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74篇
  国内免费   108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39篇
海洋学   319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6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01.
瓯江作为浙江省第二大入海河流,每年约有200亿m3水体输入东海。为探究瓯江高锰酸盐指数(CODMn)的入海通量及其长时序变化特征,该文基于实测数据与Landsat-8遥感影像光谱信息之间的相关性,构建了瓯江CODMn遥感反演模型(平均相对误差为28%),获得了1986—2020年瓯江中下游河段CODMn反演结果。此外,进一步结合降水数据估算了瓯江入海径流量和CODMn入海通量,实现了瓯江CODMn入海通量长时序变化遥感监测。结果表明,瓯江入海段CODMn干、湿季差异并不明显,但总体而言,CODMn在湿季略高于干季;1986—2020年,瓯江CODMn入海通量整体波动较大,略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02.
本文报道来自西南印度洋超慢速洋脊49.6°E洋脊处的新鲜洋中脊玄武岩(MORB)玻璃样品的主微量元素和w(H2O)。样品w(H2O)范围为0.31%~0.40%,高于其他洋脊一般的N-MORB样品。样品H2O/Ce的比值范围为543~613,显著高于大西洋、太平洋MORB和前人发表的邻近洋脊样品数据。根据熔融模型计算,地幔源区w(H2O)高于450×10-6,显著高于前人估计的亏损地幔源区(DMM)w(H2O)范围50×10-6~200×10-6。流体活动性元素和Nb之间的线性正相关关系,以及w(H2O)与不相容元素之间的相关关系表明,相对高的w(H2O)和H2O/Ce比值并非遭受混染了的蚀变产物造成的。相反,它们反映了源区地幔的特殊性,很有可能来自于源区中小尺度的古老地幔楔熔融残余。  相似文献   
403.
为了深入研究人类活动对舟山群岛的影响,促进人与海岛的和谐发展,文章分析舟山海岛生态环境面临的压力、人类活动类型及对海岛生态影响方式、人类活动与海岛生态系统的相互效应,并提出舟山海岛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结果表明:舟山海岛生态环境面临着污水固废污染、人口密度和用地结构变化的压力,人类目前对舟山海岛的开发活动主要以旅游开发、港口建设、工业开发、海岸工程、渔业开发及其相关产业为主,这些开发方式对海岛地形地貌、海岛岸线、海岛生物物种和淡水等的影响也不同。通过研究分析,人类与海岛生态系统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彼此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未来舟山预构建“海岛生态系统健康稳定、人类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局面需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引领、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加强污水固废治理、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加强环保教育宣传。  相似文献   
404.
在海底多金属硫化物调查过程中,对于已知热液区需要精细地质填图工作,而这种填图往往存在覆盖面积较小、所包含的地质要素较少以及与区域构造作用和岩浆活动联系不足等问题。基于历年大洋航次在西南印度洋中脊#26洋脊段(51°E区域)所获得的深海光学拖曳系统的资料,结合高精度多波束水深数据,提出一种系统的底质热液异常划分原则,识别出热液蚀变岩石或角砾、疑似热液沉积物、热液生物及其遗骸富集和胶结碳酸盐4种底质热液异常类型。高分辨率海底地质填图结果表明,本区存在4处热液活动的异常区。#26洋脊段热液活动频率值为2~10,至少是全球海底热液活动频率经验公式的1.8倍以上。我们认为在超慢速扩张脊局部熔融异常或者发育非转换不连续带的洋脊段,可能存在更多的海底热液活动,也具有形成大型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405.
利用次季节—季节预报研究计划(Subseasonal to Seasonal Prediction Project, S2S)的多模式产品集,系统评估了产品集中11个模式对MJO的实际预报技巧。如果以距平相关系数ACC为0.5作为有效预报技巧的阈值,S2S各模式的MJO实际预报时效为8~32 d。S2S各模式预报普遍低估了MJO的振幅强度,且预报的MJO传播速度偏慢。通过分析发现,在一个集合预报系统中,集合离散度与均方根误差越接近,它的MJO预报技巧越高。此外,分析S2S各模式MJO预报技巧对起报时间、季节和起报时MJO信号强弱的敏感性发现,当起报时间为冬季且起报时MJO为强信号时,MJO的实际预报技巧较高。  相似文献   
406.
