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篇
  免费   205篇
  国内免费   138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690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31.
地质环境评价是掌握地质环境时空格局、变化趋势,开展地质环境防治保护管理工作的必要前提和重要手段。根据不同的应用目的,地质环境评价需采用不同的指标体系和数据,而且随着地质环境业务的发展,指标体系和数据也会不断扩展和变化。为了适应地质环境评价发展的需要,本文提出并研发了可配置的地质环境评价系统,该系统围绕地质环境评价核心过程,通过配置层可以对地质环境评价指标因子及权重、指标数据源及获取方法、指标评价计算方法,以及指标分级标准与空间可视化方法等多个环节进行灵活设置。与传统的地质环境评价软件相比,可避免地质环境评价指标或数据源发生变化时,需要重新进行软件编码、重新组织数据库等问题。唐山市应用实践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可配置能力、扩展性和应用性。  相似文献   
132.
自动化监测仪在地下水水位监测中已经广泛应用,但数据冗余、经费限制、资源不合理利用等问题使人们必须重视自动监测仪器采样间隔的科学性.本文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建立采样间隔与监测精度间的关系,得出华北平原地下水监测点大致分成三类:采样间隔不宜过小,人工监测宜能满足;采样间隔、监测手段宜因需调整;采样间隔很小,宜采用自动化监测.  相似文献   
133.
沧州小山地区地下水的补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位于沧州东部的小山地区采集了9口开采井的D、18O稳定同位素及水化学分析样品。D、18O特征值表明该区浅层地下水来自全新世补给,而深层地下水则来自晚更新世冰期补给。Br-/Cl-比值也说明了浅、深层地下水补给环境的不同,前者为现代滨海环境,后者为内陆环境。地下水中F-、I-值的变化反映了浅层水的F-、I-均来自大气降水输入,而深层古水由于滞留时间长,F-来自含水层中的矿物溶解,I-来自有机物质的分解。  相似文献   
134.
开辟污染物处理新空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污染物排放水平处于不断增长的趋势,尤其是人口密集地区的环境容纳量已经达到甚至超过极限.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污染物的排放量也同步增长,更加剧了环境的承载压力.深部地下灌注技术是将液体污染物注入地下多孔的岩石或土壤地层的污染物处置技术,该技术可以利用目前容量空间依然巨大的第四类环境介质--地质环境介质处置污染物.  相似文献   
135.
汶川地震四川重灾区地质安全综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四川12个地震重灾县为研究区,在详细收集分析地震前后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开展了研究区灾后恢复重建的地质安全综合评估。首先在综合分析历史最高洪水位、25°坡角、活动断裂、沟谷稳定性、地质灾害易发性5项因子的基础上,划分出不宜建区和相对宜建区;再对相对宜建区开展地质安全综合评估,利用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叠加功能,在对相对宜建区进行多边性网格单元剖分的基础上,选取地形地貌、活动断裂及区域地壳稳定性、斜坡稳定性、地质灾害易发程度4项指标进行单独分级评价,然后按照取差原则综合上述各单因子评价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划分出了相对安全区、次安全区、不安全区,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提供了地质安全依据。  相似文献   
136.
合理开发利用土地等自然资源、保护地质环境、减缓地质灾害损失,是国土资源部监督管理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建立国土资源综合监测体系,为履行国土资源监督管理职能提供决策支持,是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 国土资源综合监测,就是采取适当的技术手段,定期监测国土资源和地质环境状况,并对监测资料和数据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及时掌握国土资源变动规律和地质环境变化念势,为国家合理开发利用同土资源和保护地质环境提供决策依据.国土资源综合监测是一项利国利民、造福子孙后代的公益性事业.  相似文献   
137.
基于土壤-小麦系统的河南黄淮平原As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河南省黄淮平原经济区土壤As对小麦籽实As含量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壤及籽实As的数据特征,并利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对研究区小麦籽实As的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发现研究区小麦籽实中As的含量远远低于不安全标准。还进一步研究了土壤As全量与小麦籽实As含量之间的响应关系,同时根据提供的资料,对小麦籽实的As含量与土壤中As的某些形态的含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而通过食品质量标准推算出土壤中As的安全临界浓度。  相似文献   
138.
哀牢山是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两大地貌区的分界线,阿墨江(西侧)与元江分水岭,属三江中南段有色金属矿产集中区。起于大理州南部,止于红河州南部,涉及14个县(市),主峰海拔3166m。形成于中生代燕山运动时期,至第四纪喜马拉雅运动时期,形成深度切割的山地地貌。受红河断裂带新构造活动控制,东坡相对高差大、坡度陡,山体破碎,降雨呈垂直分带性。  相似文献   
139.
河北省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危害大。泥石流灾害以其数量大,爆发集中,成为危害最为严重的山区灾害之一。本文依据山区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统计数据,对危害较重泥石流灾害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进行了初步分析,阐明了泥石流灾害与自然背景地质环境以及人为因素之间的关系,并据此提出了防治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0.
新平县因其特殊的地理和地质环境,地质灾害高发。采用ETM753与全色波段融合的空间分辨率为15m的遥感图像作为解译的底图,提取四级线性构造信息,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构建标准格网对线性构造的频率和密度进行分析,配以方位频率、方位密度和平均方位密度统计,采用盒计维数法获取线性构造分维特征,将地质灾害与线性构造分析统计结果作叠加分析,研究表明:区内的线性构造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部频率值为3条,4km^2~8条/4km^2和密度值为3~4km/4km^2的区域,NE-SW和NNW-SSE向的线性构造主要控制不稳定斜坡和滑坡发育,NW-SE向线性构造主要控制泥石流发育,全县的线性构造分维值在中国西南地区偏高为1.760。验证了线性构造与地质灾害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