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78篇
测绘学   169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218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21.
张晓莹  李靖  段艳慧  郭伟 《北京测绘》2022,36(3):238-242
针对目前美食信息量大而且繁杂,美食爱好者无法从中获取有用信息,而且很难直观获取美食的地理空间分布信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全国著名美食系统.解决了美食信息繁杂和数据冗余的问题,实现了美食信息管理、地图基本操作、美食信息查询、定位查询、美食热度分析、路线规划、美食数量统计以及美食信息编辑的功能.基于地理信息...  相似文献   
422.
采用包裹体岩相学、均一温度、盐度、含油包裹体丰度、储层颗粒荧光定量实验分析方法,对库车坳陷克深大气田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储层致密砂岩样品进行测试,剖析克深大气田深层致密砂岩储层古流体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气充注。结果表明,克深大气田发育两期油气包裹体,分别为发亮蓝色荧光的轻质油包裹体与灰黑色的气态烃包裹体。克深大气田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存在130~140 ℃与150~160 ℃两个主峰值,相应的古盐度值为16%~10%与12%~4%,表明有两期烃类流体充注,其中天然气高强度充注发生在2.5 Ma以来。含油包裹体丰度分布在2.1%~13.4%之间,QGF指数为2.2~9.6,QGF-E强度为20~38 pc,揭示克深大气田形成过程中曾经存在强度较弱的轻质油充注。  相似文献   
423.
传统的基于ArcGIS API for Flex的数字校园系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在目标定位时,只定位到目标建筑物几何中心位置,对建筑物内部具体单元定位精度不够;(2)管理者更新、维护空间数据须结合地图编辑软件和ArcGIS Server来实现,给数据维护造成不便;(3)360度实景导航技术在数字校园中的引入已成为研究热点,而大量实景数据必然增加了系统负担,降低加载速度。本文提出采用精确地理定位网的方法,即在处理线状道路数据时,暂不考虑真实目标之间的位置关系,细化原线状矢量层,并与其他网络分析图层分别保存,使得定位更加精确;以新版ArcGIS的Feature Access,采用ArcGIS API for Flex在线编辑工具进行在线编辑地图;将360度实景数据在服务器上管理,生成实景链接地址,在程序运行时只需调用该链接。本文以某高校数字校园系统为例,验证了精确地理定位网方法、实景数据的单独管理,以及在线地图编辑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424.
在对现实世界进行高度抽象化的表达过程中,许多学者和机构提出了多种空间数据模型(或称之为空间数据结构)。文章首先总结了现有模型所使用的基本几何要素,并对其利弊进行了讨论;然后总结了使用这些几何要素进行组合、扩展以构建更为复杂的空间实体的理论即空间数据建模理论,同时也对不同理论的适用性和局限性进行了讨论。笔者随后以4维空间为基础,从空间内嵌的角度去思考不同维度下的空间构成,得出了3维空间的最简基本要素,并通过对比相关文献对geometric primitives的中文翻译将其命名为"几何基元"。在此基础上笔者探讨了3维几何基元构成空间实体的数学表达本质,论述了依此几何基元构成的空间实体之间基本拓扑关系的表达方法。最后笔者设计了一套数据结构以系统构建空间数据模型,该模型有利于实现3维空间数据库,可为形成3维数据资产提供基础。本文的结论认为,该3维空间数据模型可以有效地解决体3维和表面3维的模型一致性问题,提供了结合"地学3维"和"3维数字城市"等不同应用系统的途径;同时可将当前的2维地理信息系统自然地扩展到3维;另外还可以为3维空间分析和专门的3维渲染引擎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25.
长期水文影响评价模型(Long-term Hydrological Impact Assessment,L-THIA)是研究人类活动对流域非点源影响的重要评价模型之一。本文深入阐明了L-THIA模型的原理,探讨了SCS CN方法和污染物负荷的具体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L-THIA模型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方向,并以ArcMap为平台,对该模型进行了二次开发,二次开发后的模型主要包括六个模块,分别为土地利用分类模块、土壤分类模块、CN值计算模块、径流深度计算模块、径流量计算模块和污染物负荷计算模块。基于ArcMap平台的L-THIA模型利于用户方便处理数据,且提高了模型模拟的准确度,实现了模型本地化。  相似文献   
426.
