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大气科学   67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2004年5月31日桂西南沿海的防城港、钦州地区普降大暴雨,此次降雨强度大,雨量集中,伴随的强雷暴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此次过程是受地面冷锋、低空急流及切变线、南支槽及副高边缘的偏西南气流共同影响的结果。500hPa低槽东移,引导850hPa低涡切变线和地面冷锋南下,副高同时加强西伸,脊线稳定于17~20°N之间;市区处于南支槽前,高空为强烈辐散区。850hPa暴雨前24h开始沿海有风速大于12m.s-1的西南低空急流,防城港市位于急流轴的左侧的强辐合区;西南低涡切变线持续并逐渐南压到沿海,低层不稳定能量不断加强并得以不断释放。地面配合有冷锋南压到沿海。从红外云图看,产生暴雨前,西南季风活跃,孟加拉湾槽前云团增多。31日晚中南半岛不断有对流云产生、东北移,与锋面云带、高空西风槽云带这两种不同系统的云带在广西沿海一带叠加,在其下方降水强度剧烈。据文献分析,前汛期如单有一系统云带影响,一般不会产生大暴雨或暴雨。云图演变进一步证实了此次过程是由多种系统共同影响造成的强降水天气过程。中南半岛北部云团和我市暴雨过程密切相关,其来自热带洋面,温高湿重,蕴藏着大量不稳定能量,在有利的环境流场下本市极易出现暴雨。从单站剖面图可以看到,发生暴雨的前3d,测站的南风明显加大,还有一段较长时间(10d)的降压、升温、升湿过程,水汽压线持续上升。在此次过程中,距防城港市不过100km的上思仅下了中雨。这种差异是地形影响的结果,上思地处盆地,南下冷空气受山脉的阻挡势力减弱,而偏南暖湿气流翻越过山后由于下沉增温作用,湿度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62.
对1970-2003年影响防城港市的热带气旋造成的灾情进行定量评估研究,应用灾情指数,客观划分灾情等级,用来表示受灾程度,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影响防城港市的热带气旋灾情定量评估和预估方法。  相似文献   
63.
通过对防城港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厂雷电灾害调查分析,探究雷电灾害的成因和途径,提出其防护措施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4.
利用防城港江山半岛3个气象站2011-2020年冬季(12月一次年2月)逐日气温、风速、日照、湿度等气象观测资料,以及2018-2020年防城港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采用《避寒气候宜居地评价(T/CMSA 0018-2020)》规定的分析方法,计算江山半岛无冬日指数、避寒适宜日指数、冬季空气优良日指数,综合分析江山半岛的避寒气候条件.结果 表明,江山半岛避寒气候适宜度指数为84分,属于2级凉(较舒适)型避寒宜居地,适宜发展冬季避寒旅游.  相似文献   
65.
采用微生物分离培养技术和巢式PCR技术相结合方法对2011年采自广西北海南万和古城、钦州茅岭和钦州港、防城港企沙和公车的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携带寄生虫、细菌和病毒状况开展调查.寄生虫检测结果显示,仅钦州茅岭拟穴青蟹鳃组织中发现寄生虫茗荷(儿).细菌性病原体检测结果显示,共有11种病原性细菌存在于健康养殖拟穴青蟹体内,弧菌属细菌性病原出现频率最高,其中副溶血弧菌和溶藻弧菌在调查区域内均有分布,其他菌种则呈现一定的地域特异性.病毒性病原体检测结果显示,白斑综合症病毒仅在钦州茅岭拟穴青蟹检出,阳性率为4.94%;双顺反子病毒于北海古城和钦州茅岭拟穴青蟹检出阳性携带率为3.70%;呼肠孤病毒携带率则较高,北海、防城港以及钦州拟穴青蟹均有检出,阳性率达25.93%.由此可见,10-11月广西区内健康养殖拟穴青蟹携带弧菌和呼肠孤病毒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病原体,为拟穴青蟹携带的主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66.
1 新形势对管理人员提出新要求 目前广西的基本、基准站的编发报已从以前的手工编报,电话传报,转变成由计算机编发的过程,不久广西将有部分台站使用新的遥测仪器.作为管理人员要随形势发展而提前调整好自己的学习计划.要求不但熟悉新仪器性能,而且还要会基本维护技术;不仅熟悉计算机操作,还要对应用软件有全面的了解,出现问题时,还应懂得判断问题所在.所有这些,都要求管理人员不断学习,充实、更新管理方法,在管中学,学中管,尽快适应新形势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67.
对1970~2003年影响防城港市的热带气旋造成的灾情进行定量评估研究,应用灾情指数,客观划分灾情等级,用来表示受灾程度,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影响防城港市的热带气旋灾情定量评估和预估方法。  相似文献   
68.
超强台风威马逊(1409)在华南三次登陆,登陆后减弱缓慢,带来了狂风暴雨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CMABST最佳台风路径数据等资料,对"威马逊"长时间维持的原因进行天气学和动力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500hPa副高西伸发展,紧随着台风,副高和台风环流之间维持较强的气压梯度和水汽输送,有利于台风环流的维持。850hPa西南季风急流和越赤道气流合并卷入台风低压环流中,输送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是台风在登陆后衰减缓慢的重要原因。高空存在强流出气流,高层辐散抽吸作用有利于台风强度的维持和发展。(2)台风移向下游区域海温偏高、环境风垂直切变小、强盛水汽输送是台风强度维持的重要环境条件。台风登陆后涡度和垂直速度结构完整,减弱缓慢,利于台风环流的维持。台风移入的华南地区处于热力不稳定状态,有利于对流凝结潜热效率的增加和台风环流内对流活动的增强,从而有利于台风强度的维持。  相似文献   
69.
1330号秋季台风"海燕"具有强度强、维持时间长、路径东折、造成风雨强的特点。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CMABST最佳台风路径数据、卫星云图等资料,进行天气学以及动力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海燕"强度强,减弱缓慢的主要原因是:弱冷空气从低层不断侵入台风低压的北部,使斜压性加强,气旋性扰动加大;副高、西风槽和"海燕"的位置配置,使得"海燕"北侧的偏西风天气系统和南侧的西南风系统加强;200hPa强辐散提供了有利的高空"抽气"作用。(2)"海燕"路径出现转向东折的主要原因是副高减弱东退,当台风中心越过副高脊线进入西风带系统时,引导气流的转变导致台风转向东北方向移动。卫星云图从对称圆形转为东北-西南走向,预示着台风向东北移动的分量加大。(3)"海燕"影响期间,在广西产生了超过历史同期极值的强降水,其主要原因是东北槽引导适当冷空气的入侵,副高和南支槽的位置配置、广西处于高湿不稳定的环境场也是造成强降水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0.
地质样品中氟的测定主要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但操作复杂、分析时间长,无法满足大量进口铜矿石检测的需求。熔融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法可用于测定铜矿石中的主次量成分,但不能测定氟。本文采用粉末压片制样,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测定进口铜矿石中氟的含量。以15个粒度为0.074 mm的实际进口铜矿石样品建立标准曲线,经验系数法校正基体效应,有效地降低了颗粒度效应、矿物效应和基体效应。方法的精密度为0.30%(RSD,n=11),检出限为2.4μg/g,测定范围为0.030%~0.20%。用标准物质验证,测定结果与标准物质的认定值相符;用实际样品验证,测定结果与氟离子选择电极法的测定值相符,能满足进口铜矿石中氟(限量不大于0.10%)日常分析检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