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33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0 毫秒
41.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决定发布以来,中国煤炭地质勘查技术研究与找矿取得了重大成就,保障了国家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但当前符合科学绿色开发的煤炭产能比例仍然偏低,在开发条件较好、已经逐渐成为煤炭主力产区的西部地区,水资源破坏和地表生态损伤严重仍制约着西部煤炭资源的绿色开发。煤炭利用面临着大气污染控制、温室气体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多重压力。煤炭地质科学研究仍然存在着8个方面的研究重点亟待提升。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刮治法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实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功能性便秘(实秘)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采用基本推拿手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刮治法治疗,均隔日1次,疗程为4周。对2组患儿治疗前后主症(排便间隔时间、排便困难程度、粪便性状)、次症(腹胀、厌食、口臭、口干、烦躁不安、手足心热、尿黄)进行评分,并评定中医证候疗效。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7%(26/30),对照组为76.67%(23/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组内比较,除对照组次症中“口干”评分外,其余症状评分2组治疗前后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2组主症、次症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本推拿手法加刮治法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实秘)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3.
平朔井工三矿煤系角砾岩成因和产状特殊,与煤层关系密切。通过补勘钻孔岩心观测,结合区域地质和以往钻孔资料分析,详细描述研究区角砾岩的成分、结构和构造特征,圈定角砾岩的层位、厚度和分布状况。发现平朔井工三矿角砾岩成分复杂、大小不一,其中泥岩砾径最大可达1.20 m以上,以棱角状为主,分选性极差;角砾岩体顶底界面明显,临近或出现在煤层中,横向连续性差。角砾岩破坏了煤层的连续性,总体北多南少,分布有限,呈透镜状产出,长轴指向西北物源区;垂向上,角砾岩自下而上减少。研究认为,聚煤期植物锚固作用强大,陆源边坡及碎屑受植被禁锢,只能在限定的范围内垂向加积,累积成边坡较陡的碎屑库;泥炭沼泽表层为植被泥炭交织在一起的泥炭网,底部深度降解的膏状泥炭提供了有利的滑移面。突发事件导致物源区边坡和角砾质碎屑库崩塌,冲越到泥炭网上,撕裂成“泥炭筏”,被泥炭筏载运移,断续沉积,并遭受改造。角砾岩成因及分布规律对煤层成因及厚度变化、煤炭资源/储量估算与开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煤系、特别是煤层中沉积角砾岩的成因用泥炭筏载运移模式解释可能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44.
针对城市地下管线结构复杂且信息量大,显示、管理与分析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该文提出利用附属工井墙壁的管孔节点进行井内电缆及井间管道的连接,实现地下工井电缆网络的构建。该方法在建模方面,主要针对多种电缆进行数字化表达,突破管线电缆传统单一化的点线化建模方式,采用改进标架的Sweep算法对井内电缆进行抽象模拟或对其形状及走向进行实际模拟,使电缆具有多样性且在拐点处不出现扁平化;在拓扑关系构建方面,利用管孔节点来进行电缆与管道的连接。拓扑连接将部件化的电缆和管道元素整体化,实现了满足局部查询监测的庞大空间网络系统。在实际应用中,本方法为施工者及管理者监测井内实际情况、管理及查询城市地下管网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45.
伴随着20世纪50年代及60年代初大规模的大气层核试验活动,原本稳定的大气中CO2的14C含量迅速升高,并通过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渗透到整个生物圈,自1963年<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签订后,大气中CO2的14C含量开始迅速减少,其速度却远超过了14C自身的衰变速度,树轮和珊瑚等环境信息载体的14C记录都体现了这一迅速增长而后又衰减的过程.近50年对全球大气中CO2的14C含量的数据采集和发布,使人们发现了14C含量作为现代时间标尺的可行性.介绍了现代核试验14C在法医学鉴定中新的应用方向--根据牙釉质的14C含量确定不明身份死者的出生年代.对于无法判定样品形成于大气14C含量峰值前后的问题,尝试应用同一个人釉质完成时间不同的两颗牙齿的14C含量比较,来予以解决.实验数据结果与真实记录之间的绝对误差为1.4 a,优于以前骨龄和牙齿磨损度等传统的法医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46.
