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85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7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5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运用多光谱遥感数据进行矿化蚀变信息提取,对圈定找矿预测区具有重要意义.采用ASTER数据及其矿化蚀变信息提取原理,对滇东南马关都龙锡矿含矿岩体分布区分别提取了方解石化、白云岩化、绿泥石化等3类蚀变遥感异常信息.所提取的蚀变异常与野外调查发现的矿化点吻合性好,蚀变信息可靠,对指导找矿有较好的效果,为该地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相似文献   
92.
中甸普朗复式斑岩体演化及40Ar—39Ar同位素依据*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普朗斑岩铜矿的母岩——复式岩体,分别由闪长玢岩、二长斑岩及花岗闪长岩组成,3类岩石的黑云母、角闪石的40Ar/39Ar同位素年龄与地质特征和岩相学等研究结果相吻合,并从212.1Ma→211.0Ma→206.4Ma,代表了由闪长玢岩→二长斑岩→花岗闪长岩的演化关系,时代显然跨越了印支晚期,是目前普朗复式岩体中获得的最新和较年轻的一组同位素年代数据。在本斑岩带北部帕纳牛场二长斑岩中亦获40Ar/39Ar年龄199Ma,显示本区有印支晚期的延续,或印支期末-燕山早期存在一期较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与铜多金属成矿作用,其仅仅为印支晚期延续,还是有另一期——燕山期的构造-岩浆-成矿活动并未有学者明确提出,是今后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3.
以云南个旧地区区域地球化学资料为基础,结合医学地质学、农业地质学和环境地质学的研究成果,对个旧地区区域地球化学环境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引入并运用FCA模糊综合评价对个旧地区区域地球化学环境进行了系统评价,得出了个旧地区630 km~2范围内区域人居地球化学环境污染严重的结论,其原因既有第一环境的先天不足,也有第二环境的后天人为污染,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4.
矿体产于上三叠统图姆沟组与印支期复式中酸性斑(玢)岩体接触带矽卡岩化蚀变带中.岩浆岩、围岩碳酸盐岩地层、热液运移和矿质沉淀的构造空间控制了本矿床的产出.属较典型的矽卡岩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95.
96.
昌宁-孟连缝合带是中国西南三江特提斯重要的古特提斯洋残余,但其消减过程仍然存在争议。南澜沧江构造带曼兵岛弧花岗岩体为探究古特提斯洋俯冲过程提供了新的线索。本文对曼兵花岗岩体内的片麻状黑云花岗闪长岩和斜长角闪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Hf同位素和全岩元素地球化学研究。二者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51. 5±2. 7Ma、253. 8±1. 1Ma和241. 8±0. 8Ma、259. 5±1. 9Ma,指示其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的岩浆活动产物。曼兵花岗闪长岩属于钙碱性到高钾钙碱性系列I型花岗岩,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Ba、Sr和高场强元素,具有Eu的负异常(δEu=0. 45~0. 69)。花岗闪长岩和斜长角闪岩~(176)Hf/~(177)Hf平均值分别为0. 2829035和0. 2829762,锆石εHf(t)平均值为11. 0和12. 5;地壳模式年龄tDM C加权平均值分别为578. 4Ma和469. 3Ma,类似俯冲相关的新生下地壳演化的岛弧花岗岩。曼兵花岗岩具有低的Ce/Pb(3. 89~6. 57)、Th/La(0. 32~0. 58)和Sm/La(0. 11~0. 15)指示了新生下地壳被上部围岩的混染。综合区域古特提斯洋演化历史,认为曼兵岛弧花岗岩体形成于洋陆俯冲向地块增生转换的构造环境,提出三江地区古特提斯主洋盆的闭合延续至早三叠世才完成。  相似文献   
97.
选择伊朗中部、南部及西北部地区的近20条晚元古代-早古生代完整地层剖面,系统采集Soltanieh组、Barut组、Zaigun组、Lalun组及Mila组古地磁样品960件.经测试和对比获得结论:Soltanieh组记录的地磁极性带为反向,Barut组-Lalun组为正向,Mila组又为反向.此成果完全可与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OS)1989年建立的全球地层极性柱中相应时代的极性带对比.计算得出5个地层组的古地磁南极位置.古地磁研究表明,晚元古代-早古生代伊朗全境均属稳定地块,处于赤道南侧约16°的低纬度区.此期间似无大幅度转动和纬度变化.  相似文献   
98.
2017年8月25日云南彝良县两河镇坪子村发生突发性滑坡,堆积体堵塞河道并形成两个堰塞湖。通过对滑坡现场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结合无人机航拍手段,分析了滑坡成因及运动特征。结果表明:彝良坪子滑坡是在降雨不断渗流、孔隙水压力不断增大的作用下,岩土水理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使得滑坡右侧顺层滑移,左侧沿断层带发生侧向剪切滑移,整体发生“楔形体”滑动,属典型的顺层平推式滑坡;“滑坡埂”的剪断是造成滑体骤然剧滑的根本,也是滑体中下部没有完全解体且保持一定结构特征的原因之一;滑坡经历了三次滑动,整个运动过程可概括为右侧顺层滑移—左侧“剪切滑移”—“滑坡埂”剪断、滑坡整体下滑—滑体“紧急刹车”以及堆积体“多次叠加堆积”。  相似文献   
99.
增生杂岩带1∶5万地质填图的理论与方法是目前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亟待解决的难点。1∶5万地质填图是调查增生杂岩的地层组成、拼贴结构与构造变形的重要手段,也是构造演化研究的基础。羌塘中部角木日一带出露典型的印支期增生杂岩,按照物质组成与构造调查并重的原则开展了1∶5万地质填图与1∶1万构造-岩性解析填图。发现增生杂岩物质组成具有基质-岩块的拼贴结构,边界为俯冲期形成的脆性、脆-韧性及韧性剪切断层,基质由大陆斜坡-洋底环境的细碎屑沉积岩及强面理化构造岩组成,岩块为洋岛蛇绿岩残块、基性岩脉残块、海山碳酸盐岩残块、外来岩块等。其以俯冲期后收缩背景下的缩短褶劈理S2为区域面理,并叠加有造山期后陆内浅层次变形。地质图图面表达采用了"三元"与"四要素"方法,客观表达了该杂岩的组成与结构。上述实践提出了当前增生杂岩带地质填图的工作方法及填图单位划分与图面表达的方式,有益于探索我国现阶段造山带地质填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0.
王宇  张华  张贵  蓝芙宁  王秀艳  万龙  刘宏 《中国岩溶》2021,40(4):644-653
在调查研究典型喀斯特断陷盆地水文地质特征、地表水文过程、“五水”转换及水资源均衡,研发地下水高效开发利用、地表水调蓄、水污染风险评估与水质修复、农田节水灌溉及土壤保墒、水资源优化调控等系列技术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和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构建了喀斯特断陷盆地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模式,包括理论与技术支撑体系和开发利用工程体系两个层次。前者的基本构成及内涵为: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作流程、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撑,是模式的理论与技术内涵;后者为沿着盆地地表、地下水的形成、运动和转换过程,从上游山区到下游河谷区,逐级分区部署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体系,工程布局做到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大、中、小、微型并举,集中供水与分散供水兼顾,同时系统推进水质修复、水循环利用、节约用水等措施,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和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