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477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582篇
综合类   8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39篇
  201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81.
潘飞飞  陈丹利  白何领  刘冠男  黄海涛  刘京  赵元艺 《地质论评》2024,70(3):2024030017-2024030017
豫西钼矿集区内长期的矿产资源开发向周围环境释放大量的重金属,区内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尚不明晰。于2019年丰水期(8月)和枯水期(12月)对矿集区内5条河流进行地表水采集,调查地表水重金属(Mo、Cd、Hg、As、Cr、Cu、Pb、Zn)的时空分布特征,并用健康风险模型评价地表水重金属人体健康风险。结果表明,丰水期地表水主要污染元素为Mo、Zn和Cd,而枯水期地表水主要污染元素为Mo、Hg和Cd,大多数点位地表水符合II类标准。地表水中的Mo主要来源于钼矿;Pb和Zn主要来源于钼矿和铅锌矿;Cd主要源于金矿和铅锌矿;Hg主要源于金矿。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地表水重金属通过饮用水途径所致的总个人年健康风险均低于美国环保署(US EPA)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除丰水期成人总个人年健康风险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外,丰水期儿童、枯水期成人和儿童高于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研究的结果可为钼矿集区地表水污染防治和风险管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82.
矿产预测类型是以“矿床式”为基础,从预测的角度对矿产资源的一种分类,是沟通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方法的桥梁。文章在《重要矿产预测类型划分方案》所划分8大类和15个亚类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勘查和研究成果,结合金成矿条件,对中国6大行政区域的金矿预测类型进行补充和调整,并以预测区容矿建造为依据,从时间全位的视角将中国金矿预测类型划分出80个矿床式。文章认为以“全位成矿”理念为指导,以“矿床式”为基本单位的金矿成矿预测分类方案,能够推动找矿思路从“由果及果”转变为“由因推果”。金矿预测过程中通过紧抓“深、浅、远、近”4个条件,即成矿物质的初始来源深、成矿岩体就位浅、流体运移距离远、风化剥蚀搬运近,有助于开拓找矿思路。在特定区域开展中大比例尺金矿的成矿预测时,既可以根据已知矿床的矿床式开展就矿找矿,也可以根据成矿条件结合相邻地区已知金矿的成矿规律来发现新的矿床。  相似文献   
583.
【研究目的】硼是重要的非金属关键性矿产资源,也是新技术产业重要的工业原材料。中国硼矿资源储量2400万t,位列世界第五,中国既是硼矿生产大国,也是硼矿进口大国,82%的硼矿来自国外。研究硼矿床的成因、分布及其找矿远景,是解决中国硼资源大量依赖进口的有效途径,有利于保障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研究方法】本文通过搜集公开资料,对硼矿的成因类型、分布及应用等进行了归纳总结。【研究结果】硼矿按成因可划分为火山沉积型、沉积变质型、矽卡岩型、现代盐湖型、地下卤水型、海相蒸发沉积型等六类;主要分布于环太平洋沿岸及地中海沿岸,如土耳其的凯斯特莱克、埃梅特、比加迪奇等矿床,美国的克拉默矿床,玻利维亚的乌尤尼盐湖等,储量占全球储量的90%左右。【结论】其中火山沉积型硼矿床占全球总量的75%左右,品位最低可达25%(B2O3),是全球重要的矿床类型;现代盐湖型硼矿床约占20%,品位8%~30%(B2O3)不等;沉积变质型硼矿床是中国重要的硼工业矿床,矿石品位11%(B2O3)。根...  相似文献   
584.
矿产资源国情调查数据库建设工作贯穿整个矿产资源实地调查、测量、核实、三维建模、报告编制等流程,需要实现国情调查工作全程信息化、智能化,制定国情调查数据库技术要求,建立一套先进的多维时空数据采集入库、实时校验、人机交互质检、汇交、集成管理、动态更新的技术体系。开发国情调查时空数据管理云平台,实现地学时空数据等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集成管理、知识图谱构建、智能分析等功能。研究成果为全面掌握我国矿产资源家底、保障国家矿产资源安全供应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矿产资源有效实施保护监督与合理利用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585.
