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8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29篇
海洋学   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太白山芳香寺剖面孢粉记录的古气候重建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利用秦岭太白山表土孢粉建立的孢粉-气候模型,对芳香寺剖面孢粉数据进行了气候重建,取得了近千年的气候序列(包括年均温、1月均温、7月均温及年降水量).认为小冰期开始于1200aAD,结束于1920aAD,其中冰盛期为1350aAD~1700aAD.这与史料、古湖泊、树轮、冰川研究的结果基本相近。本区的气候变化与太白山南坡佛爷池地区气候的变化基本一致。由于本区位置较低,且位于北坡,所以气温数值较高,波动幅度大,降温幅值较大及年降水量稍大。本区升温时年较差增大,降温时相反,标志着7月均温对气候变化极为敏感,从而显示夏季风的兴衰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2.
石家庄东部地区地热资源前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烟献军  刘庆宣 《地球学报》2000,21(2):163-166
本文根据石家庄地区周围钻孔资料和石家庄凹陷所处构造位置及形态 ,推测石家庄东部地区热储层特征及地温场特征 ,认为本区较有开发潜力的地热储层为第三系和下白垩统上段。  相似文献   
33.
岩溶地区垃圾填埋场的选址评价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岩溶地区的垃圾填埋选址较为困难,现行的垃圾填埋场选址评价方法又存在较大局限。笔者等依据垃圾填埋场的建设宗旨和选址基本原则,结合岩溶地区的环境地质特点,探讨提出一套适用于岩溶地区的垃圾填埋场选址评价方法。通过实例应用表明,该方法可在现行较难选出垃圾填埋场的岩溶地区,优选出适宜性较好的未来垃圾填埋场,能够担当起解决岩溶地区的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填埋处置的难题和重任。  相似文献   
34.
疏勒河中、下游盆地景观环境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少玉 《地球学报》2001,22(4):355-359
通过70-90年代中期遥感卫片解译,对疏勒河中,下游盆地生态景观进行分类,阐述了分布特征,应用GIS技术计算各类景观面积,分析了时空分布变化和成因,指出了两重点盆地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提出了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35.
中国北方岩溶水资源的形成、分布与合理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岩溶地下水是我国北方工、农业及城市的重要供水水源。许多重要的能源、钢铁、化工基地分布于岩溶地区,主要依靠岩溶水供水,很多重要的农业区也以岩溶水进行灌溉。 1987年—1989年期间,笔者参加了核心课题《中国北方岩溶水资源的分布、评价及预测的研究》。为使更多的同志了解、利用研究成果,特在研究报告的基础上编写本文,作为概括的介绍。  相似文献   
36.
针对不同深度含水层,揭示其富水性,探讨地下水资源可恢复性、可利用性和浅层劣质水改造利用可能性。以国土资源部衡水地下水试验场为依托,在详细调查试验场影响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监测地下水年动态基础上,开展分层抽水试验和水化学同位素采样。通过对大量抽水水位动态数据过程、局部流场特征和水化学同位素的分析,得出结论:该区农业为影响地下水水位的主控因素;含水层系统承压性、补给强度从下到上分别呈减弱、增强趋势,除浅层外各含水层渗透性较强;各含水层渗流强度及方向不同等。提出实现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建议:对浅层地下咸水适时进行抽咸换淡、混灌轮灌改造利用;170m、300m强含水层作为工农业用水主要开采层,深层地下水主要用于生活用水;按照水量平衡、分质用水原则开发地下水。  相似文献   
37.
王海雷  刘俊英  王成敏 《地质学报》2010,84(11):1680-1689
本文综合分析了青藏高原日土地区RT-1剖面中介形类和孢粉种类组合的变化,结合三个光释光测年数据,探讨了该地区6510aBP以来古环境、古气候的演变。分析表明:日土地区在全新世中期曾有一个温暖湿润期(6170~5540aBP),之后气候环境频繁波动,逐渐趋向冷干,接近现代气候环境。43~30kaBP期间在鲁玛江冬错和班公错之间的古泛湖解体后,日土地区因为地势低洼,而在当时成为一个封闭的水体,并且一度与相邻的班公错相连。当时的水体一直持续到全新世,在经历了全新世暖湿期时短暂的湖涨期以后,逐渐萎缩,至约1570~1380aBP最终干涸消失,形成现今地貌。研究表明全新世大暖期在本地区也有反映,但是在高原深部,大暖期更为短暂,气候波动更为频繁。  相似文献   
38.
通过水体中酸性除草剂存在形态的改变,衍生试剂的选择及定量离子的确定,建立了重氮甲烷衍生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水中卤代酸类、苯酚类、氮硫杂环类酸性除草剂的方法。重氮甲烷与酸性除草剂发生衍生反应,生成易于气相色谱-质谱测定的酯类化合物,反应条件温和,副产物少。采用自行设计制造的重氮甲烷发生装置,有效控制了二甲基亚硝基苯磺酰胺的反应用量,减少了有害气体的排放。对重氮甲烷连续鼓泡法和间断鼓泡法进行了试验对比。方法检出限为4.95~9.80 ng/L,精密度(RSD,n=7)为1.7%~7.9%,对不同添加水平的回收率进行对比,回收率控制在67.5%~126.3%。  相似文献   
39.
本文推导了二维非稳定流渗流场不同等级网格有限差分理论方法。概述了这种方法比以往其它有限差分方法的优越性。并用算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0.
不同碳源强化地下水中生物脱氮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地下水中NO3^-N污染是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生物脱氮作用是去除该污染的主要机制,而生物脱氮菌群和营养碳源又是这种作用进行的主要限制性因子,该文应用这一理论将人工接种驯化并优势培养制备的生物脱氮菌剂,分别与不同种类不同配入量比的营养碳源物质一起施用,进行系列污染水体的生物脱氮模拟试验研究,以确定用于治理地下水中NO3-N污染的微生物菌剂和促进生物脱氮作用的营养碳源种类及其最佳配入量比值,探索修复治理地下水中大面积NO3-N污染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