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24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吐哈盆地十红滩铀矿床的水文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吐鲁番—哈密盆地十红滩铀矿床属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床,位于吐鲁番—哈密自流水盆地南缘的艾丁斜坡带上,含矿含水层赋存于中侏罗统水西沟群西山窑组含煤碎屑岩中,主要岩性为砾岩、含砾粗—中粒长石石英砂岩,赋存孔隙承压水,渗透系数为0 .14~0 .5 3m/ d,现代地下水流向总体由南向北,地下水为高矿化度的Cl·SO4 —Na型水,地下水中铀含量最高可达2 .2 4 5 1mg/ L,其主要以U O2 (CO3) 2 形式迁移。研究认为:区域上有利的地下水补—径—排系统是形成该矿床的前提条件,局部构造作为局部补给源影响着地下水的流向,进而控制层间氧化带及铀矿化的形成及展布方向,铀矿化主要产于含水层渗透性相对较好的疏松砂岩中。铀矿床的形成经历了成岩过程的预富集和后期层间氧化带成矿作用两个阶段。至今,铀成矿作用仍处于发展演化过程中。  相似文献   
62.
区域地球化学异常信息提取方法较多,各种方法的原理及适用条件不同。笔者详细介绍了应用MAPGIS数字高程模型提取区域地球化学异常信息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异常圈定前不需对原始数据作过多预处理,圈定时可不考虑地质背景划分、地球化学景观的不同,不受工作区研究程度及研究人员专业影响,方法适应性强,简单、快速,并能客观反映矿化情况,较好地体现地球化学元素的空间变化,对地球化学分区研究和指导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3.
利用自然伽马测井数据计算地层泥质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利用自然伽马测井数据,采用相对值法定量计算地层泥质含量的方法。用CorelDRAW绘图软件绘制泥质含量曲线。通过在研究区中的应用,证实了该方法的可靠性,为研究区地层泥质含量计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4.
综合物化探方法勘探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在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勘探中,根据选盆地-选区-选段-定位-勘探几个不同阶段的工作目的,提出相应可行的物化探方法,并用应用实例进行论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不同阶段物化探方法寻找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找矿模式。  相似文献   
65.
徐高中 《铀矿地质》2003,19(3):137-140,147
吐哈盆地南绕构造演化划分为4个阶段:(1)新疆古陆台发展阶段(An∈),(2)准吐陆块南绕被动大陆边缘沉积阶段(∈~C1);(3)岛弧前线增生推覆体及类前陆盆地发育阶段(C2~T);(4)次造山区——斜坡带发育阶段(J~Q)。第三阶段为本区中新生代沉积及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成矿奠定了良好的物质来源和长期稳定的斜坡带构造基础,第四阶段的山间盆地发育期控制了本区层间氧化带的发育及砂岩型铀矿的形成。“中新生代次造山区背景上的稳定斜坡带—河流相富还原剂可渗透平缓单斜层—局部背斜、鼻隆及断层复活”的构造叠加组合为本区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构造定位标志。  相似文献   
66.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在空间上与层间氧化带各亚型的分布具有严格的对应关系。铁元素的物相特征是所处地球化学环境变化的敏感标志,FeFe2O3/TFe,Fe(FeCO3 FeS2)/TFe,FeFe2O3/Fe(FeCO3 FeS2)等比值是反映地球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应用铁物相特征及其以上比值,可以简捷地对层间氧化带进行亚带的划分,这对指导铀矿勘查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过渡带中菱铁矿(FeCO3)和黄铁矿(FeS2)等对地球化学环境敏感的矿物的富集,指示了有利于铀成矿的中性-弱酸性,还原的地球化学环境。  相似文献   
67.
赵希刚 《物探与化探》2003,27(3):202-205
可地浸砂岩铀矿储量计算中所需的岩矿石密度,目前用取样测定法--石蜡法获得,而放射性物探方法之一γ-γ散射测井作为参考.笔者在新疆吐哈盆地某铀矿床密度测定中,对2种方法测定的密度结果进行了资料整理、研究对比,认为后者完全可以取代前者,提供准确的岩矿石密度值.  相似文献   
68.
本文在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基础上 ,对吐哈盆地南缘白咀山至迪哈尔地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同一小层序层位的原生砂体进行了铀、钍、有机炭、常量元素地球化学以及砂体产出规模、渗透性、层间氧化带特征的研究 ,并与十红滩地区对比后认为 ,迪哈尔地区小层序地层层位LPS2 、EPS3、LPS4 及白咀山地区的LPS3、LPS4 均是砂岩型铀矿形成的有利层位。其中 ,迪哈尔LPS2 及白咀山LPS3小层序层位是主要的有利层位。  相似文献   
69.
对研究区已有的物化探资料进行了重新整理、分析解释 ,结合可地浸砂岩型铀成矿理论和已知的控矿地质因素 ,研究和认识十红滩地区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场的区域特征 ,在此基础上 ,划分了控矿次级构造单元 ,研究氧化还原带定位 ,确定了地震地层层序 ,分析了铀源及铀的活化迁移等 ,提出了新的认识和见解  相似文献   
70.
吐哈盆地西南缘砂岩型铀矿地质地球化学基本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通过对含矿目的层及其渗透性的分析、与成矿作用有关的常量和微量元素及部分特征性地球化学指标如有机碳含量、全硫含量、三价铁和二价铁比值的分析,以及流体包裹体成分和物理化学参数的测试,配合铀、铅、碳、氧、硫同位素的分析等方法,综合分析研究区内砂岩型铀矿的地质地球化学基本特征,认为:吐哈盆地西南缘砂泥岩互层地层结构完整且延伸稳定,属弱渗透一渗透性地层,对砂岩型铀矿成矿比较有利。据常量和微量元素分析,认为铀成矿存在着明显的地球化学分带性,其中,氧化带以有机碳和全硫(∑s)含量低、Th/u和Fe2O3/FeO及Ra/U比值高为特征;过渡带(成矿带)以Th/U比值低、∑S、Mo、Re含量高为特征;还原带则以明显的低Fe2O3/FeO、Ra/U比值,高有机碳含量为其特征。其他微量元素如Cu、Pb、Zn、Cr、Co、Ni、zr等及稀土元素在成矿过程中并未得到明显富集。经对相关岩石的铀.镭平衡、气液包裹体及相关同位素的研究,认为铀成矿具有多期次、年代新且集中于第三纪的特点;含矿目的层煤成气提供了成矿所需的还原环境;成矿作用铀源主要来自于含矿目的层本身;铀成矿古流体属低温浅成热液且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