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65篇
地质学   91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探究了总体最小二乘的3种方法,包括奇异值分解、最小奇异值方法和迭代法,并且对3种方法进行比较。在模型推导的基础上,文中对3种总体最小二乘法在曲线和曲面拟合中求解的参数及其精度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与最小二乘法的比较表明:总体最小二乘法得到的拟合结果更加稳健,并且发现迭代法和奇异值分解方法的结果是一样的;最小奇异值方法的结果欠优。  相似文献   
42.
川藏公路海竹段地质灾害的遥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重点是利用遥感地学分析原理研究了川藏公路海竹段的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的地质灾害。同时 ,在遥感分析的基础上 ,对本区的工程地质进行了分区 ,为川藏公路改线及病害整治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3.
采用现代化高新技术对流域牛态环境进行动态监测,是流域规划和综合治理的重要依据.本文以塔里木河下游地区的三期遥感影像及基础背景数据为基础,基于遥感和GIS技术,通过分类体系划分、遥感解泽、生态模型构建,实现了塔里木河下游地区多源、多类型监测数据的定性、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应急输水工程实施后,随着累计输水最的逐渐增加,塔里木河下游地区的中、高植被覆盖度而积也逐渐增加,非沙漠化和轻度沙漠化面积扩大,而中度沙漠化面积缩小,生态环境趋于好转.  相似文献   
44.
卫星遥感在煤炭工业中的应用实践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要介绍了卫星遥感在煤炭资源及煤炭伴生矿产资源调查、煤炭基地水资源调查、煤矿生产中地质灾害调查预报、煤层自燃监测和矿区环境调查监测等方面的应用实践及取得的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45.
通过对羌塘盆地南北两侧构造带地质特征、构造演化历程及盆地内部中生代地层充填特征的分析,探讨了羌塘盆地中生代构造属性及地球动力学机制。研究表明:羌塘盆地经历了早、中三叠世前陆盆地,晚三叠世早、中期被动陆缘盆地,晚三叠世晚期—侏罗纪羌北前陆盆地和羌南陆被动陆缘裂陷—坳陷盆地及早白垩世前陆盆地等地质演化历程;盆地南北边界构造带复杂而有序的地球动力学环境和构造演化,决定了羌塘盆地中生代为一复杂的多旋回叠合盆地。  相似文献   
46.
工作流技术是近年来在软件应用领域新兴发展的一个技术方向,在集成制造系统(CIMS)、企业过程重构(BPR)等领域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工作流管理的基本概念,提出了一种基于活动网络模型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可实现方案。建议在办公自动化基础上,把工作流管理系统构建为管理信息系统,并与GIS结合,成为较为全面的信息化管理工作流技术。  相似文献   
47.
中原油气地下管线数据库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管理和应用地下管线对中原油气的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中原油气管线的要求和发展现状,基于测绘、GPS、RS和探测技术,获取地形和管线的空间数据信息,采用图属一体化的数据库存储技术,构建了中原油气地下管线数据库,实现了气井、管线、站场的高效管理和动态检测.  相似文献   
48.
摘要:汾渭地堑断陷盆地内有些地裂缝具有明显的地热异常显示,地裂缝成为地温异常区和F^-、Na^ 、Sr^2 、CI^-、He、H2、Rn等化学成分的富集带。热源分析结果表明,这种现象与区内活跃的地热活动有关,深部热流上涌过程中的强物理作用对于地裂缝的控热作用产生了重要影响。地裂缝的控热作用对于巨厚第四系沉积的汾渭断陷盆地浅埋型热田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是汾渭地堑地热资源勘查和远景预测中应予以重视的控热构造。  相似文献   
49.
六盘山地区多处有臭水泉群出露。臭水泉就是含有Na2SO4、NaCl等盐类矿物离子,并排放硫化氢(H2S)气体的高矿化度咸苦水。在系统分析以往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借助ETM卫星图像,提取臭水泉群的分布信息,通过野外实地调查、访问、取样化验,初步查明臭水泉的位置、流量、水质及其对环境的危害,结合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特点,分析臭水泉的地质成因。分析结果表明,六盘山地区的臭水泉主要分布于马东山复背斜的南北两端及东西两翼,以上升泉的形式出露于沟底,中、新生代高含盐量地层是臭水泉群中盐分的物质来源,北东向、北东东向、近南北向断裂和构造裂隙是臭水溢出的通道。臭水泉对环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造成局部大气质量下降,污染地表水体和河谷潜水,造成土壤盐  相似文献   
50.
西北地区煤炭资源及开发潜力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西北地区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煤炭资源,占我国煤炭资源预测总量的76.46%。含煤盆地主要有鄂尔多斯、准噶尔、吐哈、塔北等。其中,鄂尔多斯煤盆地是具有稳定克拉通基底,沉积了石炭一二叠纪华北型海陆交互相含煤地层和三叠一侏罗纪内陆河流一湖泊型陆相含煤地层的双纪巨型含煤盆地;准噶尔煤盆地、吐哈煤盆地、塔北煤盆地是具有稳定陆块基底的侏罗纪内陆湖泊含煤盆地;伊犁煤盆地、尤尔都斯煤盆地、焉誉煤盆地和库米什煤盆地是具有天山华力西期摺皱带基底的山间断陷(坳陷)型含煤盆地;走廊煤盆地群是具有祁连加里东褶皱带基底的山间断陷(坳陷)型含煤盆地.阿拉善地块、柴达木地块晚古生代和中生代亦具备成煤的古地理条件,目前已在柴达木地块北缘和阿拉善地块南缘发现了小型煤盆地群。地块主体为沙漠覆盖,勘探程度低,可作为西北地区煤炭资源的后备潜力区块。 据国家煤炭工业局1998年统计,西北地区煤炭资源保有储量为4035.35X10~8t,其中生产井和在建井保有储量为752.24X10~8t。尚未利用的精查储量为187.69X10~8 t,可供进一步勘探的详查储量为510. 51 X 108 t >普查和找煤储量为2550.91X108t,煤炭资源储量丰富。我国2002年煤炭消费达到13.69XlO~8t. 2003年17.36X10~8t, 2004年达19X10~8t,而西北地区煤产量在全国所占比例甚小,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对2004年1月统计,全国煤矿合计原煤产量为11170.75X10~4t,其中西北地区为1585.17X10~4t(内蒙古按全区产量的2/3计算),只占14.19%,西北地区煤炭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