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42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61篇
地球物理   85篇
地质学   74篇
海洋学   45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7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常州市区地下水污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常州市地下水环境背景值、水质长期监测数据,分析常州市地下水水质演变规律。通过分析1982年至2009年水质状况,对地下水污染程度进行分级,综合评价地下水水质。并结合地下水污染因子变化规律、水化学类型变化趋势,提出地下水保护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72.
采用再力花和菖蒲构建湿地床,以考察其对污染河水的净化效果。6个月的连续试验表明:在水力负荷为0.24 m3/(m2.d)、植物种植密度大于158株/m2的条件下,2种植物存活率均大于93%,说明植物能适应低污染负荷、高种植密度的无土培养环境;再力花和菖蒲湿地床月均去除率分别为:总氮(TN),48.22%~78.53%和43.23%~72.42%;总磷(TP),77.62%~85.67%和58.07%~80.77%。再力花湿地床对TN、TP的净化效果好于菖蒲湿地床;2种植物吸收N、P含量分别占去除总量的比例:N为44.14%、37.75%,P为73.43%、62.05%。湿地床技术可有效去除来水中的TN、TP,通过植物吸收作用累积N、P含量较高,不同种类的植物构建湿地床对污染河水中N、P去除效果存在显著差异,且硝化反硝化和植物吸收是去除N的主要途径,而植物吸收是去除P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3.
乔飞  孟伟  郑丙辉  雷坤  张万顺  王艳 《测绘科学》2011,36(2):27-29,26
基于DEM提取流域河网、生成子流域的理论方法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并得到了广泛应用.在DEM生成河网的过程中形成的网格流向矩阵和网格累积矩阵能够充分揭示流域网格单元的水流方向特征和汇水面积特征,利用这些特征关系能够对流域进行更进一步的划分,更好地满足实际需要.本文在DEM提取流域河网的基础上,结合网格流向矩阵,精确解...  相似文献   
74.
大气细粒子(PM2.5)污染是全球尤其是我国许多城市的重要环境问题。利用示踪物质识别和估算大气颗粒物来源是公认的可靠技术,纤维素可以作为示踪物质表征一次颗粒物的天然植被排放来源。本文针对大气细粒子中纤维素含量低、全程序空白相对较高等难点,优化建立了纤维素酶水解、GOD-苯酚-四氨基安替比林测糖法,在我国首次应用于测定大气PM2.5中纤维素的含量,估算天然植被排放源的贡献。方法检出限为0.26 μg/m3(纤维素),可以满足大气PM2.5纤维素测定要求;而且有效地降低了空白,全程序空白值(36.5 μg葡萄糖)低于文献方法空白值(53.8 μg葡萄糖),使之更适合于PM2.5的测定。使用本方法对2012年5月至6月采集的北京市大气PM2.5样品进行分析,纤维素检出率为96%,纤维素的平均含量为(0.573±0.17) μg/m3,折合为天然植被排放量占PM2.5质量浓度的1.37%±0.65%;天然植被排放源对有机碳的平均贡献率为4.4%,最大达到9.2%,反映出天然植被排放是北京市PM2.5的重要来源之 一。本研究方法为我国城市大气颗粒物(包括总悬浮颗粒物、PM10、PM2.5等)来源识别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75.
湖南锡矿山锑矿区农用土壤锑、砷及汞的污染状况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地采样调查和对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研究了湖南锡矿山锑矿区采矿区、冶炼区和尾矿区附近农用土壤的锑、砷及汞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这3个区域8个采样点的农用土壤均受到这3种重金属元素较高浓度的污染,土壤中锑、砷及汞的浓度分别为:141.92~8733.26、14.95~363.19和0.16~5.68 mg/kg,均远高于湖南土壤中这3种元素的背景值。锑与砷的平均浓度是荷兰土壤中锑、砷最大允许含量的695和2.3倍,而锑矿区农用土壤中汞的平均含量与荷兰土壤中汞最大允许含量2.2 mg/kg接近。在3个研究区域中,冶炼区的土壤中这3种元素的浓度均为最高,采矿区和尾矿区的依次减少。通过用地累积指数法评估锑矿区农用土壤中上述3种重金属污染程度发现,锑矿的开采和冶炼是矿区农用土壤受到重金属严重污染的根本原因,其中锑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76.
