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6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56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03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41.
2001年9月黔东南州的持续高温少雨天气为历史少见,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均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从黔东南州现有气象资料统计入手,对十六个县(市)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造成黔东南的9月份高温少雨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及特征,从而得出结论,2001年9月持续高温少雨确为历史少见,高温少雨的影响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42.
从气候特点、漂流气候适宜性和漂流气象障碍等方面,分析杉木河景区气候资源,得出杉木河适宜漂流期为5月下旬~9月中旬,最佳舒适漂流期为6月中旬~9月上旬,这对旅游经营者合理安排和开展漂流活动,游客选择最佳舒适期漂流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3.
利用丹寨县气象观测站1961~2000年的气象资料,对光、温、水及风能资源进行分析,重点分析热量资源和水资源。总的来看,丹寨气候资源比较丰富,其主要特征表现为:空中云水资源丰富,降水主要集中在4~8月上半月,雨量比较稳定,与作物需水高峰期相一致;夏季气候凉爽,日最高气温一般在32℃左右,非常适宜避暑;热量资源较丰富,作物生育期积温保证率高;日照与全国相比,虽处于低值区,但基本能保证作物进行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44.
姚源山 《贵州气象》2005,29(6):25-27
通过对2004年初冬时节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天气形势、物理量、卫星云图、雷达回波等实况资料和数值预报资料的分析,以及通过自动站临近数据的调用和上下信息通报反馈的临近实况资料分析,总结出初冬时节强对流天气出现的主要原因以及作好其预报和服务的手段、方法和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45.
自动与人工两种观测技术体制所获取的气象数据之间的差异,是仪器原理差异、观测的时空差异、采样方式与样本数的差异、观测时次的差异等造成的.自动观测的数据优于人工观测,更能反映大气的真实状况.  相似文献   
146.
自动与人工观测数据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动与人工两种观测技术体制所获取的气象数据之间的差异,是仪器原理差异、观测的时空差异、采样方式与样本数的差异、观测时次的差异等造成的。自动观测的数据优于人工观测,更能反映大气的真实状况。  相似文献   
147.
根据从江翁浪—陇雷一带金矿沿甲路组中上部铁锰质层之下顺层产出的地质特征,对其成矿规律和成矿作用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总结,探讨性提出了区内金矿更可能属于"化学障"成矿作用的观点,即从江县翁浪和陇雷等地顺层产出金矿,应是受铁锰质层物理化学屏蔽作用控制的交代蚀变岩型层控矿床类型,系来自深部的含矿热液的S2-与铁锰质层的Fe2 结合生成黄铁矿等硫化物,从而导致金的解析沉淀成矿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8.
杨光忠 《贵州地质》2007,24(1):78-84
笔者对地球内部压力分析提出了楔状体压力模式,即地球内部某深度单位面积(水平)上的压力(垂向)等于由该截面和所有经由该截面边缘的重力线所围限的楔状岩体的重量。据此模式,理论上地球内部压力随深度呈抛物线状急增,在地心处无穷大。但由于地球固液(塑)圈层交替存在及冷收缩,导致楔状岩体重力引起的作用力可分解成水平的侧向压力和垂向静岩压力,并随深度呈锯齿状升降变化。当岩石圈侧向压力增加导致岩石圈破裂(构成板块),在重力的向心力作用下,板块间相互错动形成俯冲带和拉张带,继而牵引软流圈构成远程对流运动,进而引发一系列地质构造作用。因此认为,地球的构造动力源于地球重力本身,其中侧向压力是地质构造的初始起动力和驱动力,引起的对流运动既是地质构造运动学表征又是动力学作用,重力势能及其转变的热能构成对流运动的最主要动力能源。  相似文献   
149.
凌燕  蒙涛  顾欣  纪华 《贵州气象》2007,31(5):7-9
选取2006-04-09黔东南地区出现的一次大范围强对流性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并对发生强对流天气大尺度背景、环境场以及触发机制进行诊断,结果表明:高低空急流的优势配置,耦合形势的建立以及高低空急流右侧的强辐散场的存在为强对流天气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低空到中高层偏南暖湿气流的爆发对强对流系统的启动十分重要,大气的强"抽吸"效应对此强对流过程起着主导作用。对流天气过程在云图和雷达上也具有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150.
基于数据库技术的 T213 产品场相似释用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根据新业务预报流程的要求,在 MICAPS 平台中用 T213/T106 产品作场相似解释应用,制作实现了分县站点降水预报的方法.T213/T106产品要素选定了 26 个场.使用了数据库技术将 1994-2000 年共 7 a 的历史常规观测资料分析场进行存储.数据库技术可以快速地进行场相似系数的计算、排序比较和过程查找.运用相似预报原理将数值产品场到历史分析库中去查找相似的办法确定相似过程.在预报制作时设计了两种相似预报方案的输出.从全年 11 个月的评分检验来看,各站点均有 10 个月的 SS1>0,而且多数月份的 SS1 具有较高的值.可以看出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客观性、稳定性及预报效果.该方法已经投入贵州省黔东南州气象台的业务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