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6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34篇
  201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锰的成矿地球化学特征及其资源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彤 《矿床地质》1992,11(4):301-306
在地球化学演化过程中,曾发生过锰铁分离和锰铬分离。锰的成矿地球化学行为明显地不同于铁和铬。锰在内生成矿作用中趋向于分散;在外生成矿作用中趋向于富集,并受沉积分异规律所支配。采用丰度法计算,中国大陆地壳内1km厚范围内的锰矿资源总量为3.3~8.9亿吨金属量,相当平均品位为30%的锰矿石量11~30亿吨。其锰矿资源潜力可按给出的丰度模式求出。  相似文献   
12.
   因子克立格分析是研究多元地质统计学的基拙,是由因子克立格法和协区域化分析两部分组成,方法上包括了区域化变量(集)的分解和分解后每一空间分童的估值;本文阐述了因子克立格分析从产生到应用的理论发展、研究成果及应用展望。  相似文献   
13.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出岔—乱石沟金矿床为中高温热液矿床,矿床在弱还原,弱酸性介质中形成,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晚期叠加部分大气降水的影响,具明显的混合迹象。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与蚀变围岩微量元素聚类分析揭示,矿质来源于下地壳太华群火山碎屑岩系的深熔作用,但其活化、迁移、富集成矿则与晚燕山期酸性岩浆热事件有关。本文研究显示,出岔—乱石沟金矿床的成矿作用是中高温开放体系水—岩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4.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出岔一乱石沟金矿床为中高温热液矿床,矿床在弱还原、弱酸性成矿流体中形成,成矿流体兼有变质水和岩浆水的特点。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揭示,矿质来源于下地壳太华群火山碎屑岩系的深熔作用,但其活化、迁移、富集成矿则与晚燕山期酸性岩浆热事件有关。出岔一乱石沟金矿床的成矿作用是中高温开放体系水-岩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5.
铁辉砷镍矿的电子探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於晓晋  陈克樵 《岩矿测试》1997,16(3):211-216
借助电子探针、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手段,研究了中、低温热液型金铜矿床中的铁辉砷镍矿。结果表明,该矿物由Ni、As、Fe、Co和S等元素组成。矿物的物理性质、光学性质和晶胞参数与辉砷镍矿相似或相近。  相似文献   
16.
超大型金矿床成矿流体某些特征及其找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具有重要意义的金─石英脉型矿床可作为研究超大型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其找矿问题的良好实例。研究和对比分析表明:(1)在超大型和非超大型金─石英脉型矿床间,在成矿流体包裹体方面尚未发现有意义的区别。似乎不存在能形成上述类型的超大型金矿的任何独特流体。(2)有利的大地构造和区域地质背景,良好的导矿、配矿和容矿构造,适宜的围岩,丰富的成矿物质,大量富含CO_2的流体活动,多期、多次、多成因的地质作用的叠加,强烈而又广泛的围岩蚀变是形成某些内生超大型金矿的必要条件。系统扎实的基础地质工作、先进的科学手段和物化等方法的综合运用以及宏观和微观的结合对寻找超大型金矿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中国花岗岩类和世界花岗岩类平均化学成分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4  
中国花岗岩类的出露面积,约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10%。依据12265个样品求出中国花岗岩类的总平均化学成分;并结合Daly,Nockolds和Beyc等花岗岩类样品,近似地求出世界花岗岩类的总平均化学成分。以此为背景,显示出中国花岗岩类富SiO2、Na2O和K2O的区域特征。  相似文献   
18.
采用综合震源机制方法,利用503393个P波极性数据反演了台湾地区的三维应力结构.对于给定点,根据该点及邻近区域地震的所有P波极性数据采用地震综合震源机制进行估算,P波极性数据的权重由高斯距离函数给定.该方法可以采用大量P波极性数据,包括不能确定单个地震震源机制的P波极性数据.与传统的震源机制确定应力场的方法相比,该方...  相似文献   
19.
文峪、东闯金矿是著名的小秦岭金矿带内毗邻的两个石英脉型金矿床.本文研究了氢、氧、碳、硫和铅同位素地质特征,结果表明成矿流体兼有岩浆水和变质水特点,并叠加了大气降水,硫、铅和金等成矿物质具深源特点,来自太华群基底的深熔过程.  相似文献   
20.
指示克立格法的理论及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地质、物化探数据的分布常出现一个长尾巴,这种分布特征影响了矿产储量计算及数据处理的精度.引起这种非正态分布的因素有:数据中有特异值,它的出现表明矿床具有高品位的矿化作用,这对储量计算及数据处理是很重要的;数据由若干个总体组成,即所谓的混合总体.对这种数据,普通克立格法是不稳健的.为此,本文介绍一种新的地质统计学方法——指示克立格法(非参数方法).文中讨论了(1)指示函数及其二阶矩;(2)指示半变异函数;(3)指示克立格方程组;(4)待估块段品位的指示克立格估计.最后,还介绍1个应用实例,并给出了计算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