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60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传统测量学实验中存在着实验时间有限、实验内容局限、实验模式单一以及实验指导力量薄弱等问题。文中结合多元智能理论,探讨测量学实验教学改革方法,构建多元化测量学实验模块,搭建"三位一体"的实验平台,完善实验模块的知识结构体系,以及加强学生多元化实验的评价体系,从而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2.
一种非量测相机近景影像外方位元素解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一种角椎体法和共线方程法联合解算非量测相机影像外方位元素的方法。工程应用证明该方法求解像片的外方位元素具有计算速度快、收敛性强、计算精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基于历史观测资料,系统地研究了广东省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风雨及其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粤西沿海地区受TC大风影响最为频繁,但TC经济灾损率和受灾频次在粤西和粤东较重。根据广东省TC风雨和直接经济损失的空间分布特征,将广东分为粤西、粤东、珠三角和粤北4个区域,进而利用演化建模方法建立了广东省各区域TC经济灾损率评估模型。该评估模型模拟的TC经济灾损率与实际值的相关系数达0.66以上,基于该模型对独立样本的预测检验结果与实际值的相关系数达到0.61以上(显著性水平a=0.05)。这表明,基于演化建模方法建立的广东省各区域评估模型在广东省TC灾害评估中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网格环境具有分布式、高度异构和动态变化等特点,为保证对网格资源访问的动态有效性,提供可靠的品质服务是目前网格技术研究的热点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网格环境的基于Agent技术的资源调度模型,该模型借鉴信任管理技术在虚拟组织内部和不同组织的网格实体间建立了信任关系,并具有较低计算复杂度和良好的动态性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口腔临床诊断效率,提出一种基于U型生成对抗网络的X线头影测量图像结构特征点自动定位方法。该方法在生成对抗网络框架下构建U型生成器网络,用于学习从当前图像到目标特征点偏移距离图的映射;再构建鉴别器网络以判断预测的偏移距离图是否与真实数据一致。将新采集的X线头影测量图像作为已训练的U型生成器网络输入,得到新图像针对目标特征点的偏移距离图,然后通过回归投票方法从预测出的偏移距离图中获得检测目标特征点坐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较于其他方法具有更高的检测成功率,能较准确地获得X线头影测量图像中结构特征点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张荣春 《测绘学报》2020,49(3):400-400
随着水电、交通、矿采等基础工程建设领域发展步伐的加快,工程地质勘查工作面临任务重、时间紧、难度高等各种新问题。传统接触式岩体结构面获取方式已不能满足地质勘测快速、准确、精细的要求。以TLS点云或数码影像作为数据源的非接触式主动测量方法在数据形式、数据采集和处理等方面具有各自的特点,将两种数据融合可实现空间信息与光学信息的优势互补,对地质信息提取研究具有实际价值。本文针对现有影像与点云提取地质信息存在的问题,以完整、准确和自动化特点为目的,对岩体结构面信息融合提取方法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对异源数据配准简化处理方法进行研究。针对传统海量数据简化方法效率低、精度差且失真严重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特征提取思想的异源数据配准简化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行车轨迹是一种时间序列的地理空间位置采样数据,而传统的轨迹—路网匹配方法主要以全局或局部寻优的方式建立轨迹—路网匹配关系,影响了时空场景中数据的匹配计算过程的相对独立性。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基于粒子滤波(Particle Filter,PF)原理建立行车轨迹与道路网络之间的匹配关系。首先,沿轨迹中车辆运动方向在道路网络中搜索邻近道路节点,在与道路节点拓扑邻接的道路弧段上初始化随机生成粒子,根据轨迹中车辆运动模型将粒子沿所在道路弧段移动;然后,基于PF原理计算各时刻粒子运动状态及与行车轨迹采样点之间的距离误差,根据高斯概率密度函数计算粒子权重并利用随机重采样方法进行粒子重采样,迭代更新粒子运动状态;最后,计算与搜索到的道路节点拓扑邻接的每条道路弧段中累计粒子权重,通过各道路弧段累计权重计算轨迹—路网匹配关系。以行车轨迹进行实验表明,利用本文方法可以通过粒子时空变化反映采样点的移动,行车轨迹—路网匹配结果的正确率大于85%,能够实现行车轨迹和路网的准确匹配。  相似文献   
18.
陈一祥  秦昆  张晔  袁媛 《测绘学报》2017,46(12):1959-1968
受人类视觉认知机制的启发,提出了一种利用视觉显著性与知觉组织相结合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居民地提取方法。首先利用认知物理学中的数据场构建居民地的视觉显著性模型,并通过自适应阈值法实现候选居民地的自动提取,然后利用多尺度小波变换的高频特征实现居民地的知觉组织,最后通过集合交运算提取同时满足这两种视觉机制的居民地。通过ZY-3和Quickbird两种高分传感器的影像数据集进行居民地提取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曲面体层片中下颌阻生智齿牙根与下颌管位置关系的识别精度和效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自动检测方法。该方法将下颌阻生智齿牙根与下颌管位置关系的自动检测视为回归任务与分类任务的结合,以YOLOv5网络为框架构建可同时完成分类和定位任务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将对应锥形束CT图像中获取的空间位置关系信息作为分类金标准,训练其学习曲面体层片图像特征与接触下颌管的智齿牙根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将新获得的曲面体层片输入到训练好的网络模型后,即可获得该曲面体层片下颌阻生智齿牙根与下颌管相互接触的概率值,同时预测出存在牙根与下颌管相互接触情况的区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准确地判断出下颌阻生智齿牙根与下颌管是否接触,并能预测出存在牙根与下颌管相互接触情况的区域;与人工判读和其他方法相比,能获得更准确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20.
刘秀涵  张朋东 《测绘通报》2023,(12):174-177
古墓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珍贵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古墓常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亟须进行数字化保护。由于古墓一般藏于地下,采用传统全站仪及RTK等测量手段进行地下数据采集通常较为困难。本文首先应用Trimble X12三维激光扫描仪,实现了古墓点云数据的精准采集;然后通过三维建模真实还原了古墓的内外部真实场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古墓的数字化保护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为古墓修复保护工程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