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9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606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鸡冠山斑岩型钼矿床是西拉木伦钼矿带上最近发现的重要大型钼矿床之一。本文通过对鸡冠山斑岩型钼矿床赋矿岩石的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确定了这些岩石的岩性主要为花岗斑岩、流纹岩、流纹斑岩、粗面岩、粗面斑岩及辉绿岩,主要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及钾玄岩系列,为准铝质-过铝质岩石。样品稀土元素表现为轻稀土富集的配分模式,LREE/HREE变化于3.94~7.87,(La/Yb)N介于3.59~8.19,除了辉绿岩之外均具有铕(Eu)元素亏损的特点(δEu=0.10~0.68)。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图解表现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的特征。根据赋矿围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推测中酸性岩岩浆源区为地壳,岩浆演化过程中可能经历了磷灰石、黑云母和斜长石的分离结晶作用,或分异出富含挥发分的P元素的热液,揭示该矿床是在燕山运动强挤压期后的伸展环境下形成的,是亚洲东部大陆地壳的"蠕散"和"伸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52.
河北汤泉地热田地温场分布及其控制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汤泉位于河北省遵化市西北部,为山前丘陵地貌,地热资源丰富。本文对汤泉地热田内分布的诸多基岩热水井进行了钻孔测温,利用测温结果对该地热田地温场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钻孔温度明显受地下水流的影响,绝大部分测温井表现为对流传热特征,个别表现为传导为主的传热特征;地温异常区域位于汤泉福泉宫和疗养院一带,异常中心呈两极分布,地热异常中心50 m埋深水温为51~54℃,100 m埋深水温可达60~67℃;该地热系统中地热水系地下水在深循环过程中,在正常的大地热流背景下被围岩逐渐加热所致;由花岗岩隔水底板构造形态所形成的隐伏盆地,构成了福泉宫至疗养院一带的蓄水构造;由于断裂构造切割花岗岩体,造成深部的热流沿断裂上升,混合并加热赋存于福泉宫至疗养院一带蓄水构造中的片麻岩裂隙水,形成该地段的地热异常现象;福泉宫地区和疗养院地区片麻岩含水层裂隙发育,使得深部热量能够快速到达浅部地层,并在浅部出现局部异常高温;汤泉地热田片麻岩热储层地热流体属于含岩盐地层溶滤的陆相沉积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  相似文献   
53.
柴油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具有很大危害。自然衰减以其经济、易操作、对人危害小和降解污染物彻底等优点,成为国内外比较常用的水土污染修复方式之一。采用室内实验的方式,以柴油作为修复对象,模拟了含水层系统中柴油污染物随地下水迁移转化的过程,以自然衰减作为修复方式,研究其修复机理。通过分析计算总石油烃(TPH)污染晕的变化规律,计算修复时间和截留率等方法,研究了柴油污染含水层中的自然衰减强度及修复效能。结果显示,柴油进入含水层后,逐渐形成了稳定的污染晕,并在地下水流场中沿各个方向不断迁移并衰减,其迁移速率由快变慢,并趋于稳定,且沿流向上的迁移作用最强,垂向上次之;"断源"后,含水层中的TPH浓度随时间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自然衰减作用变得明显;结合一阶反应动力学方程,计算出下部含水层的修复时间为1.0~1.5a,表层注油点位置地下水的修复时间约为2.6a;含水层对柴油具有截留作用,截留作用初期较为稳定,近饱和后作用渐弱,停止注油后,截留作用重新渐变明显;自然衰减可作为修复地下水柴油污染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54.
采用大安县2001年、2007和2010年3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通过目视解译、信息统计以及景观指数分析等技术对其进行解译,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大安县土地利用类型和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该区土地利用变化呈阶段性,第一阶段恶化现象明显,第二阶段出现逆转,但并未呈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5.
