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7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176篇
测绘学   368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107篇
地质学   336篇
海洋学   17篇
综合类   222篇
自然地理   6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91.
三江造山带玉峰寺深埋隧道岩爆危险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埋隧道的岩爆机理和岩爆预报预测一直是工程地质和岩石力学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已成为困扰地下工程发展的瓶颈之一。以滇藏铁路穿越三江造山带玉龙雪山南段的玉峰寺深埋隧道方案为例,在野外工程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影响隧道岩爆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根据岩石力学试验、地应力分析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采用多种判据对玉峰寺隧道岩爆危险性进行了分析预测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对于地质构造复杂区深埋隧道规划设计和岩爆灾害防治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2.
基于判断矩阵的观测量粗差发现和定位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布尔矩阵分析、研究判断矩阵,得到观测量粗差发现和定位的相关数以及测量系统的最大可发现粗差和定位粗差数的计算公式.试验证明,当粗差发现和定位相互影响的观测量同时含有粗差时,现行的迭代数据探测法和选权迭代法不可能完全正确定位粗差.通过算例验证了使用布尔矩阵和判断矩阵分析多维粗差发现和定位相关性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3.
CVVF方法用于GPS多路径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钟萍  丁晓利  郑大伟 《测绘学报》2005,34(2):161-167
将交叉证认法与Vondrak数字滤波器相组合,提出一种分离测量资料中信号与噪声的新方法,即CVVF方法,并将该方法用于GPS多路径效应的研究中.对数字模拟试验和实际观测资料的分析表明,该方法能最大限度地削弱测量的随机误差,使资料序列中的信号和噪声合理分离.同时,利用GPS多路径效应周期性重复的特性,可有效地削弱多路径效应对观测结果的影响,从而提高GPS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94.
论山地灾害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地灾害链是具有灾变条件的山地环境,在致灾因素的作用下,一种山地灾害发生后,引起其他种类山地灾害也相继或滞后发生的灾变现象,通常由泥石流、山洪、滑坡、崩塌、冰崩、雪崩、堰塞湖和水土流失等灾种及其相关灾变现象构成,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危害严重.根据山地灾害链的致灾因素不同将其划分成地球内营力作用、外营力作用和人为作用致灾3种类型,并进一步将其划分成8个亚类和128种灾害链形式.分析了山地灾害链的成因,认为山地灾害链是山地灾害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在特定条件下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传递和相互转化的结果.通过对山地害链的致灾因素、活动地域与结构特征分析和综合分析显示:山地灾害链的防治难度虽然很大,但除分布在高山和极高山区域、由冰雪崩塌和消融水引发的山地灾害链仅可预防,尚难治理外,其他山地灾害链都是可防、可治的.  相似文献   
195.
建立了基于有限断层的芦山地震的混合震源模型,突出破裂面上滑动量分布中凹凸体的主导作用,同时借助k平方模型表达对震源复杂性认识尚不够深入所带来的随机性.混合震源模型中全局震源参数均值与局部震源参数均值的确定,主要依据统计的半经验标定公式,进一步借助截断正态分布将区域地震、地质构造、地震活动性提供的参数限值结合起来,生成最终的震源参数值.基于上述思路,本文共建立了30组芦山地震混合震源模型,进而以芦山地震8个近场观测台站为试算点,借助地震动反应谱残差评价的方法,从30组模型中选定了表达“平均”特征的混合震源模型.  相似文献   
196.
在对Lair—Lidar测距与测角原理进行分析的前提下,分别给出了在距离与角度方面的误差源;通过设计单机检校试验.综合考虑试验数据存在的规律性,提出了相应的改正参数,建立数学模型加以改正,并对改正前与改正后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了改正后的精度。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Lidar测距与测角的精度。  相似文献   
197.
随着社会科技和信息化测绘的发展,大型工程安全监测的方法和手段也在飞速地发展,体现在了测量机器人、电子水准仪、GPS、网络通讯、传感器等测量技术的综合应用。国内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工程监测预警系统也是随着安全监测与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本文提出了在以大地测量仪器和物理学传感器为感知层,以GPRS/CDMA和互联网为网络层,以集成化的数据中心软件和网络数据库为应用层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网络化自动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和数据发布等功能于一体,是物联网和网络通讯完美结合下的物联网监测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98.
王建  张献州 《测绘通报》2013,(2):8-10,14
在获取监测点初始坐标的基础上,提出利用一种变区间的二进制编码加速遗传算法(AGA),以模糊函数作为适应度函数,对监测点坐标进行全局最优搜索,当坐标误差小于0.04m时,推算出坐标对双差模糊度的影响为0.3周,取整法即可精确固定双差模糊度.实例证明,该方法具有快速、稳健等特点,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实用性,适用于任意变形量的监测项目.  相似文献   
199.
2010年8月14日,汶川县映秀镇强降雨导致红椿沟暴发特大泥石流灾害,冲出固体物质80.5×104m3,泥石流堰塞堵断岷江主河道,导致河水改道冲入映秀新区,淤埋了沟口213国道公路400m,掩埋了在建映(秀)-汶(川)高速公路引线路基及多个桥墩,造成17人失踪。据灾后调查,红椿沟泥石流为近几年暴发的较典型泥石流沟,地震诱发的集中物源特别丰富,暴发泥石流时一次冲出固体物质量巨大,沟内多点堵溃、拉槽下切集中启动物源的特征十分明显;本文重点分析了形成泥石流的三大条件及泥石流启动机理,反算运动特征参数,预测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0.
阐述了引入时间距离权的传统GM(1,1)模型的建模过程以及灰色模型等级的判断方法,深入分析了白化背景参数λ取值对建模精度的影响;同时针对传统λ取值的缺陷,提出使用基于实数编码的改进遗传算法(IRCGA)对其进行优化处理,并用多个工程实例分析验证了优化后的GM(1,1)模型相对传统的灰色模型及其优化模型拟合效果更好,更加贴近真实数据序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