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10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48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31.
西秦岭温泉钼矿床矿石矿物特征及钼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显微镜鉴定、电子探针(EPMA)及X射线粉晶衍射法等方法,首次对温泉钼矿的矿物组合、矿石类型、矿石结构构造和钼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矿石矿物为中温热液成因,并受温泉斑岩体的控制;钼矿物主要为辉钼矿。辉钼矿的多型为2H型(六方晶系),为自形—半自形,呈细小鳞片状、片状、板条状分布于岩石中;辉钼矿的粒度主要集中在0.08-0.16 mm粒级范围,占总量的51.65%;黄铁矿中钼含量较高,且形成越早钼含量越高。  相似文献   
32.
马泉金矿床四号矿带位于秦蛉造山带西秦岭中部花岗岩带,属于北中秦岭陆表海盆中段,赋存于高桥一洮坪大断裂西段。经矿床特征分析认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层,成矿溶液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有少量变质水加入。文章总结了矿床控矿因素、围岩蚀变及找矿标志,探讨了矿床成因,认为属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33.
为了促进石家庄市的持续发展,改善城区居民饮水质量,全面分析了石家庄市地下水主要污染源为工业“三废”和城乡生活污水、垃圾,污染途径主要有间歇入渗型和连续入渗型,以及污染物运移及污染原因,提出环境功能分区、严格废水排放、健全固体废弃物消纳系统、加强水资源保护的执法和管理等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4.
本文首先介绍了ArcGIS与"天地图·天水"的基本概念,以及框架数据生产、地图综合、影像数据处理、电子地图制作、瓦片制作等关键技术,详细阐述了"天地图"市级节点电子地图数据集生产的流程,为"天地图·天水"电子地图数据的数据维护、更新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35.
甘肃嘉峪关市表层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嘉峪关市重金属分布对环境的影响,分析了嘉峪关市表层土壤重金属分布和含量变化,并评价其富集程度,判断其来源和影响因素。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量嘉峪关市134个表层土壤样品中六种重金属元素(Cr、Cd、Cu、Pb、Ni、Zn)的含量,其平均含量分别为281.6 mg/kg、0.35 mg/kg、60.68 mg/kg、51.39 mg/kg、108.65 mg/kg、161.0 mg/kg。在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的基础上,用内梅罗指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富集程度进行了评价,六种元素地累积指数排序依次为: Cr > Cd > Pb > Cu > Zn > Ni,各功能区重金属元素整体富集程度依次为工业区 > 戈壁 > 生活区 > 农业区。戈壁采样点重金属元素含量(除Ni外)高于农业区,除工业因素外,地表植被的缺失加剧了戈壁地区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结合主成分分析,重金属元素空间展布,及内梅罗指数评价和地累积指数评价,分析了各元素可能的来源,认为Cr、Zn主要来自以钢铁生产加工为主的工业源,Cd、Cu、Pb来自于交通源,Ni可能与钢铁生产或当地背景值有关。通过分析嘉峪关市土壤重金属分布情况,以期为改善当地土壤质量提供科学依据,为我国西北地区土壤重金属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西秦岭礼岷前陆盆地构造演化及变形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东旭  程彧 《矿产与地质》2002,16(5):273-276
礼岷盆地是晚古生代在扬子板块北缘被动陆缘之上发育起来的前陆盆地。该盆地经历了早期的深海—半深海复理石沉积和晚期的陆相磨拉石沉积 ,其演化过程中主要遭受了三期构造变形 ,即 :早期固态塑性变形 ,中期区域褶皱及走滑变形和晚期逆冲推覆、剪切机制下的复杂变形  相似文献   
37.
随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进一步深入,与之相适应的课程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本文立足我校测绘工程专业实际,借鉴部分本科院校与高职高专的经验与做法,融合地图制图有关单位岗位能力需求分析,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及生产实习(综合实习)3个方面,初步建立面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地图制图模块化教学体系,树立特色鲜明、流程规范的教学新模式;同时,本课程模块化教学体系的构建,将加快本专业其他课程模块化教学的进程,也为与其他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交流学习提供契机。  相似文献   
38.
李玲玲 《地下水》2015,(1):14-15
矿井涌水量预测是矿床水文地质勘查的根本任务之一,"大井法"在预测矿井涌水量方面因其简单方便的特点而成为常用方法之一。通过"大井法"在具体工程实例中的应用分析,提出其在矿坑涌水量预测中的计算方法和存在问题,对矿坑涌水量预测的实际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9.
中国花岗伟晶岩型锂矿特征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文礼 《地质与勘探》2021,57(3):478-496
花岗伟晶岩型锂矿是中国锂资源的重要类型之一。本文基于全国87处花岗伟晶岩型锂矿研究资料,通过与全球典型伟晶岩型锂矿的对比分析,梳理总结中国花岗伟晶岩型锂矿的时空分布规律、矿石矿物组合特征、成矿成岩温压条件、演化历史和锂同位素分馏特征,以期为今后找矿工作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中国花岗伟晶岩锂矿空间分布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8个锂成矿带,主成矿期为三叠纪;含锂矿物相与花岗岩-伟晶岩体系中的H_2O、P、F和Li等挥发性元素密切相关;与国外典型花岗伟晶岩锂矿相比,中国大型-超大型伟晶岩锂矿具有成矿温度相似和成矿压力较大的特征;不同于以Harding伟晶岩为代表的侵位后P-T两阶段演化轨迹,中国花岗伟晶岩锂矿存在以川西扎乌龙为代表的单阶段快速降温降压型演化轨迹;结晶分异是花岗伟晶岩最可能的岩石成因,该地质过程中锂元素和重锂同位素富集于花岗伟晶岩;未矿化伟晶岩全岩比锂辉石矿化伟晶岩全岩更富轻锂同位素的特征表明锂成矿过程发生在流体出溶之后。  相似文献   
40.
礼县庙山金矿位于西秦岭造山带岷(县)—礼(县)金成矿带,区内岩浆活动频繁,热液蚀变强烈,容矿、导矿构造发育。本文通过野外观察和室内整理勘查区内的地质特征,认为庙山金矿赋存于中石炭统碎屑岩建造中,岩浆热源和含矿热液沿断裂、裂隙运动,在有利部位富集成矿,该金矿具有中低温热液型矿床特征。勘查区出露的中石炭统第一岩性段内的粉砂质板岩、变石英砂岩是找金的有利岩相、岩性标志;NE向断层破碎带以及断裂旁侧与其平行、分枝的次级断裂的膨大部位、断裂交汇部位是金的储矿空间;金属硫化物细脉、褐铁矿化、辰砂化、硅化和褪色蚀变标志明显;花岗斑岩脉和煌斑岩脉与金矿体常相伴出现。近年来持续勘查取得显著成果,主矿体深部延伸稳定,矿床规模扩大,总结庙山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对于西秦岭地区岷(县)—礼(县)金成矿带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