0.32),矿区内6件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介于(146±2)~(151±2)Ma,其加权平均年龄为(148.8±1.7)Ma(N=6,MSWD=0.84)。成岩年龄与成矿年龄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表明南台钼多金属矿床形成于晚侏罗世,与其以北的华北克拉通南缘的主要斑岩型钼矿床大规模成矿时间一致。该花岗斑岩的锆石Hf同位素组成显示:176Hf/177Hf初始比值介于0.281 864~0.282 454,εHf(t)=-28.8~-7.9,两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2 654~1 506 Ma,均变化于一个较宽的范围,表明花岗斑岩的源区物质具有多源的特征,其中以壳源组分为主,可能有少量幔源组分的混入,暗示了成矿物质也可能主要来源于地壳,但地幔组分对成矿也有贡献。  相似文献   
4.
河南窑场铁矿和辽宁思山岭分别位于华北陆块的南缘和东北缘。通过对其主要矿石矿物磁铁矿单矿物的化学成分、热电性及氧同位素的分析发现,磁铁矿均具高Ni低Co的特征,暗示成矿来源与深部物质有关。它们均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显示Eu正异常和无明显Ce负异常,其中辽宁思山岭铁矿磁铁矿Eu异常较为强烈。此外,窑场和思山岭磁铁矿的δ18O、热电系数平均值分别为7.1‰、-59.05 μV/℃和2.3‰、-57.18 μV/℃。化学成分显示两者均应属火山沉积变质成因,其中思山岭磁铁矿类质同像程度较低,结构较为均匀。对华北陆块产出的主要铁建造岩群的磁铁矿δ18O值和稀土元素组成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贫富矿石中磁铁矿氧同位素组成具有规律性,与富化机制有密切联系;不同岩群中贫矿石磁铁矿δ18O值高低与变质程度具有一定联系。根据中太古代-古元古代BIFs的Ce、Eu异常程度的综合分析结果,推测华北陆块BIFs形成时的古海洋整体上处于缺氧或少氧环境,但伴随华北陆块演化,还原环境影响趋弱,不利于条带状铁建造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中国钼矿床主要类型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钼矿资源丰富,遍布各省区,矿床类型多,元素组合多样。在广泛搜集文献资料与实地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钼矿资源特点,并综合考虑矿床成因、赋存状况、控矿因素、矿石成分及结构构造等因素,将中国钼矿床类型划分为4组12类19个矿床式;进一步归纳了各类典型矿床矿体赋存状况、热液蚀变、矿化组合特征。同时从构造、岩浆等方面分析了我国钼矿的找矿潜力和中国大陆造山环境下斑岩型钼矿形成的地质条件背景;总结了各种类型钼矿的成矿特征,通过对大地构造背景、构造-岩浆-流体事件及元素组合规律等的研究,指出以岩浆型钼矿为主,热液型钼矿次之的研究、勘查层次;重点对东秦岭、燕辽及特提斯钼成矿区进行了预测,明确了这些地区下一步钼矿勘查工作的重点,这对我国钼矿地质找矿和矿床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重磁场特征及其与砂岩型铀矿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小雷 《地质与勘探》2016,52(4):647-656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是我国重要的砂岩型铀矿产地之一。为了研究该区重磁场特征与砂岩型铀矿展布规律的关系,预测砂岩型铀矿有利区,本文在对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重、磁资料处理与解释的基础上,推断了研究区的断裂构造,探讨了断裂构造、重磁场平面特征与已知铀矿点的关系,预测了铀矿成矿有利区。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发育的断裂走向有NE向、近EW向、近SN向和NW向4组;已知铀矿(床)点多分布于断裂与次级断裂交汇处,重力梯级带、局部重力高边缘和磁力中低缓异常区。研究区有平凉、宜君-黄陵、彬县-旬邑3个铀矿有利成矿区。  相似文献   
7.
陈林  何创民  张元瑞 《安徽地质》2006,16(3):212-214
以马钢集团南山矿业公司凹山采场西北帮高危边坡治理工程为例,介绍了其治理工程的措施,包括锚索、排水孔、挂网喷锚、挡土墙、框架混凝土梁等防护措施及施工技术,并对提高边坡的整体稳定性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