预应力土钉支护结构变形与破坏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秦四清  贾洪  马平  李厚恩  张晓科 《岩土力学》2005,26(9):1356-1362
研发的SnEpFem土钉有限元分析系统,具有以下新的特点:钉土接触单元采用了比Goodman单元更为合理的Desai单元;面层单元采用了弹性地基梁模型;对土体单元考虑了追踪破坏情况。用此系统分析了预应力施加位置及水平,对坡面水平位移、坡顶沉降及其范围、坑底隆起、张拉和塑性区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表明:(1)预应力土钉布置在边坡中上部且施加较大的预应力对控制坡面水平位移、张拉区和塑性区比较有利;(2)预应力位置及大小对坡顶沉降值、沉降范围,坑底最大隆起值和隆起位置影响很小,基本可以忽略;(3)预应力施加位置及水平,对坡体内应力状态分布、拉张区、塑性区的影响较大。基于以上分析,总结了预应力土钉工作机理。对一工程实例进行了位移对比分析,证实了SnDpFem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7.
石彦强 《地质论评》2021,67(5):1197-1206
“约代尔”旋回是由石灰岩、煤层和陆源碎屑岩组成的,以煤层顶板与海相灰岩直接沉积接触为特征的旋回。就此旋回,以往研究给出了截然不同的多种成因认识。为了探寻旋回的真正形成机制,将地史聚煤期沉积特征与现代植被、泥炭沼泽、碳酸盐岩沉积规律相对比分析,认为地史聚煤期植物异常繁盛,占据了盆地演化阶段的主导地位。在先遣植被的禁锢下,盆地输入陆源碎屑极其贫乏,形成动态泥炭沼泽;泥炭沼泽覆水后,很浅的水体也非常清澈,水生生物与已沉积有机质共同作用,以及随后的成岩胶结促进了石灰岩的形成。煤层顶部至石灰岩下部代表的是无碎屑输入的滨海,水深逐渐增加的沉积序列,石灰岩与下伏煤层为连续沉积。约代尔旋回是先遣植被限制了陆源碎屑输入,导致海水清澈的、正常的海进海退沉积。石灰岩和煤层虽然厚度不是很大,但横向连续性相当好,向陆源方向煤层增厚、石灰岩变薄,向海方向煤层变薄、石灰岩增厚,约代尔旋回向陆可以形成厚煤层。约代尔旋回真相的揭示,为沉积古地理和层序地层研究,以及为准确的区域对比、探索聚煤规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8.
二道河银铅锌矿为大兴安岭中段最新发现的一处大型矽卡岩型矿床。银铅锌矿的形成与矿区多期岩体密切相关,矿体主要赋存于矽卡岩、大理岩及细粒花岗闪长岩内。本文对矿区主要岩体及石榴子石矽卡岩开展了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Hf同位素研究和石榴子石电子探针分析,获得了绿帘石化细粒花岗闪长岩、绿帘石化细粒闪长岩、花岗斑岩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506±4.3Ma、213±2.8Ma和128±1.1Ma。二道河矿区石榴石矽卡岩与绿帘石矽卡岩常呈相互穿插关系,闪锌矿、方铅矿等矿石矿物具有重结晶特征,矽卡岩矿物石榴子石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在矿区至少存在两期不同性质的流体活动,表明二道河银铅锌矿至少经历了两期以上的矿化事件。获得的三类岩体的锆石εHft)值分别为0.9~6.9、8.3~15.1和7.9~14.1,对应的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分别为1.6~1.1Ga、0.8~0.3Ga和0.8~0.3Ga,表明这些花岗岩类均来源于新生地壳部分熔融,它们的成因可能分别与额尔古纳地块和兴安地块的拼合、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及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有关。这些构造体系的叠加与演化对二道河银铅锌矿床的形成和富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9.
释光技术在水成沉积物测年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获得水成沉积物的年龄是第四纪年代学重要的前沿问题之一。随着释光技术的发展,水成沉积物释光测年在如下方面有新的进展:具体释光技术的选择、释光测量方法、测年矿物的种类、矿物的粒级和获得等效剂量的统计方法等。线性调整光释光技术能够提取光释光信号中衰退快的组分;单片再生法应用广泛;单颗粒技术在挑选沉积时晒退充分的颗粒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水成沉积物中的石英比长石更易晒退;较多的实验表明水成沉积物中的粗颗粒比细颗粒更易晒退;获得等效剂量的统计模型很多,但尚无一种统计模型适用于所有样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水成沉积物释光测年在气候、构造运动、冰川进退历史和人类活动主导的土壤侵蚀量变化研究中的意义及今后的研究方向,为全面了解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以南京市天绘一号卫星影像为实验数据,运用IHS变换、Brovey变换、Wavelet变换、PCA、Pansharp等遥感影像融合方法对其全色和多光谱影像进行融合,并对5种方法的融合结果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IHS变换法和Pansharp法能显著增强融合影像的光谱信息,提高融合影像的空间分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