乍得湖位于中非撒哈拉沙漠边界, 是非洲重要的淡水湖, 湖面大小对气候变化高度敏感。近40 年, 由于干旱等自然灾害和大规模灌溉等人为因素的影响, 乍得湖面积急剧减少, 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利用多种光学遥感数据提取1973-2012 年乍得湖面积, 分析其变化趋势和驱动机制。结果表明, 1973-2012 年间乍得湖面积总体上在变小, 1973-1975 年间乍得湖面积急剧减少了约71%, 1975-2012 年面积在2000~5000 km2范围内波动。为验证变化趋势的可靠性, 本文利用MODIS影像与同期Landsat 和AVHRR影像的提取结果进行比较, 来检验多源数据的可比性;通过MODIS影像监测乍得湖面积的月变化, 来检验所选数据时相对乍得湖面积变化分析的可能影响。根据气象资料分析, 乍得湖面积与降水量变化存在一致性, 沙里盆地降水量变化是乍得湖面积变化的重要原因;其次, 大量修建水库是导致面积减少的另一重要原因;最后, 将乍得湖分为南北两部分的天然拦截坝通过阻碍水流增加蒸发, 也加剧了乍得湖面积的减少。  相似文献   
427.
青海聚乎更矿区是全球陆域中纬度地区天然气水合物的首要发现地,水合物储存层位主要为该矿区三露天井田的中侏罗世含煤岩系。依据钻孔岩心及测井曲线,对该矿区三露天井田含煤岩系进行沉 积环境分析,在单孔沉积相及沉积相断面图分析的基础上,重建研究区的岩相古地理格局。木里组下段岩性主要为细砾岩、含砾粗砂岩及粗砂岩等粗粒岩石,以辫状河为主的沉积环境;木里 组上段岩性以厚层砂岩与厚层煤层互层为特征,反映了水体逐渐加深的过程中发育三角洲为主的沉积环境;江仓组下段以细粒砂岩及泥岩互层夹薄煤层为特征,反映水体进一步加深过程中的三角洲前缘和滨浅湖环境;江仓组上段以油页岩、暗色泥岩为主,含有瓣鳃类化石,反映湖泊为主的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428.
二连盆地吉尔嘎朗图凹陷是一个陆相断陷聚煤盆地,下白垩统赛汉塔拉组是其主要含煤地层,作者利用岩心、钻孔资料对其岩相类型、沉积相、层序地层及聚煤作用特征进行研究。(1)赛汉塔拉组主要由砂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碳质泥岩及厚层褐煤组成,发育扇三角洲平原相、扇三角洲前缘相、辫状河三角洲平原相、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相、滨浅湖相,分别属于扇三角洲沉积体系、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和湖泊沉积体系。(2)识别出2种层序界面:不整合面和下切谷冲刷面,将赛汉塔拉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从层序Ⅰ到层序Ⅱ,煤层厚度逐渐增大,聚煤作用逐渐增强。(3)在滨浅湖环境下厚煤层主要形成于湖侵体系域早期,在扇/辫状河三角洲环境下厚煤层主要形成于湖侵体系域晚期,煤层厚度在凹陷中部最大,向西北和东南方向均变小。聚煤作用明显受基底沉降作用影响,可容空间增加速率与泥炭堆积速率相平衡,从而形成了区内巨厚煤层。  相似文献   
429.
利用煤田钻孔资料,对内蒙古海拉尔盆地下白垩统含煤岩系层序地层格架及聚煤规律进行研究。根据区域不整合面、下切谷砂砾岩体底面、古生物组合突变面及沉积相转换面等层序界面,将海拉尔盆地下白垩统含煤岩系划分为6个三级层序。铜钵庙组是盆地初始断陷阶段的产物;南屯组一段、二段是盆地快速沉降阶段,大磨拐河组一段、二段是盆地稳定拉张阶段,伊敏组是断陷萎缩阶段。盆地早白垩世含煤地层的煤层发育表现为东、北部好,中部次之,西南部差的特点;聚煤作用主要发生在伊敏组及南屯组二段,这2个时期构造沉降表现出间歇性、震荡性及多旋回性,保证了可容空间增加速率与泥炭堆积速率之间的平衡关系,从而形成了区域性的厚煤层。  相似文献   
430.
川南地区下古生界页岩气储层矿物组成与脆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技术,对川南地区下古生界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和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两套海相页岩气储层岩心样品进行了矿物组成与脆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川南地区筇竹寺组和龙马溪组海相页岩具有差异的矿物组成和含量特征。筇竹寺组页岩中,石英含量最高(28.4%~42.8%,平均35.7%),黏土矿物含量次之(25%~35.3%,平均28.7%),碳酸盐矿物含量较低(1.4%~21.7%,平均11.2%)。龙马溪组页岩中,黏土矿物和碳酸盐矿物含量高,前者为13.4%~66.1%(平均34.7%),后者为14.6%~80.0%(平均35.9%),石英含量相对较低(5.2%~41.4%,平均21.0%)。另外,这些页岩中还含有少量黄铁矿、长石、白云石等其他矿物。总的来说,该区下古生界海相页岩的矿物组成特征与北美海相页岩比较相似。川南地区筇竹寺组和龙马溪组页岩中脆性矿物丰富、含量高,前者为55.6%~73.9%(平均64.1%),后者为26.9%~86.6%(平均62.5%),整体上具有良好的脆性和可压性,有利于该区海相页岩气的压裂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