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9篇
地质学   9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GBW04420是沥青铀矿铀铅同位素年龄国家标准物质,是TIMS法分析铀矿物铀铅含量和年龄的标准,最近在国内被大量应用于微区原位U-Pb定年分析。本文分别利用电子探针化学定年法(EPMA CHIME)、电子探针与质谱仪联用法(EMPASIMS/LA-MC-ICPMS)、二次离子质谱法(SIMS)、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ns/fsLA-MC/HR/Q-ICP-MS)、同位素稀释热电离质谱法(ID-TIMS),对GBW04420进行了U-Pb定年分析;发现GBW04420的沥青铀矿颗粒之间年龄是不均一的。甚至,在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SIMS实验室两次分析得到的结果不同。由此,作者认为对于沥青铀矿标准物质GBW04420作为基体匹配标准物质来进行分馏校正,需谨慎对待。  相似文献   
82.
基性的碱性岩通常形成于伸展环境,具有富碱和不相容元素富集等地球化学特征,它们来源于深部富集地幔,是探索地幔交代和深部地球动力学的"岩石探针".华北克拉通北缘燕辽裂谷内发育团山子组和大红峪组钾质火山岩以及侵入串岭沟组的钠质岩脉,它们共同组成了长城纪碱性岩系列.本文利用SHRIMP锆石U-Pb同位素方法对平谷-蓟县地区钾质...  相似文献   
83.
特征矿物是地质作用的直接记录,研究铀矿物伴生组合类型和特征为探讨铀矿床成因提供直接信息.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杭锦旗-纳岭沟地区含铀岩系中侏罗统直罗组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观察、显微观察、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分析等,系统研究了含铀砂岩中铀矿物种类、赋存特征及典型矿物伴生组合类型,在此基础上,结合铀成矿过程中流体作用探讨了...  相似文献   
84.
海泡石化学成分分析标准物质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泡石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非金属矿,被广泛应用于航空、畜牧、化工环保等领域中,贸易活动十分活跃。鉴于中国一直没有海泡石标准物质,国际上的海泡石标准物质定值组分少,为了满足相关研究需求,本文研制了湖南湘潭的海泡石标准物质(GBW07138)。对Ba、Be、Bi、Cd、Ce、Co、Cr、Cs、La、Li、Lu、U、Nb、Nd、Ni、Pb、SiO2、Al2O3、Fe2O3、MgO、CaO、Na2O、K2O、TiO2共24种组分进行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针对不同含量、不同性质的组分,采用合理的国家标准方法检验了20种组分的RSD小于3%,其余4种组分Bi、La、Lu、Mo的RSD略大于3%,方差检验的F值均小于列表临界值[F0.05(29,60)=1.65],表明该标准物质均匀性良好。在稳定性考察期内,24种组分的含量无统计学上的明显变化,表明该标准物质稳定性良好。由9家实验室采用重量法、容量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传统化学分析方法和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协作定值,最终定值组分63种,涵盖了主量、微量及全部稀土元素,其中海泡石特征组分MgO和烧失量(LOI)的含量分别为18%±0.2%和8.55%±0.19%,这两种组分与现有的标准物质形成一定阶梯性,能够更好地满足海泡石成分分析测试需求。该海泡石标准物质可用于地质找矿、地球化学调查、地质矿产产品测试以及其他行业相关领域样品测试的质量监控标准。而且在研制该标准物质过程中,改良或开发的一些新方法可为后续开发海泡石标准物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5.
为认识临汾–运城盆地氦气资源前景,促进氦气勘查工作,笔者根据地球物理资料、元素地球化学实验及构造资料,分析了临汾–运城盆地氦源岩分布和氦气运移通道条件;在收集和整理临汾–运城盆地前新生界地热、气测录井及物探资料的基础上,开展了以地热和煤系气为主的氦载体特征研究。研究发现:(1)临汾–运城盆地具备地幔物质上涌和本溪组铝土岩系2种氦源条件。(2)控制盆地和凹陷的深大断裂贯通了深部氦源与前新生代地层,盆地内发育的正断层在很大程度上可提高前新生界各地层间的连通性,有良好的运移通道。(3)临汾–洪洞地区石炭系—二叠系具有优越的煤系气成藏条件。综合氦源岩分布、氦气运移通道、氦载体和保存等氦气成藏条件,认为临汾–运城盆地中奥陶统马家沟组为主要富氦地热储层,且临汾–洪洞地区太原组和山西组具备富氦煤系气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86.
