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48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157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71.
聚焦电流法隧道超前探测导电纸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传统直流电法隧道超前探测易受旁侧影响的问题,文章根据侧向测井的电极系布置,研究和提出了三种聚焦电流法隧道超前探测电极布置方式。在导电纸实验中,通过不同的电极排列方式和实验参数设置,研究和分析了聚焦电流法隧道超前探测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其探测曲线特征。导电纸实验表明:聚焦电流法具有较好的超前探测效果,并且数据处理解释简单。  相似文献   
72.
文章介绍了搭建式信息平台构建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技术框架、功能特点以及应用范围,指出该平台功能总体上实现了“零编程、巧组合、易搭建”的目标,在信息服务、教学评估、远程顸岗实习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搭建应用。  相似文献   
73.
浅析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中的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介绍了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的概况,指出生态旅游研究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74.
我国矿山企业办矿模式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分析总结了我国矿山企业办矿模式的特点,并以矿床及矿山建设规模为主要依据.综合考虑企业所有制性质,经营管理机制,生产技术条件等因素,将我国矿山企业办矿模式归纳为“矿业城”模式,“采选厂”模式和“大蓬车”模式三种基本类型,初步总结其基本特征,指出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5.
汽油污染含水层中芳香烃的自然去除与生物降解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石油烃污染地下水是一个普遍而严重的环境问题.用砂卵石、中粗砂、细砂、粉砂和粘土等在实验室内按照自然界沉积物层序制作了一个含水层物理模型,具有给水、排水、监测、抽提、淋滤与注入等功能.利用该模型开展石油烃污染地下水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benzene,toluene,ethylbenzene,xylene;BTEX)各溶解组分能够被自然去除,其中甲苯自然衰减的速率系数为0.057 5~0.150 4 d-1,二甲苯为0.068 3~0.104 6 d,乙苯大约为0.047 8 d,苯为O.017 8~0.040 6 d.甲苯与二甲苯容易被去除,然而苯的去除则需要较长的时间.作为BTEX去除反应的电子受体,溶解氧、硝酸盐在需氧或厌氧条件下具有优先利用的机会,而硫酸盐则缺乏优先利用的机会.BTEX溶解组分浓度的降低,加上电子受体浓度的降低,可以表明含水层存在需氧条件与硝酸盐还原条件下的内在生物降解作用.其意义在于通过增加含水层中电子受体的浓度,将有助于内在生物降解能力的增强,从而能够提高含水层中污染物去除的效果.  相似文献   
76.
张素芳  张智 《地球物理学报》2008,51(4):1180-1187
除介质各向异性之外,地球内部介质的横向非均匀性也是控制面波速度变化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振型耦合和多重散射的地震波传播理论,数值模拟并分析了在具有均匀介质背景的三维异常体——上地幔横向非均匀介质中传播时,地震面波的振幅与偏振等动力学响应参数;其中分别模拟了不同周期入射、不同角度入射和不同尺度非均匀介质模型等多种情形下面波波场,并对横向非均匀性诱导的面波偏振异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长周期面波而言,短周期面波的振幅和偏振方向受横向非均匀性的影响更大,特别是偏振方向对地球结构的非均匀性更为敏感;切向分量存在横向非均性引起的Rayleigh与Love面波耦合现象;异常体边界处表现出强的面波波场响应.  相似文献   
77.
近年来,桩基础的广泛应用带动了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基桩检测技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反射波理论出发介绍了反射波法的基本原理,指出了桩身完整性的判定标准,并系统的分析了基桩检测中的多种影响因素.本文通过分析和总结,指出了反射法测桩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注意事项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8.
文章在前人对氮循环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笔者野外调查,阐述了岩溶洞穴中火硝的分布特征,探讨了氮、钾的来源及其形成的化学机理,分析了火硝保存的环境和地质因素.  相似文献   
79.
桂北-桂东加里东期盆地构造沉降史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造山带各地史阶段的沉积盆地进行构造沉降分析,进而探讨其地球动力学过程,是近年来盆地分析的前缘研究之一。本文采用回剥分析技术,分别编绘了桂北、桂东地区加里东期盆地沉降曲线,并进行了构造沉降史分析。结果表明,桂北、桂东加里东期盆地演化均经历了从拉张裂解到挤压闭合的完整过程。但与桂东大瑶山地区相比,桂北兴安地区在裂陷阶段的沉积速率和构造沉降速率明显偏低;热沉降阶段的持续时间偏长;裂陷阶段与前陆挠曲阶段的分界拐点偏晚;前陆挠曲阶段,由构造宁静期的缓慢沉降向构造活动期的快速沉降转化的分界拐点也偏晚。这些差别这一方面说明了两地区具有不同的构造背景,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华夏板块由南东逐渐地向北西扬子板块靠拢,沉积盆地相应地向西北迁移的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80.
流体在成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大瑶山凸起西南缘平硐—旺石铅锌成矿带的地质背景极有利于流体的活动和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形成。据成矿环境、含矿建造、矿体和矿石特征、围岩蚀变、成矿温度等方面对比 ,该区在成因上具有MVT铅锌矿床的特点。诸多矿石组构如条带状、角砾状、皮壳状等的特征均表明该区矿床的形成与成矿流体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