杨倩  何海伦 《海洋科学》2023,47(7):87-95
台风强度预报误差较大,相关物理机制有待深入研究。针对台风“海马”个例,利用台风最佳路径数据集和欧洲中心再分析资料设定台风特征参数,使用基于海-气相互作用理论的简单台风模型对台风“海马”进行数值模拟,并针对焓交换系数与拖曳系数比值开展敏感性试验。控制试验结果表明,在台风的成熟期,台风的切向动能主要存在于眼壁外侧的云下层和对流层中下层,而径向动能主要集中在对流层上部和眼壁外侧的云下层,这些结果描述了台风成熟期的基本特征。敏感性试验表明,当海洋表面焓交换系数与拖曳系数的比值增大时,台风的主级环流与次级环流明显增强,台风边界层的平均径向风速度分布更趋向中心,且风速明显增加,同时,垂直上升速度增加,台风切向动能明显增加,台风强度增强。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海气交换对台风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07.
利用改进的 Barnes 逐步订正法,结合一个混合层模型,构建完成了一个新版(2004-2017 年) 全球海洋(79. 5°S~79. 5°N,180°W~180°E)Argo 三维网格温、盐度资料集及衍生数据产品。 与旧版网格数据集相比,新版数据集采用一阶近似(表层温、盐度通过混合层内温、盐度线性拟合得出)的混合层模型,改善了资料集在表层的准确性;与 WOA13 资料集、同类 Argo 资料集和锚碇浮标观测资料的可靠性检验结果表明,新版全球海洋 Argo 网格数据集提供的资料是可信的,其质量也是有充分保证的。  相似文献   
408.
能量耗散是海岸带沉积地貌学的重要研究方向。地貌系统中的能量耗散往往存在极值,但是关于地貌演化的能量耗散趋向是最大值还是最小值,一直存在争议。本文试图从文献梳理入手,回顾海岸带地貌过程中的能量耗散问题,并用阻抗匹配概念来解释能量耗散的极值问题:当地貌系统的机械储能效率最大而热力学耗散最小时,表现为“共振阻抗匹配”,反之则表现为“梯度阻抗匹配”。基于无量纲沉降速度Ω的海滩地貌分类体系,正是表现从“共振阻抗匹配”到“梯度阻抗匹配”的典型谱系。在此基础上,从能量耗散的视角,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沉积地貌过程进行了文献综述,总结了潮沟-潮滩-红树林界面上的阻抗匹配和能量耗散问题,讨论了界面能量耗散行为如何通过水动力学和热力学过程反馈到红树林的生长过程,指出了红树林生态系统中潮沟-潮滩三维地形结构的重要性,并建议在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中应用这种结构来更好地维持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09.
简要阐述了西北太平洋台风海域实时海洋监测及其对台风预测预报的重要意义,以及利用卫星跟踪的自动剖面浮标实时监测海洋环境要素的必要性和迫切性。2010–2016 年期间,中国 Argo 在该海域布放了 36 个铱卫星剖面浮标,利用其双向通讯功能,实现在台风天气条件下对上层海洋进行加密观测,从而获取到台风源地及其经过前后上层海洋的现场环境要素资料;开发研制了台风海域实时海洋环境智能服务平台, 实现了对台风路径附近 Argo 剖面浮标位置的实时监控、漂移轨迹的可视化追踪、观测参数的快速调整以及观测资料的高效检索和统计分析等智能管理目标。最后,展望西北太平洋台风海域 Argo 实时海洋监测网的发展及应用前景,设想在西北太平洋台风海域建设并维持一个由 30~45 个浮标组成的 Argo 实时海洋监测网,从而为台风预测预报提供更多、更有针对性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410.
组合表面布拉格散射模型CSBS(Composite Surface Bragg Scattering)由布拉格(Bragg)散射模型和几何光学模型组成,是海洋微波散射的经典模型,可用于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海表面风场反演。研究指出,Bragg散射模型仅适用于中等入射角条件,几何光学模型则更适用于小入射角情形。然而,如何确定中等和小入射角的阈值,即CSBS模型最优入射角的选取目前尚无定论。基于142景成像于美国东西海岸和中国东海的RADARSAT-2精细四极化SAR影像数据和海洋浮标数据,本文提出了一种最优局地入射角查找算法,分别对VV和HH极化SAR数据进行最优入射角阈值的选取。结果显示,局地入射角14°16°分别为VV和HH极化影像CSBS模型反演风速最优入射角。基于最优入射角的选取,本文在015 m/s海况区间内利用CSBS模型对VV和HH极化SAR影像开展风速反演实验,并将反演风速与浮标风速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基于VV和HH极化数据的CSBS模型反演风速与浮标风速均方根误差分别为2.15 m/s和2.32 m/s,相关系数分别为0.79和0.75,两者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本文研究结论表明基于最优入射角设置后的CSBS模型在海面风速小于15 m/s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应用性,后续研究将更加关注CSBS模型在高海况以及交叉极化SAR数据情况下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