大气污染物含量分布与环境气象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981—1986年我国大气降尘量、SO_2、NO_x及降水物pH平均值的分布特征与同期的平均雨量、雨日、相对湿度和地面风场等的分布作了对照,发现其间存在一定关系,当上述环境气象场发生变动或出现反常时,这些大气污染物的分布也将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77.
中国重要生态保护区域人类干扰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曼  王超  肖如林  付卓  吕娜  袁静芳  侯鹏 《地理科学》2022,42(6):1082-1090
构建人类干扰指数,从时间和空间双重角度,评估中国重要生态保护区域人类干扰变化特征。研究表明:① 总体来说,2018年中国重要生态保护区域人类干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80―2018年,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中国重要生态保护区域人类干扰增加幅度小、增长趋势慢,定量说明中国重要生态保护区域人类活动整体管控成效好;② 1980―2018年,3类重要生态保护区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优先区、重点生态功能区)人类干扰指数均呈逐步增加趋势。以“胡焕庸线”为界,重要生态保护区域以西、以北人类干扰总体较小,增加相对缓慢;以东、以南人类干扰相对明显,增加也相对明显,今后对这些区域要重点加强管控;③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类干扰指数在5个监测年份均最低,增加趋势最平缓、增幅最小,人类活动实际管控成效最好;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物多样性优先区人类干扰相对较大,管控成效有待显现,结果反映中国对重要生态保护区域分类管控力度和梯度的差异;④ 重要生态保护区域内部人类干扰指数及增幅均低于外部未受保护区域,构建重要生态保护区域有效降低人类干扰。  相似文献   
78.
分析气候变化对动物分布的影响,对气候变化影响下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CART(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分类和回归树)生态位模型,采用A1、A2、B1和B2气候变化情景,模拟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我国滇金丝猴分布范围及空间格局的影响趋势。结果显示:气候变化后,滇金丝猴目前适宜分布范围将减小,新适宜及总适宜范围将扩大,在1991-2020年时段较大,从1991-2020年时段到2081-2100年时段随气候变化时间段延长而逐渐缩小,其中A1情景下变化最大,B1情景下变化最小。气候变化后,滇金丝猴目前适宜分布区东北部及南部适宜范围将缩小,西部和西北及东南部适宜范围将扩大。气候变化后,滇金丝猴目前适宜、新适宜和总适宜分布区范围与我国年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变化呈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滇金丝猴目前适宜、新适宜和总适宜分布范围均随我国年均气温升高和年降水量增加而减少,其中气温变化影响比降水量变化影响大。因此,气候变化后,近期将使滇金丝猴目前分布适宜分布范围减少,新适宜分布范围将扩大,随气候变化程度增强,新适宜及总适宜分布范围都将减小。  相似文献   
79.
渤海湾西岸潮间带现代沉积速率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利用渤海湾西岸潮间带柱状沉积物的210Pbex和137Cs活度测定结果,计算了潮间带现代沉积物的平均沉积速率,结果表明,渤海湾西岸潮间带砂质区(道沟子至独流减河)1955~1963年的沉积速率为3.43~4.06cm/a,1963年以来的平均沉积速率为0.65~1.59cm/a;泥质区(歧口附近)的平均沉积速率约为1.81cm/a.上述结果说明潮间带砂质区在20世纪50~60年代发生快速沉积作用,60年代之后沉积作用变缓.这可能是由于华北地区在该时段具有丰沛的降水和入海水沙,为潮间带沉积物提供了丰富的物源.60年代以后沉积作用变缓可能是自然和人类活动引起的入海水量减少和由此导致的物源减少的结果.  相似文献   
80.
2018年3月27-28日,内蒙古中东部、中国东北地区、华北等地出现一次大范围沙尘天气。28日凌晨,沙尘进入北京,受此影响北京出现了严重的污染天气。本文利用中国气象局地面常规观测资料、气溶胶激光雷达、风廓线雷达资料、生态环境部大气成分等资料分析了北京沙尘天气前后边界层特征、沙尘来源以及沙尘天气前后大气污染特征。结果表明:此次沙尘天气期间,北京沙尘气溶胶退偏振比约为0.25-0.40,退偏振比数据显示此次沙尘首先从高空进入北京,比地面提前6 h。此次影响北京的沙尘主要来自于北路,东路沙尘有一定补充;沙尘影响时段,北京Ca、Fe、Na、K、Mn等元素浓度显著升高,与该物质地壳丰度相当,污染物元素Cu、Zn、Pb、Cd、As等浓度有所降低,丰度远大于该物质在地壳中丰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