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2篇
  免费   1314篇
  国内免费   1510篇
测绘学   478篇
大气科学   666篇
地球物理   1164篇
地质学   2323篇
海洋学   1218篇
天文学   517篇
综合类   259篇
自然地理   193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977篇
  2011年   1081篇
  2010年   990篇
  2009年   1003篇
  2008年   1033篇
  2007年   991篇
  2006年   894篇
  2005年   612篇
  2004年   323篇
  2003年   182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基于南沙群岛海域综合科学考察11个航次的实测资料,研究了南沙群岛海域的混合层深度季节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南沙群岛海域混合层深度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并且与季风和海表热通量的变化密切相关。春季,风速较小且风向不稳定,海面得到的净热通量全年最大,上层水体层结稳定,混合层深度较小;夏季,南海西南季风盛行,上层为反气旋式环流,海面得到的净热通量减少,混合层呈加深的趋势;秋季,海面净热通量继续减少,混合层深度达到最大值;冬季,东北季风驱动下形成的上层气旋式环流引起深层冷水的上升,限制了混合层的加深。  相似文献   
92.
南黄海表层沉积物中氮的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分级浸取分离的方法获得了南黄海表层沉积物不同形态的氮,首次探讨其分布的区域性特征:南黄海表层沉积物中各形态氮在不同测线上均呈现出波状分布。B测线的基本上呈现出中部海域高,两边海域低,而西部海域又略高于东部海域的趋势,D和E测线的基本上呈现出西高、东低的趋势,C测线的则呈现出西低、东高的趋势,F测线的变化趋势比较平缓,从整体上看,SOEF—N和TN的分布呈现出西部海区比东部海区低的趋势。受各测线上沉积物种类差异的影响,自北向南各形态氮的变化幅度逐渐减小,其中SOEF-N在各测线上的变化幅度最大,且自北向南降幅最大。受水动力及沉积物粒度的影响,不同形态氮在黄海槽内各站位沉积物中的含量较高。沉积物中各形态氮在不同测线上的分布还表明,陆源输入对南黄海沉积物中氮测线分布有较小的影响,海洋自生氮对南黄海表层沉积物中氮的形态、含量与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3.
糖类化合物的化学修饰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糖类物质是自然界存在的一大类具有广谱化学结构和生物学功能的有机化合物 ,在体内具有重要的和复杂的生理作用和生理活性。研究发现 ,许多糖类化合物本身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活性 ,但由于其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会给身体带来毒副作用 ,因而限制了其作为药物的应用。对糖及其衍生物进行化学修饰可以提高生物活性 ,降低毒副作用 ,因此引起了高度重视。海洋生物如各种藻类和甲壳动物等是糖类及其衍生物的重要来源。长期以来 ,我国对海洋糖类化合物的研究还只停留在提取分离技术和简单的分子修饰上 ,一些具有活性的混合提取物和非单一多糖及…  相似文献   
94.
秋季东、黄海异养细菌(Heterotrophic Bacteria)的分布特点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2000年10-11月,乘"北斗号"考察船进行秋季"东、黄海生态系统动力学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大面调查,研究秋季东、黄海异养细菌的分布.结果表明,异养细菌在黄海和东海的丰度分别在(2.37-13.33)×108 cell/L和(3.05-13.62)×108 cell/L之间.细菌丰度最高值出现在长江口附近,且断面E和断面F各站位的细菌丰度明显高于其他断面.异养细菌丰度大小以长江口为中心向外海依次递减.东、黄海水体异养细菌生物量分别在244.45-1812.90mgC/m2和100.60-940.87mgC/m2之间.东、黄海异养细菌丰度无显著差异,但是东海海域水体异养细菌生物量高于黄海海域.异养细菌空间分布与浮游植物叶绿素在东海有一定的相关性,黄海异养细菌与硝酸盐浓度的相关性极显著.  相似文献   
95.
龙须菜在鱼藻混养系统中的生态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 ,随着海水养殖产业的迅速发展 ,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 ,养殖区的自身污染问题也日益显露 ,以人工投饵和网箱养殖方式为主的浅海鱼类养殖 ,残饵和鱼体的代谢产物往往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和底质的有机污染 ,既影响周围环境 ,又不利于鱼类的生长和健康 ,长远意义上还会制约整个鱼类养殖业的持续发展。怎样减轻海水养殖造成的自身污染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国内外学者已提出多种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 ,其中一条重要途径是通过优化养殖结构 ,实施综合养殖 ,发展生态养殖技术 (杨圣云等 ,1 996;杨红生 ,2 0 0 0 ;阎希…  相似文献   
96.
冬季东中国海环流中的中尺度涡旋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高精度的POM模式 ,考虑了海底地形、外来流、长江径流、海面风应力、海面热通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模拟了冬季东中国海环流结构。模拟结果显示 :在黄海东部很可能存在两个涡 ,中心分别在124°37′E ,37°N ,124°E ,35°30′N ;东海北部存在一个大型的气旋式涡旋 ,其中心位置在125.1°E ,30.5°N附近 ,该涡旋是由东北向的台湾暖流、西北向的黄海暖流及南下的沿岸流组成的封闭结构 ;日本九州以西黑潮入侵分支形成一涡旋 ,黑潮分支是形成此涡旋的直接动力因素 ,另外地形和冬季盛行的偏北风也对该涡旋的形成有一定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97.
缩头水虱科 (Cymothoidae)是甲壳动物等足目中重要的类群 ,迄今共发现 42属 3 4 7种 ,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淡水或海洋中。由于它们主要营寄生生活 ,寄生在鱼类的体表、口腔或鳃腔 ,因此 ,鱼类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缩头水虱科的种通常雌、雄异型 ,且雌性个体往往  相似文献   
98.
通过分析GeoAcoustics公司的GeoSwath相干多波束系统的二进制原始文件结构,使用VC 6.0设计出各传感器字段的数据结构,并编程实现相干多波束数据的提取和图形可视化。该技术方法对于GeoSwath系统多波束数据的提取和分析处理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9.
铂族元素(简称PGE)包括Rh,Ru,Pd,Pt,Ir,Os6个元素,在自然界中含量极低,且分布不均匀,一般是10-9~10-12,研究其痕量和超痕量的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试样的预处理效果直接影响到仪器测试分析数据的质量,针对具体样品采用适当的样品消解方法并辅之合适的分离富集手段,是铂族元素  相似文献   
100.
采用细胞松弛素B(CB)处理,栉孔扇贝(Chlamys ferreri)抑制其受精卵的第一极体(PB1),研究抑制PB1对受精卵减数分裂过程及胚胎倍性组成的影响。结果发现,抑制第一极体显著改变了受精卵的染色体行为,在第二次减数分裂过程中共发现4种典型染色体分离类型,分别是三极分离(41.7%)、二极分离(11.7%)、双二极分离(24.9%)和非同步分离(2.8%),其余的受精卵(19.0%)染色体分离行为紊乱。对4-8细胞期胚胎的倍性组成进行分析,发现处理组中含有二倍体(10.9%)、三倍体(12.5%)、四倍体(19.5%)、五倍体(12.6%)以及非整倍体(46.6%)胚胎。研究结果表明,二极分离和双二极分离分别是形成三倍体和四倍体的主要机制,而其他的染色体分离行为将主要形成非整倍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