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91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239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香港地区环境地质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介绍香港地区的环境地质概况。  相似文献   
72.
潜在腾发量的季节性变化趋势及概率分布特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毅  雷志栋 《水科学进展》1997,8(4):308-312
利用北京昌平气象站多年系列观测资料和世界粮农组织(FAO)建议的公式计算了历年各月逐旬潜在腾发量的平均值(ETp).通过分析表明,潜在腾发量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趋势。潜在腾发量的多年均值和标准差(STD)都能用Fourier级数的二阶分量来作很好的近似。潜在腾发量是一个随机变量,其随机变化规律服从正态分布,该分布的均值和标准差都随着季节而变化。  相似文献   
73.
OSTERBERG测桩法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朝钢  方磊 《铀矿地质》1996,12(6):369-374
本文介绍了桩基原位测试的新方法──Osterberg测桩法。作者研制了Osterberg测桩法室内模型试验设备,并进行了室内模型试验研究。试验的初步结果显示,用Osterberg测桩法来取代传统的静载荷试验用于确定单桩承载力是可能的,其前景十分光明。  相似文献   
74.
提出了基于Shwarz-Christoffel变换求解含水层咸淡水移动界面流速的方法,其基本步骤为:(1)将流动平面z的淡水区和咸水区分别映射为辅助平面tf和ts的上半部分;(2)利用tf和ts平面与复势平面wf和ws的映射关系并引入某些几何参数,建立关于复势多边形边长比方程,则问题归结为这些参数的求解;(3)建立关于边界条件的方程,其中包括淡水入流条件和物质面条件;(4)联立求解这些方程并求解界面流速。这一方法与一般数值方法的区别主要是直接求解流速,不需要将流动区域离散化,因而误差较小。算例表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5.
干旱区平原绿洲散耗型水文模型——Ⅰ模型结构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干旱地区平原绿洲水土资源利用的特点,建立了以农区土壤水为中心的干旱区平原绿洲散耗型水文模型。散耗型模型考虑了水在不同介质和不同形态之间的交换或转化,并重点考虑人类活动如引水灌溉、地下水的开采等对水平衡的影响。模型把研究区划分为河段、泉井、水库湖泊、农区和非农区五类水均衡模块,水均衡模块之间通过地表渠系、地下水侧渗进行水量交换。应用模型可以对研究区农区、非农区各自的蒸发量、农区向非农区地下水迁移量等干旱区主要水分散耗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6.
干旱区平原绿洲散耗型水文模型——Ⅱ模型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地处我国西北内陆的阿克苏河平原绿洲为研究对象,在所建立的干旱区平原绿洲散耗型水文模型的基础上,开展了对模型的实证研究,并对相关结果进行了分析。在阿克苏河流域平原区1980-1995年逐月水量平衡研究中,模拟结果比较符合研究区水盐监测的结果,模型效率系数超过90%,多年平均相对误差仅为36%,证明模型在干旱区具备很好的模拟精度,在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区绿洲有进一步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77.
采用适体坐标变换方法数值模拟天然河道河冰过程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茅泽育  张磊  王永填  吴剑疆 《冰川冻土》2003,25(Z2):214-219
为了精确模拟流动边界条件, 克服边界形状复杂、长宽尺度相差悬殊及由于水位引起计算边界变化等困难, 针对天然河道边界弯曲复杂的特点, 建立了适体坐标下的二维河冰数值模型.应用MacCormack步进法求解, 并应用黄河河曲段实测资料对数值模拟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78.
浮力计算与粘土中的有效应力原理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通过理论分析 ,指出地下建筑物的浮力与地下水的赋存形态及其运动有关 ;有效应力原理对于粘性土同样是适用的 ,因而粘土地基浮力一般应与其孔隙率无关。  相似文献   
79.
无单元法在三维断裂力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介绍了无单元法在三维断裂力学问题中的应用。无单元法基于滑动最小二乘拟合,只需结点信息就可建立离散模型。采用罚函数法来满足无单元法的本征边界条件。用可视准则来处理裂纹面对高斯点影响域的隔离作用,推导了裂纹两表面的相互作用对整体平衡方程组的贡献方程。利用单点位移公式来计算三维裂纹前缘点的应力强度因子。通过算例验证了应用该法确定三维裂纹前缘应力强度因子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0.
双河拱坝开裂的反分析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垫江双河拱坝的开裂原因的初步分析,建立了地基与大坝的三维网格模型,运用自己开发的TFINE计算程序,对拱坝不同高程的地基做了不同工况条件的敏感分析计算。得出如下结论:大坝的自重和坝中上高程地基减弱是造成拱坝下游面最初发生纵向裂纹的主要原因;水压和泥沙的压力能增大下游面的受压,并减少下游面第二主拉应力的产生,如减少水荷载,则下游坝面仍能在自重作用下出现裂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