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33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吴沧浪 《探矿工程》2007,34(8):57-58
北京饭店二期改扩建工程基坑锚固施工采用桩锚联合支护,由于地质结构复杂,锚杆成孔难度大,施工工艺采用套管跟进作业法,引进YZX98型液动潜孔锤作为MDL-80B型钻机的前置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介绍了YZX98型液动潜孔锤的施工工艺和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32.
石彦强 《地质论评》2021,67(4):67050012-67050012
“约代尔”旋回是由石灰岩、煤层和陆源碎屑岩组成的,以煤层顶板与海相灰岩直接沉积接触为特征的旋回。就此旋回,以往研究给出了截然不同的多种成因认识。为了探寻旋回的真正形成机制,将地史聚煤期沉积特征与现代植被、泥炭沼泽、碳酸盐岩沉积规律相对比分析,认为地史聚煤期植物异常繁盛,占据了盆地演化阶段的主导地位。在先遣植被的禁锢下,盆地输入陆源碎屑极其贫乏,形成动态泥炭沼泽;泥炭沼泽覆水后,很浅的水体也非常清澈,水生生物与已沉积有机质共同作用,以及随后的成岩胶结促进了石灰岩的形成。煤层顶部至石灰岩下部代表的是无碎屑输入的滨海,水深逐渐增加的沉积序列,石灰岩与下伏煤层为连续沉积。约代尔旋回是先遣植被限制了陆源碎屑输入,导致海水清澈的、正常的海进海退沉积。石灰岩和煤层虽然厚度不是很大,但横向连续性相当好,向陆源方向煤层增厚、石灰岩变薄,向海方向煤层变薄、石灰岩增厚,约代尔旋回向陆可以形成厚煤层。约代尔旋回真相的揭示,为沉积古地理和层序地层研究,以及为准确的区域对比、探索聚煤规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3.
随着煤系矿产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尤其国家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来,在勘查过程中推行绿色勘查技术势在必行。本文在绿色勘查概念的基础上,结合煤层气钻探生产工艺流程,根据煤系气储层特征及致害因子,分析了保护储层及周边环境的钻探技术。通过分析钻探施工对地下水污染的特点、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及污染途径,提出了对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及处理技术。介绍了两种煤系气开发时提高钻探效率的工艺,同时可降低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总量和污染影响时间。并针对绿色钻探设备配置、钻井液配比、废弃物回收处理等相关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4.
构造因素分析是成矿过程分析的基本要素之一。本文通过对各古构造层中发育的共轭剪节理和褶皱测量统计,恢复了本区白垩纪以来的各期古构造应力场,发现各期古构造应力场的中间主应力轴均为近水平状态,其中建德期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为NW向,衢江期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为NNE向,始新世–渐新世期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为近EW向。指出本区球川–萧山断裂等NE向区域大断裂构造开启的期次,决定了成矿期次,开启的时间决定了铀矿形成的年龄,其开启时序明显受古构造应力场发展演化控制。建德期晚期,随着NW向挤压应力场转为应力松弛状态,区域大断裂处于开启状态,火山喷发期后的深部含矿流体沿区域大断裂向上运移,形成了本区早期铀成矿(125~115 Ma),衢江期NNE向挤压构造应力场使本区区域大断裂再次开启,带来了深部成矿流体,形成了第二期铀成矿(90~70.2 Ma),两期铀成矿叠加最终形成了本区的铀矿化定位。  相似文献   
35.
复合材料土钉受力机制及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刚  贾洪  秦四清  马平  钱海涛 《岩土力学》2005,26(12):1953-1956
介绍了复合材料土钉的特点:高比强、可设计性、廉价性、环保性等,并制作了直径为21 mm的杆体,进行了抗拉试验,总结了拉挤杆体的一些特性;并用有限元对钢筋土钉、复合材料土钉和预应力复合材料土钉3种支护基坑的变形与破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 复合材料支护基坑的变形与钢筋土钉、预应力复合材料土钉支护基坑的变形区别很大;(2) 在深度小于10 m的基坑,预应力复合材料土钉与钢筋土钉支护基坑的变形接近。(3) 3种支护方式的基坑沉降位移的区别不大。  相似文献   
36.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光伏用地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猛,随之也产生了诸多用地问题,通过遥感技术提取光伏用地,监测光伏用地分布与用地状况,对于光伏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一套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光伏用地自动提取方法,该方法利用GF-1等卫星影像和Google Earth影像构建光伏用地样本,基于ResNeSt-50作为骨干网络的DeepLab V3+模型实现深度学习语义分割算法,并结合计算机图形学方法对深度学习结果进行后处理,实现了面向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较通用的且高精度的光伏用地自动提取。该方法的深度学习模型验证精度mIoU值达0.899 2,提取结果具有良好的边缘精度且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支持GF-1、ZY-3、GF-6、GF-2和Google Earth等影像。  相似文献   
37.
对遥感影像的影像对象进行时空特征分析是遥感影像的智能分析与解译的基础,现有的时空数据模型不能满足影像对象时空特征分析的需要。文中基于遥感影像多尺度分割产生的影像对象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建立时空特征数据模型,此模型可以满足对象存储和基于时间、空间、特征、属性查询的需要。同时,将此模型应用于遥感影像中海岸线与海岸带地物的时空特征建模,并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8.
基于数值模拟软件PFC2D建立不同形式的缺陷岩石,探究完整岩石、含单孔洞缺陷岩石、含单裂隙缺陷岩石以及单孔洞+单裂隙缺陷岩石的力学性质及声发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缺陷岩石的力学性质不同,当岩石的缺陷面积相同时,裂隙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远大于孔洞的影响; 与无孔洞、无裂隙的岩石声发射特征相比较,孔洞、裂隙的存在使岩石的声发射特征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为岩石声发射的最大撞击强度、撞击峰值数目以及应变范围的变化; 在相同缺陷面积条件下,单裂隙缺陷较单孔洞缺陷对于岩石声发射特征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39.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决定发布以来,中国煤炭地质勘查技术研究与找矿取得了重大成就,保障了国家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但当前符合科学绿色开发的煤炭产能比例仍然偏低,在开发条件较好、已经逐渐成为煤炭主力产区的西部地区,水资源破坏和地表生态损伤严重仍制约着西部煤炭资源的绿色开发。煤炭利用面临着大气污染控制、温室气体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多重压力。煤炭地质科学研究仍然存在着8个方面的研究重点亟待提升。  相似文献   
40.
在各类电子地图系统中,输出美观、规范的纸质地图是一项基本要求,而这正是电子地图总体设计要完成的主要任务。从实现目标、研究内容和关键技术3个方面对电子地图打印的总体设计和输出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