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130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以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长青林场3个不同小区为实验地,分别采用酸雨石等5种吸盐材料对不同小区盐碱土壤进行改良,根据改良后土壤pH、导电率变化,对不同材料的盐碱土壤改良效果进行比较。研究表明,短期内吸盐速率:酸雨石活性炭腐熟牛粪沸石稻壳,长期吸盐量:酸雨石活性炭沸石稻壳腐熟牛粪,效果持久性为酸雨石最强,活性炭、沸石次之,稻壳较弱,腐熟牛粪最弱。酸雨石解碱能力最强,活性炭次之,沸石、牛粪、稻壳解碱能力较弱。因此,酸雨石在5种盐碱土改良剂中具有最强吸盐解碱能力。  相似文献   
92.
柳河盆地是受走滑张扭--走滑压扭机制控制的转换伸展盆地。本文以钻井和典型露头剖面为基础,利用成分粒度分析、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及压汞测试等方法,研究鹰嘴砬子组沉积及储层特征。柳河盆地鹰嘴砬子组湖相、扇三角洲相和火山岩相发育,湖盆内碎屑沉积物主要来自盆地西侧和东南侧边缘。盆地内储层的孔渗条件较差,溶蚀和溶解作用对储层起到建设作用,压实和压溶作用、碳酸盐岩的胶结--交代作用、石英的次生加大以及充填作用对储层起到破坏作用。用于物性测试的储层孔渗条件欠佳,整体为Ⅳ类储层。但野外剖面出现的油迹表明鹰嘴砬子组曾发生油气的运移与聚集,显示该盆地存在有致密储层和油气藏,具有油气勘探的潜力。  相似文献   
93.
博格达地区的盆山关系演化、博格达山初始隆升时间、构造-气候-沉积耦合机制等前沿科学问题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也一直困扰和制约准噶尔盆地东南缘的油气勘探开发进程。基于博格达山北缘野外露头和阜康凹陷、吉木萨尔凹陷的岩心、地震及钻测井资料,综合运用沉积学、地球化学等多种方法,阐明了博格达地区中二叠统—下三叠统展布及沉积相特征,恢复了相应的古气候变化,结合区域研究成果重建了中二叠世至早三叠世构造-气候-沉积演化过程。认为博格达地区中二叠世为裂谷—坳陷盆地构造背景,在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发育以博格达地区为湖泊中心的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晚二叠世博格达山发生初始隆升,早期湖盆消亡并在博格达北坡山前发育冲积扇,古气候由半干旱变化为半湿润;早三叠世博格达地区构造环境相对稳定,但是逐渐趋于温暖湿润的古气候对区域风化程度和沉积条件起主要控制作用,博格达山体遭受强烈风化剥蚀,北侧形成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94.
准噶尔盆地腹部的石南31井区,下白垩统清水河组一段为一个近期新发现的以岩性控制为主的高产油藏。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浅湖沉积次之,共识别出10种沉积微相、3个层序界面,可划分出2个三级层序。研究区存在两大物源区:一为东南方物源区,一为北方物源区。  相似文献   
95.
松辽盆地南部大老爷府地区早白垩世泉头组泉四段,三角洲前缘沉积体系中以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两种储油微相为主导的多种微相组合,提出将其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区”、“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混合区”和“河口坝区”三段微相组合区。将水下分流河道进一步划分为废弃型、完整型和多期叠加型3种;识别出坝上河混合微相组合;将河口坝组合再划分为完整型河口坝和叠加型河口坝。讨论了在坳陷湖盆条件下三角洲前缘厚层储集砂体各微相组合的形成机制以及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96.
以钻井取芯和露头资料为基础,结合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和核磁等多种测试手段,对三棵榆树断陷下白垩统鹰嘴砬子组储层特征开展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三棵榆树断陷鹰嘴砬子组为火山堰塞湖环境,火山碎屑沉积岩和火山熔岩储层共存,主要储集空间类型为原生残余孔隙、次生溶蚀孔隙和裂缝,孔隙度为4%~10%、渗透率0.2×10-3μm2、喉道半径为0.03~0.33μm,储层非均质性较强,沉积微相类型、岩性、成岩作用和裂缝发育程度对储层物性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7.
松辽盆地含CO_2火山岩气藏的形成和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辽盆地特有的深部构造背景和裂谷演化特征,造成盆地内含CO_2火山岩气藏的形成和富集。松辽裂谷盆地中新生代火山岩浆活动发育,总体上具有多期喷发、分布广泛和储集条件良好的特点。火山活动以中心式喷发为主,主要发育中基性-酸性火山岩,发育流纹岩、凝灰岩等多种岩石类型,爆发相和溢流相2种火山岩相。中生代火山岩在盆地内分布广泛,营域组构成深层有利储层,新生代火山岩在盆地外围出露较多,而在盆内出露较少。盆地高含量的二氧化碳为无机幔源成因,由青山口期和新生代幔源岩浆脱气形成。含CO_2火山岩气藏的形成主要受深部构造背景、深大断裂和中新生代火山岩控制。已发现含CO_2火山岩气藏主要分布于古中央隆起带及其两侧断陷的营城组火山岩中,具有点状、带状分布,局部富集的特点。根据主控因素分析,预测了5个CO_2富集区带。  相似文献   
98.
福山凹陷白莲地区流二段砂岩储层具有埋藏深、砾石发育、孔隙结构复杂等特点,测井难以准确评价该区储层的有效性。针对这一问题,首先通过分析岩心实验资料,明确了影响该地区储层孔隙结构的主要因素为骨架颗粒接触性质,即喉道性质;其次在此研究基础上,开展了基于压汞实验数据表征储层有效性方法研究,根据反映岩石孔喉的参数(最大半径、平均半径、中值半径、分选系数)和岩石孔隙度构建了表征储层渗流和储集流体能力的综合性指数,并结合试油资料建立了该地区储层分类标准;最后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刻度常规测井数据,实现了利用常规测井数据进行储层有效性的评价,并应用在实际生产中,测井解释符合率由原来的72%提高到80%。  相似文献   
99.
灾后城镇重新选址的地震地质灾害评估纲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纲要概括了地震地质灾害评估在重要基础设施选址中的目的和重要意义,给出了地震地质灾害评估的流程、评估内容、评估方法,其中包括场址位置和调查区域的确定,历史和现代仪器地震记录,断层和活断层的鉴定、活动性评价及其方法.讨论了地震引起的地表破裂、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估计的内容及方法,及相应的避让距离和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100.
LDLT5450岩性密度测井仪是EILog-05测井系统中的重要井下仪器之一。用三角形近似伽马能谱分析了光电倍增管高压对岩性窗(LITH)和密度窗(LL、LU)计数影响的差别,得到了Pe测量值会随高压增加而增加的认识。仪器在刻度器上的测量结果验证了此认识,并表明应注意高压对Pe值的刻度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