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99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92篇
综合类   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中国结艺术历史悠久,始于上古,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贯穿于人类文明始终,漫长的文化积淀使得中国结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纯粹的文化精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容。除对中国结的定义进行了必要的阐述外,还对中国结文化进行了论述。通过研究中国结的现代造型、色彩、寓意与神韵,将其应用于现代首饰设计中,把中国结融入时尚和新的视觉语言,必将焕发其新的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42.
中国软玉矿床类型及其矿物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飞  余晓艳 《矿产与地质》2009,23(4):375-380
文章将中国11个产地的软玉(透闪石玉)矿床分为岩浆热液型和变质热液型两大类。其中岩浆热液型又根据侵入体的性质分为中酸性岩型、基性岩型、超基性岩型;变质热液型根据母岩特点分为碳酸盐岩型和蛇纹岩型,并从围岩和侵入岩体特征、矿体产状及大地构造背景等方面,对比分析了软玉矿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总结了各产地软玉的品种、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矿物学特征;简单分析了软玉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43.
首饰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其所体现出来的特性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审美特征。噶玛藏族首饰技艺和其他民族首饰一样,具有很强的审美功能和独特的造型语言。噶玛藏族传统首饰也是藏族历史文化发展、演绎的投射和噶玛藏族多元一体文化的智慧结晶。  相似文献   
44.
采用偏光显微镜观察、扫描电镜、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对产于绿松石遗址陕西洛南的绿松石进行了详细的结构构造研究。结果表明,陕西洛南绿松石的结构多呈隐晶质结构,部分可见环带状结构、结核状结构;可见块状构造、致密块状构造,部分见葡萄状构造;扫描电镜下观察陕西洛南绿松石多呈鳞片状结构、不规则团块状分布,可见板状绿松石微晶不规则分布,部分见孔隙分布;绿松石微晶越接近它形,孔隙越少,排列越均匀,则结构越紧密,呈现致密块状构造;反之则呈葡萄状构造;XRD实验结果表明,样品中均含有绿松石和石英,部分样品中含有少量的伊利石和高岭石。  相似文献   
45.
利用激光诱导离解光谱检测铍铝元素区分透闪石白玉产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涂彩  袁心强  周钊 《岩矿测试》2012,31(2):301-305
利用自行搭建的激光诱导离解光谱仪分析54块新疆、青海、俄罗斯产地的透闪石白玉样品,提出通过检测Be、Al元素来区分白玉产地的方法。使用波长1064 nm的激光器激发样品,4CCD光谱仪采集光谱,为避免外界条件干扰,以透闪石白玉中含量比较固定的Si元素作为内标元素测量原子谱线强度比值IBe/ISi、IAl/ISi,分别代表Be、Al元素的含量变化,重复测量10次的相对标准偏差(RSD)<3%。结果表明,新疆白玉的IBe/ISi为0.3~0.6,IAl/ISi为0.1~0.4;青海白玉IBe/ISi<0.1,IAl/ISi<0.2,显示出低Be低Al的明显特征;俄罗斯白玉的IBe/ISi分为高值和低值两个区域,部分样品的IBe/ISi>0.7,指示Be的含量较高,另一部分样品的IBe/ISi为0.1~0.5,略低于新疆白玉。研究显示Be、Al元素特别是Be元素具有较好的产地指示意义,激光诱导离解光谱技术用于鉴别白玉产地有着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46.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具有翡翠成分的玻璃料,再对其进行高温高压处理,实现玻璃体向晶质硬玉的转化,从而得到合成翡翠。从金属醇盐浓度、pH值、去离子水的添加量、水浴温度四个方面探讨了最佳凝胶条件。常规宝石学特征测试、偏光显微镜下岩矿薄片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明,合成翡翠与天然翡翠的常规宝石学性质相近,其结晶矿物为硬玉,样品的结晶转化程度较好,具有硬玉的标准红外特征吸收峰。  相似文献   
47.
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TG-DTG)及激光诱导离解光谱(LIBS)等分析方法对一种红色砭石的矿物学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XRD分析表明,红色砭石主要由白云石组成,并含有少量石英和方解石及微量云母、正长石和赤铁矿。SEM结果显示,砭石中的矿物颗粒大多为集合体,粒径大多集中在1~5μm之间,表面光滑程度有所不同。红色砭石在650-850℃范围内出现一个单失重峰,为白云石的分解形成,类质同象或者杂质矿物的存在导致白云石两阶段的分解同步完成。红色砭石的颜色可能与赤铁矿和正长石微晶在砭石中的均匀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48.
在实地考察和分析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简要地介绍了山东昌乐锆石的产出特征。通过常规的宝石学测试方法、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对该地区锆石的物理性质、内外部特征及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锆石粒度较大,整体透明度较好,颜色呈深浅不一的褐色,以深褐色为主;主要由ZrO2和SiO2组成,微量元素主要有Fe,Ti,P,Sc,Ni等杂质元素,还有部分放射性元素和稀土元素;放射性元素主要为U和Th,Th/U比值均大于0.4(1个数据例外);稀土元素以富钇族元素为特征,富集HREE,明显的Ce正异常(2~13),微弱的Eu负异常(0.69~0.76)。另外,昌乐锆石放射性核素的放射性比活度非常低。综合特征表明,昌乐锆石是一种具有利用价值的宝石资源。  相似文献   
49.
利用基本的宝石学方法、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激光拉曼探针和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技术(LA-ICP-MS)分析了黑龙江穆棱玄武岩风化冲积物中宝石级锆石的宝石学性质、谱学特征、包裹体特征、微量元素组成及U-Pb年龄。宝石学性质表明锆石为优质的、可直接加工利用的宝石原料;谱学特征显示锆石为未经历后期改造的高型岩浆锆石,且含有磷灰石、锆石和赤铁矿包裹体;LA-ICP-MS分析表明锆石具有明显的Ce正异常,富集重稀土元素[(Yb/Sm)N=21~63)]和HFSE元素,Th/U均大于1(1个数据例外);ΣREE较高,含量在1765×10-6~2374×10-6,与基性锆石相似;明显的Ce异常和赤铁矿包裹体说明锆石形成于氧化环境;根据Ti-in-Zircon地质温度计计算,锆石结晶的最低温度为646~737℃;U-Pb年龄为9.39±0.4Ma代表锆石的结晶年龄。基于本实验数据和前人研究成果,认为锆石巨晶形成于富集CO2的氧化环境并且与地幔的交代作用有关,是岩石圈减薄作用发展到一定阶段(衰退期)的产物。  相似文献   
50.
通过偏光显微镜、电子探针、X射线粉末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荧光光谱、微量元素测试等对丹东绿玉石样品进行了常规矿物学、谱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丹东绿玉石是以蛇纹石为主要矿物,镁橄榄石、白云石、水镁石、绿泥石、伊利石为次要矿物的蛇纹石化镁橄榄石矽卡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