《矿床地质》是中国报道矿产资源最新研究成果的代表性刊物,同时也是汇集矿床学领域重要研究进展及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对其载文热点追踪及期刊量化评价有助于梳理国内矿床学领域的研究进展,探究未来发展趋势,并为学科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文章基于文献计量学研究、借助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等手段,分析了1982~2022年《矿床地质》刊载论文的内容与信息,揭示矿床学40年的研究热点及主题演化情况,并通过与国际同领域知名期刊的对比,系统性地总结和讨论其展现的研究领域的进展和发展趋势。该刊主要聚焦于地球科学领域,热点关键词主要包括:流体包裹体、成矿作用、矿床成因、成矿流体和地质特征等。历年刊文可归纳为5个研究主题,包括区域成矿规律、成矿背景与构造环境、成矿流体和矿化特征、成岩成矿年龄和岩浆热液成矿作用以及元素富集成矿。热门地区主要是内蒙古、新疆和西藏等中西部省区。未来矿床学研究将会更加注重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宏观和微观应用、多学科交叉融合对矿床成因机制和成矿规律的揭示,以及矿产勘查的综合指导等方面。  相似文献   
586.
新疆西天山北缘的博罗科努晚古生代岛弧带出露大量中酸性侵入体,并发育一系列斑岩-矽卡岩型铁铜多金属矿床。文章对该岛弧带中部阔库确科矽卡岩型铁铜矿床成矿岩体中的锆石开展了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查明了锆石成因、形成物理化学条件及其对成矿的启示意义等。数据显示,与成矿密切相关的正长花岗岩和闪长岩中锆石均表现为重稀土元素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正长花岗岩中锆石的∑REE介于(627~1625)×10-6,闪长岩中锆石的∑REE介于(345~1439)×10-6。锆石Ti温度计显示正长花岗岩锆石的结晶温度集中在598~810℃;闪长岩锆石结晶温度为651~932℃,正长花岗岩的氧逸度(ΔFMQ+4.25)高于闪长岩(ΔFMQ-1.01)。成矿岩体锆石均形成于封闭的岩浆体系中,主要为岩浆锆石,少量闪长岩中的锆石可能在岩浆晚期遭受了富集轻稀土元素的热液改造。锆石形成构造背景属于大陆岛弧环境。成矿岩体锆石的Ce4+/Ce3+值明显高于区域内不成矿岩体的Ce4+/Ce3+值,其中正长花岗岩锆石中更高的Ce4+/Ce3+值表明,阔库确科矿区内志留系与正长花岗岩发生接触交代形成的矽卡岩中可能有更大的Cu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587.
辽东地区是中国成矿时代最古老的铀矿矿集区,有单铀型和铁矿伴生型两种,其中单铀型矿床成矿年龄已基本厘定,而铁矿伴生型铀矿成矿年龄尚不明确,制约了该类矿床的成因认识。晶质铀矿是铁矿伴生型铀矿中最主要的含铀矿石矿物,对其开展测年能够直接厘定铀矿成矿时代。本文对翁泉沟富蛇纹石磁铁矿矿石和弓长岭石榴子石蚀变岩中的晶质铀矿进行电子探针(EPMA)测年,并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ICP-MS)对翁泉沟富蛇纹石磁铁矿矿石中的晶质铀矿进行U-Pb测年,两种测年结果相互验证,获得辽东地区铁矿伴生型铀矿的成矿时代为~1.85Ga,并在~1.78Ga遭受了后期热液事件的改造,与单铀型矿床成矿年龄一致,说明辽东地区单铀型和铁矿伴生型铀矿都形成于碰撞后伸展环境。辽东地区铁矿伴生型铀矿不同矿床的成矿热液在流体成分和温度上有差别,但都具有碱性和氧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588.
