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质学   53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江山铅锌金矿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光发 《安徽地质》2015,(2):119-122
针对江山铅锌金矿品位低,矿物组成复杂的特点,采用"铅-锌-硫优先浮选,硫(金)精矿氧化焙烧预处理-焙砂氰化浸金"的工艺,金在铅(金)精矿、锌精矿、硫(金)精矿中的总回收率为81.25%。可使硫(金)精矿中96.89%的硫以二氧化硫的形式得到回收,对原矿的回收率为73.25%;金的作业浸出率达84.76%,对原矿的回收率为31.91%;浸渣中的铁品位达57.99%,对原矿的回收率为26.71%。通过试验研究与分析,确定适宜的选矿工艺及药剂制度,为今后合理开发该区矿石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32.
合肥盆地白垩纪地层及盆地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长洲  孙亚力  张立明 《安徽地质》2007,17(4):241-243,269
合肥盆地白垩纪地层分为二统四组,岩性特征明显,物源主要来自大别造山带和张八岭造山带.白垩纪初期在大规模右旋走滑拉伸条件下的伸展变形,导致地下热能释放,形成盆地.早白垩世由于盆山幕式构造作用和深断裂的走滑作用,造成盆地的差异性隆升.晚白垩世合肥盆地转入应力松驰、整体不均匀抬升的坳陷初始阶段.末期由应力松驰转为受SW-NE向挤压应力的发展阶段,形成箕状断陷盆地.  相似文献   
33.
通过卤(盐)井的维修施工,消除各种井内故障,恢复生产能力,使卤(盐)井达到设计开采量,同时也能最大程度利用地下宝贵的资源。技术割管在卤(盐)井可将悬挂在溶腔内的技术管按设计要求割断,并掉入溶腔,从而实现卤(盐)井的第二梯度开采;对对接井而言,则可排除溶腔内堆积的沉淀物对直井的不利影响,实现斜井进水直井出卤开采方式,最大程度地满足正常的卤(盐)开采运行模式。我单位经多年的工程实践,已形成了较合理有效的卤(盐)井维修施工工艺,现介绍卤(盐)井割管维修施工中一些关键工艺和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34.
秦楼铜金矿区位于淮北铁铜金最有利的成矿区三铺岩体北接触带东段,以金、铜矿为主,并含有多种金属元素。本文对秦楼铜金矿的矿床特征、成因以及控制因素做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35.
公路测量中导线点检测方法的确定及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利成  邓炳发 《安徽地质》2006,16(4):308-310
根据公路建设施工中的测量工作,针对测量人员对已知导线点的检测方法、计算方法进行总结,对检测导线点的精度情况进行分析,进一步的阐述和说明如何利用已知资料进行检测,保证测量控制点的精度满足施工放样的需要,提高公路建设的速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36.
高密度电阻率法因其测点密度高、信息量大、对探测对象不造成损伤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开发和建设场地的前期岩溶探测工作中.本文以山东省枣庄市某工程场地岩溶探测效果为例,系统地介绍了高密度电法在岩溶探测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该工程场地岩溶广泛发育,给楼房基础带来严重危害,通过开展高密度电法工作并经钻孔实地验证,划分了不同...  相似文献   
37.
作者从典型矿床(点)矿层顶底板岩石特征和郯庐断裂带空间依存关系,结合郯庐断裂带(包括F1、F2、F3)早白垩裂谷期的构造和岩浆活动特点分析皖东地区金多金属矿的控矿条件和找矿方向(靶区)。  相似文献   
38.
位于华北克拉通东南缘的蚌埠隆起带随着扬子陆块与华北陆块碰撞、拼接,经历了较为复杂的演化过程,本文选取其中早白垩世晚期的7个二长花岗岩侵入体进行野外观察和年代学研究,获得的年龄集中于114.6±3.3~121±1.0Ma;地球化学数据显示了其富硅、富碱的钙碱性准铝-铝弱饱特征,LREE相对富集,具弱铕负异常,铈异常不明显,K、P和Ti元素有较明显的亏损,Rb、Ta、Sr和Nd元素相对富集,具备陆壳为主的源岩深熔作用的特征。K_2O-Na_2O及SiO_2-Zr成因类型判别图上,侵入体投影点分布于Ⅰ型花岗岩区域,ε_(Hf)(t)全部为负值且相对较低(-25.2~-15.61),说明其为壳源成因,两阶段Hf模式年龄(2.17~2.76Ga),说明其物质起源主要为新太古宙陆壳物质,结合华北克拉通主体形成时间暗示其岩浆源区主要为华北克拉通下地壳物质。随着地壳增厚和下地壳-岩石圈的拆沉作用而引发的大规模岩浆活动,增厚的下地壳底部发生部分熔融,导致地壳快速隆升和随后的伸展,古老的陆壳物质经过改造和再循环,形成区内早白垩世晚期二长花岗岩。  相似文献   
39.
对位于华北克拉通东南缘蚌埠隆起带的荆山—涂山岩体进行了野外观察、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测得弱片麻状二长花岗岩体中U Pb年龄为(1604±13)~(1628±18) Ma,为晚侏罗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岩石地球化学测试结果显示,岩体总体富硅、富碱,具有高钾钙碱、准铝—过铝质特征,LREE相对富集,具明显的正Eu异常,Ce异常不明显或无异常,K、P和Ti有较明显的亏损,Rb、Ba、U、La、Sr、Zr和Sm元素相对富集。成因类型判别图显示其具备I型花岗岩特征;锆石Lu Hf同位素及全岩Sm Nd同位素组成暗示其物质起源主要为新太古代陆壳,且岩浆源区主要为华北克拉通下地壳物质;构造环境判别图中,投影点落于火山弧花岗岩区域,暗示岩体形成于扬子克拉通沿郯庐断裂带俯冲于华北克拉通之下的构造背景,与华北克拉通晚侏罗世期间的动力学背景相一致。  相似文献   
40.
矿体均赋存于太古界五河群中.沉积变质型磁铁矿,含矿岩系为角闪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等.似层状透镜状产出,层控明显,航磁异常显示有较好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