针对生活垃圾中的可利用成分,经酶水解后,利用筛选酵母菌对水解液进行乙醇发酵。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优水解条件为:pH值为5.5、加入纤维素酶8 mg、淀粉酶6 mg、水5 mL,65℃水解40 min。确定AQ菌作为最优菌种进行乙醇发酵实验。分别选取接种量、pH值、温度等因素进行单因子实验,讨论其对乙醇产量的影响。条件实验中,每克干生活垃圾最大产乙醇量为148.37 mg。  相似文献   
56.
基于重磁场特征的松辽盆地基底岩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真玮 《地质与勘探》2015,51(5):939-945
盆地的基底埋藏深度、岩性和断裂分布与地热资源的形成、分布和开发利用密切相关。本文基于重磁方法的特点和松辽盆地的重磁场异常,利用最佳向上延拓的方法进行场源分离,提取了基底重磁异常信息;依据不同岩石物理属性(密度和磁性)和重磁异常对应分析的结果,对松辽盆地的基底岩性分布进行了划分,其结果对盆地地热资源远景评价和开发利用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7.
张真真  卞建民  李天宇  高月 《水文》2015,35(4):91-96
为研究大安市地下水位的变化特征及其主要控制因素,根据大安市气候因素、引水灌溉水量、地下水开采和地下水埋深等数据资料,分析了环境因素的变化规律及趋势,基于suffer软件利用克里格方法对地下水埋深进行插值,分析其时空演变规律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降水量呈波动增加的趋势,平均年降水量增量为0.249mm/a;蒸发量呈波动下降的趋势,平均年蒸发量增量为-2.063mm/a;引水灌溉水量呈增加趋势,平均年灌溉水量增量为0.212×108m/a。潜水埋深呈小幅度减小趋势,年均倾斜率为-0.023m/a,承压水埋深呈波动上升趋势,年均倾斜率为0.146m/a。承压水动态变化的驱动因子由大到小依次为人工开采(主要是农业开采与生活用水)、引水灌溉、降水、蒸发,农业开采是最主要的影响因子。研究结果可为制定完善的水资源调控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8.
为研究OH-缓释剂对铅、镉污染地下水修复的可行性,通过室内实验制备改性氢氧化镁,并对其去除地下水中Pb和Cd的性能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重金属的稳定化机理主要为沉淀反应。在去除单一重金属(Pb或Cd)实验中,Pb和Cd的去除率都可达到99%以上,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0.173 7 min-1和0.003 7 min-1。改性氢氧化镁在处理Pb和Cd的复合污染时Pb优先于Cd反应,Pb的存在会对Cd的沉淀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9.
根据甘菜园滑坡勘察报告中甘菜园滑坡工程勘查主纵(Ⅱ-Ⅱ’)地质剖面以及甘菜园滑坡的钻孔资料,采用FLAC3D软件平台建立甘菜园滑坡的数值模型,依据测得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参数,分析了自然状态和强降雨状态下模型竖向、水平的应力、位移特征及其稳定性。基于FLAC3D软件内置的强度折减法和Geo-slope软件极限平衡法计算了甘菜园滑坡自然和强降雨两种状态下的最危险滑动面及稳定性系数,认为该滑坡最危险滑动面位于滑坡中上部表层。  相似文献   
60.
石油污染土壤对向日葵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美国油料向日葵G101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土壤石油污染质量浓度为10 000 mg/kg时,对向日葵生理性状、产量性状、农艺性状及籽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石油污染土壤对向日葵群体叶面指数从苗期至成熟期均有显著影响。葵盘直径、茎秆直径、株高、叶片数、百粒重和生物量分别缩小或降低10.7%、7.4%、7.2%、10.0%、16.7%和21%;空秕率提高2.4倍;对根系与地上部分的抑制作用无显著差异。该污染浓度下石油对向日葵发芽出苗率,籽仁中粗脂肪和粗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影响;葵盘腐烂病发生率、分枝发生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