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56篇
测绘学   50篇
大气科学   189篇
地球物理   170篇
地质学   71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37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1.
静乐井水位前驱波重现性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淑亮  刘瑞春  吕芳 《中国地震》2012,28(2):200-213
以山西静乐井为研究对象,对井水位前驱波重现性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相似地震前前驱波起始时间和波动周期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较强的重现性,其比例可达63.1%;部分相似地震前前驱波的波动形态和幅度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在研究范围内前驱波各项特征均相似的地震尚未发现,其原因可能与前驱波的成因、传播途径、相似地震的震源区特征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2.
地热观测台网监测效能评估是优化与完善前兆观测系统、提高在地热观测台网在防震减灾中效能的重要环节。评估内容主要包括观测环境、观测系统、观测质量和观测资料应用等方面,以省局和台站自评为基础,学科组结合日常管理对各测点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影响地热观测台网监测效能的主要因素,并相应地提出了合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3.
基于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发布的《全国地质灾害通报》,本文从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2个方面,对2005-2016年的地质灾害发生类型变化、空间分布、成因、损失和避让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① 滑坡与崩塌是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分别占地质灾害总数的70%与10%左右,地质灾害总数、滑坡与崩塌均呈明显减少趋势;② 在空间分布上,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湖南省和四川省,它们也是直接经济损失最大省份,四川省同时为死亡失踪人数最多的省份;③ 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从96.6%降低到92.0%,人为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则呈整体增加趋势,通过回归方程,每年平均增加量约为0.5%;④ 地质灾害造成的死亡、失踪和受伤的总人数逐渐递减,每年约减少75人左右;特大型地质灾害占总数的0.5%,却造成人员伤亡总数的25.7%和直接经济损失总量的47.7%;⑤ 避免的地质灾害与经济损失占地质灾害总数与直接经济损失总量的百分比,分别从2005年的2.8%与9.3%提高到2016年的6.9%与22.4%。通过回归方程,避免地质灾害数目与避免经济损失的百分比每年增长为0.7%与1.5%左右。通过对中国地质灾害的长时间动态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说明中国的防灾减灾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  相似文献   
84.
文章从系统架构设计、系统网络结构、软件系统框架及软件部署、电磁辐射观测台网组成、台网中心软件系统的研发及主要功能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山西地震电磁辐射台网中心系统"的搭建技术。通过系统的运行,可对全省电磁辐射观测台站实现统一规范化管理、数据共享、远程控制。  相似文献   
85.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地图作为新兴地图产品,已经受到互联网业界的高度关注和青睐.文章通过分析当前互联网地图服务网站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对公益性地图网站的建设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86.
王涛  段鹏 《地质与资源》2016,25(5):487-493
山西中阳县境内地质灾害主要有崩塌、潜在崩塌、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等.其中崩塌、潜在崩塌灾害占中阳全部地质灾害总数的64.14%,县境内地质危害的特点是规模小,危害大.本文主要针对中阳县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地质灾害发生的分布情况、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根据中阳区域客观情况,采用袭扰系数(R)法定量评价原则,利用野外调查所得的各评价单元地质灾害现状与发育程度(数量、规模)等求取R值,进行定量综合评定中阳地质灾害易发分区与亚区空间分布,研究建立适应中阳地质灾害防灾措施体系.  相似文献   
87.
88.
中条裂谷的幔柱构造与成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条山地区的地球物理场具有“三低一高”(低波速、低密度、低黏度及高地热异常)特点,变质核杂岩中赋存有科马堤岩并具“双层”结构,火成岩呈“双峰”状态,变质期的古地温为522~608℃,压力0.3~0.73GPa,地热梯度23℃/km,表明中条山地区为新太古代-元古宙的大陆裂谷—地幔热柱构造.其成矿作用存在着“四代同堂”的成矿模式,成矿期与岩浆侵入期的时差甚小;成矿空间上,大多数矿床沿着裂谷内两组断裂呈X型“对称式”展布,有益元素矿物组合及成矿温度自中心向周围呈有规律降低趋势.由于在新太古代以前,富铜的扬子板块俯冲至华北板块之下,促使中条裂谷的地壳加厚,形成丰富的成矿物质场,因为地幔热柱脉动式隆升,热液在运移过程中不断萃取地壳的铜质,故成为区域内独特的铜矿集中区.  相似文献   
89.
在对山西大同市区3个主要地貌单元共72个钻孔的剪切波速资料分析整理的基础上,利用指数形式的剪切波速与深度经验公式,对测点较多的粉质黏土、粉土、粗砂三类土层的剪切波速Vs与土层深度H的关系进行统计回归,并将实测剪切波速值与利用上述统计结果得到的预测值进行对比检验,结果表明,分地貌单元各类土层的Vs-H经验关系是可靠的,符合当地岩土特征,可用于对该地区地层剪切波速进行推测。  相似文献   
90.
以太原市历史上10次城市积水过程资料和2005年8月16日典型暴雨沥涝个例为基本试验数据,在37°47’-38°00’N、112°28’-112°36’E试验区域内,剖分为1×1km^2的规则网格,中心城区再一分为四,网格面积为0.25km^2,共计477个规则网格。分别把细网格雨量法、二次曲面法、泰森多边形法计算的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