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地质学   27篇
综合类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文章对广西宁明盆地第三系的地质概况、研究历史和沉积环境与古气候等方面均做了简要阐述。并着重对宁明盆地第三系研究中,不同研究者的相同或不同观点与各门类生物化石所指示的时代差别作了讨论。认为在相关的研究资料中,植物化石群和孢粉化石群所指示的地质年代一般较早,而动物化石群所指示的年代较晚。这些差别与动、植物界演化速率不同有关。一般情况下动物界的演化比植物界快,因此宁明盆地第三系的时代为渐新至中新世较合适。  相似文献   
32.
江西朱溪钨铜矿是近年新发现的具有超大型规模前景的钨铜矿床,本文采集了大量朱溪钨铜矿床样品,用偏振激发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光谱等技术分析主量和微量元素含量,根据各元素的含量水平以10种主要成矿元素(W、Sn、Bi、Mo、Pb、Zn、Cu、As、Sb、Ag)作为分析研究区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的指示元素。结果表明,Cu、Zn、Ag、Pb和W、Bi、Sn、Mo的元素共生组合十分明显,同时W与Cu也有相关性,富集W的部位同样也富集了Cu。成矿元素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为:1同一剖面上越往北西方向,W为主的高温元素更为富集;平面上越往南西方向,W为主的高温元素更为富集;越往深部,W为主的高温元素更为富集。2Cu为主的中温元素富集深度比W为主的高温元素富集深度浅。研究认为,铜矿富集部位在中、深部(-1400~-1500 m),钨矿富集部位在深部(-1400~-1900 m),Ag、As、Sb等低温元素的富集部位更靠近地表(-1100~-1200 m)。这种剖面线上和平面上的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为该矿床进一步勘探工作与成矿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3.
文章叙述了水压爆破拆除大型钢筋混凝土气罐的药量计算、药包的加工与布置、起爆网路、爆破安全与防护措施以及爆破施工的体会,可供同类工程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4.
文章重点论述了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定量地分析研究作物生长与环境因素的相关关系 ,并对应用GIS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来进行农业地质区划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5.
滇黔桂古岩溶型金矿认识获得突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允义 《中国地质》2001,28(5):46-47
经过十多年系统的找矿勘查和科研攻关,我国滇黔桂地区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的成矿机理、成矿规律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96~1999年间,由广西地矿局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陈开礼等提出并组织实施的“桂西古风化壳金矿成矿条件及其规律性研究”课题,取得了重大认识性突破,在近年桂西地区找矿生产实践中经受住了考验,其成果已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自滇黔桂地区发现微细粒浸染型金矿以来地质工作者对该类型金矿进行了艰苦而卓有成效的研究。尤其是广西地矿局投入巨额资金对桂西北地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基础性地质要素进行…  相似文献   
36.
桂西晚古生代深水相地层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邝国敦  吴浩若 《地质科学》2002,37(2):152-164
详细描述了分别位于桂西的北、中、南部的几个晚古生代地层剖面,据此建立桂西晚古生代深水沉积的地层序列,其岩石地层单位自下而上可归人广西原有的平恩组、罗富组、榴江组、五指山组、鹿寨组、巴平组、南丹组、四大寨组和领薅组.和这些单位的命名剖面比较,桂西腹地的同期地层具有更典型的深水相沉积,并含大量玄武岩,构成从早泥盆世晚期到晚二叠世末的连续深水沉积.桂西晚古生代为广海远洋环境,其中孤立碳酸盐台地上泥盆-石炭系灰岩中出现的二叠纪"化石脉",是古特提斯张裂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7.
广西大明山钨矿区成矿时代及其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李水如  王登红  梁婷  屈文俊  应立娟 《地质学报》2008,82(7):873-2008-01-30
本文选择广西大明山钨矿区含矿石英脉中的辉钼矿和马岭矿区钻孔岩心中辉钼矿进行了ReOs法  相似文献   
38.
我国三稀(稀有稀土稀散)矿产资源调查研究成果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三稀资源是稀土、稀有和稀散资源的统称,是新一代尖端武器、信息技术、节能环保、医药和医疗设备、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所需要的功能材料、结构材料和关键性原料。在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自2011年组织全国33个单位220余人开展了我国三稀金属资源战略调查工作。在五年时间里,初步建立了全国三稀调查研究的专业队伍,研究分析了国内外三稀资源的分布、产出特征及其开发现状、选冶技术与市场供需状况,编制了稀土矿产地、价格等多项数据库(涵盖全球);在稀土矿山开采和建设用地压覆资源调查等多方面为矿政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专业服务;在南方离子吸附型稀土开发监管和储量动态估算等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在四川甲基卡、福建永定大坪等多个地区取得了重要找矿突破;在三稀成矿规律和赋存状态研究尤其是离子吸附型稀土成矿规律和勘查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该项工作提升了我国三稀矿产资源的理论、技术研究水平,为通过矿产地质供给侧调查研究引导我国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示范。  相似文献   
39.
【研究目的】岩溶塌陷是长江经济带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之一,开展长江经济带岩溶塌陷分布、成因及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研究,对长江经济带立体综合交通走廊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地质环境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本文系统梳理了长江经济带岩溶塌陷研究成果,从岩溶环境特征、岩溶塌陷的成因类型和机制、发育及分布规律、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及防控措施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岩溶塌陷易发区面积约25.4万km2,有记录的岩溶塌陷灾害2146处,矿山疏干排水、抽水、工程施工等是这一地区岩溶塌陷的主要诱发因素。长江经济带岩溶塌陷具有以下发育分布规律:一是具有区域性和地带性的分布特征;二是发育地层一般为均匀状纯碳酸盐岩,沿断裂破碎带、褶皱轴部裂隙发育带、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地带等岩溶洞隙密集发育带分布;三是多发生在岩溶地下水强径流带、河流两岸等地下水位变化幅度大、水动力条件易发生急剧变化的地段;四是多发生在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的地区,塌陷的规模取决于人类活动的性质和强度。为了降低岩溶塌陷对工程建设和安全运营影响,本文同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结论】长江经济带岩溶塌陷分...  相似文献   
40.
博罗—大亚湾断陷区位于广东省惠州市西南部,处在我国东南沿海构造活动带,自新生代以来,受太平洋板块和欧亚大陆板块俯冲作用的影响,洋陆系统相互作用导致构造活动活跃,岩浆侵入、火山喷发频繁,地震活动强烈,地表热流值较全国而言比较高,沿着北西走向的博罗—大亚湾线性断陷系统内发育厚层的陆相碎屑沉积,众多的高温热泉出露在裂陷边界,显示出良好的地热资源潜力。通过研究分析深部重磁电震等地球物理资料,发现区域内不仅拥有丰富的浅层次水热型地热热源,深部层位可能存在优质的干热岩储层,初步推断其热源来自新生代南海地幔底辟作用,其导致壳幔物质非均匀流动,在陆壳地区底部发生熔融,向浅部不断传导形成线性热隆伸展构造,控制着整个断陷内的地热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