华北地区铜矿资源丰富,文章在对华北地区579处铜矿床(点)资料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总结了区内矿床类型,划分出四大成矿期,认为侏罗纪—白垩纪为最主要的成矿时期,以斑岩型、接触交代型为主;提出不同类型铜矿时空分布特征及控矿因素;建立了 7种预测类型划分方案、6种预测方法.探讨了华北地区铜矿的时空演化,认为在重要成矿带和典型矿...  相似文献   
87.
为实现雄安新区浅表古河道的精细化探测,在遥感工作的基础上,在研究区开展了两条高密度电阻率法剖面探测,经钻孔验证,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确定的古河道分布范围具有较高的准确度,探明区内古河道具有“弯曲”、“迂回”和“辫状”的平面分布特征,实现了精细化探测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为探测和研究浅表古河道提供了新思路,为类似地质条件区域调查古河道方法选择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8.
研究卢菲利安弧地区新元古代与裂谷作用有关的基性–中酸性岩浆作用,对了解区域地壳生长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卢菲利安弧地区发育有大量新元古代与裂谷作用有关的基性岩类,但相关的中酸性岩岩浆作用却鲜有报道。笔者首次在赞比亚索卢韦齐地区发现有新元古代的石英二长岩体,锆石U–Pb年龄为(707.1±3.0)Ma。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该岩体具有较低的MgO(0.46%~0.76%)、CaO(1.63%~1.76%)、K2O(0.49%~0.56%)、Mg#值(8~13)和Sr/Y值(1.14~2.50),较高的Al2O3(15.61%~16.02%)。岩体富集轻稀土和高场强元素HFSEs(Nb、Ta、Hf),(La/Yb)N值为6.64~7.86,亏损P、Ti、Zr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Rb、Ba、Sr、K)。此外,石英二长岩具有低的初始87Sr/86Sr值(0.705 8~0.706 0),正的εNd(t)值(1.89~2.03)和锆石εHf  相似文献   
89.
中部非洲的传统中元古代基巴拉造山带内发育大量与花岗岩-伟晶岩体系相关的金属矿产,尤其是以标志性的稀有金属(Nb-Ta-Li)、钨、锡和金等成矿作用为特色,成矿地质过程往往和罗迪尼亚超大陆聚合事件相对应。通常认为,与成矿直接密切相关的花岗岩是新元古代早期的一套淡色花岗岩(G4花岗岩),即含Sn花岗岩。G4花岗岩过去通常被视作成矿母岩,长期以来受到广泛关注,但是前人的研究表明基巴拉带不同地区的G4花岗岩在野外判别标志、形成时限、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导致对岩石类型、岩石成因及其产出的构造背景的认识还不统一。因此,笔者在系统收集、整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详细总结G4花岗岩的野外岩石类型、年代学研究、全岩地球化学数据及同位素等方面特征,初步探讨成岩成矿过程。结果显示,G4花岗岩的源区物质以变泥质岩为主,岩浆形成方式主要是局部的部分熔融或深熔作用,并不像过去认为的那样来源于一个深部较大岩浆房的长期分异演化,而G4花岗岩的演化则与区域成矿作用存在直接关联。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研究,推测G4花岗岩可能形成于基巴拉造山作用的同碰撞-后碰撞阶段。  相似文献   
90.
为深化莫桑比克上利戈尼亚钽-铌稀有元素成矿带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充分挖掘已有区域成果资料中隐含的找矿有利信息,笔者对所收集莫桑比克北部地区高精度航磁、航放测量网格数据进行转换处理,加强成矿弱信息提取,并在已有成果认识基础上开展区内地质构造的综合推断解释,分析总结区内的航磁、航放异常展布特征及与本区伟晶岩型钽-铌矿的空间对应关系,查明区内主要控矿构造-纳玛玛逆冲推覆带的分布范围和内部断裂构造展布特征。结合区内姆艾尼大型钽铌矿床航空物探综合异常特征,对全区进行类比找矿预测,圈定钽铌矿远景区5处。研究认为,该成矿带北东向延伸被F2断裂错断,南西向断距超过20 km,引起成矿有利区的整体北西转移,追索异常找矿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