滇西地区地质构造演化复杂,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经历了多期次、多类型成矿作用,形成了多条各具特色的金多金属成矿带。文章通过对区内金沙江-哀牢山金多金属成矿带内北衙、马厂箐、姚安、长安等典型矿床的解剖和对比研究,发现带内金多金属矿床与经典的斑岩型矿床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主要表现是:成矿岩体岩性以碱性系列为特征,w(K2O+Na2O)超过8%;成矿流体碱质含量偏高,流体阳离子(K++Na+)含量约占流体总量的87%~95%;成矿过程中,除岩浆热液参与成矿外,岩浆气水热液与围岩间的水岩反应,是导致矿质沉淀的主体;自成矿岩体向外依次发育裂隙脉型、矽卡岩型、构造破碎带型和石英硫化物脉型矿化,组成多位一体。文章基于典型矿床特征的系统总结,提出了“碱质热液型”金多金属矿床的概念,并对其成矿作用过程进行了初步探讨。最终,文章构建了滇西地区碱质热液型金多金属矿地物化遥综合找矿模型,并指导相关矿床找矿勘查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589.
滇西北衙地区是云南乃至中国重要的Au多金属矿床集中区,近十余年来,区内Au多金属找矿勘查取得巨大进展。系统总结该区成矿规律和找矿勘查经验,实现已有矿区深边部和区域新的找矿突破是当前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根据典型矿床矿体赋存部位、控矿构造、容矿岩石、矿化蚀变、矿物组合、矿石结构构造、成矿时代、成矿作用、物探特征、化探特征等因素,文章总结了北衙式Au多金属矿床的矿化类型及分带特征,基于矿床系统的“源、运、储、变、保”演化过程,把控制因素和找矿标志与矿化类型之间互为标志相融合,建立了北衙式“五位一体”多类型矿体“全位”找矿预测模型。通过分析研究区地质、矿床(体)、物探、化探资料及其之间的演变和印证关系,文章进行“缺位”找矿预测,圈定了北衙北层间破碎带(岩性界面)型Pb-Zn-Ag(Au)矿(T1)、白莲村裂隙脉型Au矿(T2)、白莲村东红土型Au-Fe矿(T3)、老马涧斑岩型Au(Cu)矿(T4)、马头湾东矽卡岩型Au-Fe-Cu矿(T5)、干海子西矽卡岩型Fe-Au-Cu矿(T6)以及下山口原生矿(T7)共7个找矿预测区。  相似文献   
590.
四川宁南铅锌矿集区是中国重要的铅锌矿成矿区之一,区内铅锌矿床广泛分布,其围岩蚀变主要为白云岩化、方解石化、黏土矿化、硅化、黄铁矿化及赤铁矿化,是重要的找矿标志,同时也为遥感提取铁染、羟基、碳酸根离子蚀变信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由于遥感卫星传感器类型的不同,同一研究区内不同种类影像所得到的数据会有所差异,且采用不同的提取方法所得到的蚀变信息结果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对同一区域进行单一影像或单一提取方法的研究往往存在偶然性与不充分性。据此,文章基于对研究区内Landsat8与GF-5两种影像数据的详细解读,采用3种有效方法进行蚀变信息提取。①波段比值法,对影像数据采用波段比值计算,并对波段比值进行密度分割,从中突出铁染,羟基、碳酸根离子蚀变信息;②主成分分析法和主分量密度分割法对铁染蚀变信息,羟基、碳酸根离子蚀变信息进行提取并作分级处理,结合GF-2高空间分辨率影像以及依据同谱异物、同物异谱、混合像元等原理剔除伪异常,以得到有效的蚀变信息;③光谱角匹配法,通过提取GF-5高光谱影像数据的纯净端员,结合光谱角匹配技术提取有效的蚀变信息矿物。对2种影像数据分别用3种提取方法所得到的蚀变信息结果进行对比,讨论其差异性,并通过叠合已知矿产地信息的方法筛选出效果较好的蚀变信息,将选取出的结果进行综合比对,最终在宁南矿集区圈定出预测靶区,经过室内化探数据验证及野外实地工作验证,证实其真实性,同时也为该地区下一步工作提供真实可靠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