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9篇
  免费   205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9篇
地球物理   884篇
地质学   42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40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本文分析了2012年唐山4.8级地震前,震中附近出现的短期原地重现线状集中分布地磁日变化感应电流异常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地震、中-下地壳和上地幔高导层的关系,进一步证实了短期原地重现线状集中分布感应电流的走向与中-下地壳和上地幔高导层顶面界埋深走向一致,认为其机理可能是深部热流体的上涌导致壳幔高阻体出现带有上拱性质的拆离滑动,深部上涌的热流体和高导层内热流体侵入高导层内电阻相对较高的地区,高导层出现短时间高导电流通道,当地磁日变化感应电流扫描经过高导电流通道时,感应电流会呈线状集中分布于此,并基于趋肤效应分布于其顶面附近。由于重现异常是发生在震源下方中-下地壳和上地幔高导层的地震异常,且该异常不同于震源附近及其震源至地表的地震异常,因此对推进地震孕育与发生机理研究可能有一定作用。此外研究还发现,地震虽然主要位于重叠段的端部,但更有可能位于中-下地壳重叠段的端部,这一发现对日常震情跟踪中应用该异常确定未来地震位置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92.
《震灾防御技术》2022,17(4):691-700
大量研究表明地震孕育过程中存在相对平静期,该阶段b值会相对下降,b值变化在地震活动性研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21年5月22日青海玛多发生MS7.4地震,为研究地震前b值时空变化特征,本文截取2009年至震前地震目录,将地震目录分为去除余震目录、完整地震目录,对比研究b值变化特征。研究发现,玛多MS7.4地震前1年b值开始低于均值且不断下降,至b值有上升趋势时地震发生,扩大到区域内其它5级以上地震,也符合此规律,地震发生后b值明显上升,短时间内又下降至较低位置,并一直处于较低位置直至下次地震发生;从b值空间扫描结果看,玛多MS7.4地震前,震中位于低b值区域,该位置为b值最低处;通过不同时间段的b值空间扫描结果,可发现玛多MS7.4地震发生前低b值区域向震中不断迁移,表明地震发生前震中附近应力不断集中;b值空间扫描时,完整地震目录掩盖了中强震震中区域低b值特性,去余震地震目录较好的凸显了中强震震中区域低b值特性。  相似文献   
93.
选取江苏测震台网震中距2°以内18个地震台站记录清晰的波形资料,使用单纯形、LocSAT、HypoSAT地震定位方法,分别采用华南速度模型、郯庐断裂带中南段速度模型以及IASP91全球速度模型,重新测定江苏大丰海域MS5.0地震震源深度,对获取的深度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种地震定位方法测定的震源深度结果接近,约为11 ± 2 km;HypoSAT定位方法计算结果较为稳定,IASP91、郯庐断裂带中南段模型均适用于该区域震源深度计算。   相似文献   
94.
平动及其在起潮力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讨论日月起潮力时,可以不考虑地球的自转,把地球绕地月公共质心的运动直接看成平动是安全合理的,给出了在平动前提下,地球表面或地球内部任意一点在随地心绕地月公共质心作圆周运动时的轨迹方程,从而从数学上论证了可以把地球任意一点的起潮力定义为天体(月球或太阳)对该点的引力与地心引力的矢量差,既简明又抓住了起潮力的本质。  相似文献   
95.
本文的数据浓缩技术可以较好地解快PC-1500计算机内存少、磁带存贮占用“篇幅”长和传输困难等问题,并可节约磁带2/3—3/4。这不仅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而且为资料传输带来了方便。 大进制计数可以将数据“浓缩”,顾及到PC-1500机的特点,本法采用八十进制系列。所选取的80个  相似文献   
96.
通过对核旋仪分量补偿测量原理与磁偏角补偿测量原理的推导,得出对分量补偿电流与偏置补偿电流进行选定的数学方法,并将这种选定方法应用到新一代数字化分量核旋仪的设计中。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选定精确、方便适用。  相似文献   
97.
为进一步了解江苏地区台站的背景噪声情况,提升台站的观测资料质量,通过对江苏省宽频台站2019年连续波形记录进行噪声功率谱概率密度函数计算,对江苏地区台基噪声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苏地区的人文噪声高值主要集中在江苏中南部地区;通过对台站日变化分析,江苏省日变化较大地区主要集中在常熟、昆山等长三角地区;深井架设地震计可以有效地降低人文噪声的干扰。  相似文献   
98.
中国大陆西部强震前超低频磁场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2015年至2019年期间中国大陆西部的磁通门磁力仪秒采样观测资料开展了5—100 s频段的地磁垂直强度极化分析,并运用一些数学方法对分析结果进行了处理。结果显示,极化高值在经向和纬向均无明显的形态和幅值变化,且极化高值与地磁外源场扰动无关。在此基础上筛选出18次极化高值异常事件,利用插值方法得到了极化高值异常的空间分布图,并分析了18次高值异常与中国大陆西部及周边15次强震的时空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地磁场出现多台同步极化高值现象后的半年内,高值区可能发生M6.0以上强震;高值现象出现后,多个高值区均有可能发生强震;后续强震的震级与高值区面积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9.
100.
詹小艳  章东  王凯  王俊 《地震研究》2021,44(1):15-21
基于江苏数字地震台网的宽频带记录,对38次M≥5.0地震的P波谱震级MP进行测定,对地震的辐射能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本文测定的MP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CENC)测定的MS、德国地学中心(GFZ)测定的MW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与该2种震级之间的平均偏差分别约为0.17和0.10级,基本小于世界主要地震机构之间对同一震级的测定误差(约0.2级);同时,基于MP估算的地震辐射能与基于修正G-R关系由MS震级换算获得的结果十分接近,两者平均能量之比约为1.1,表明MP与P波群(P+pP+sP)能量流是基本等效的。因此,基于宽频带数字记录测定中强地震的P波谱震级以及地震辐射能是可行的,且测定过程简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